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尊师重教、心系教育事业的好县委书记——农文海

更新:2016-10-26 13:49|编辑:盛开蝶来|浏览:14034|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在2016年9月9日,值第32个教师节之际,一位平易近人、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的好县委书记,他就是普安县委书记农文海。
  一位平易近人、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的县委书记记农文海,他始终心系普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重人才强县和人才的培养。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教育事关普安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事关普安前途命运和美好未来。

  他到普安任职已将近两年了,几乎走到每个乡镇,到每个村的时候,基本上有学校的他都要到,他到学校的方式,有时候是通知学校的校长,有时候是不通知。对县委常委下基层到农村,也是要求要做到“四问两必到”,“四问”是哪四问?即是:一问是要问教育、二问是要问治安、三问是要问民生、四问是要问基层党的建设;“两必到”:到村里面必须到户,如果村里面有学校的话必到学校。“两必到”到户到学校,处处体现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书记指出,普安教育历史上是很有位置的。近几年来,县教育局在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但看到在全州存在着极其明显的落差,清晣地看到普安从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都处在“焦灼”状态。所以,从数据上来分析,令人担忧。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地方教育的失败,或者教育的落后,将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未来,一个地方的干部、公务员、拿薪水的职工,这个团队出问题,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就会出很大的问题,一个地方如果教育上不去,教风不改善,民风、政风不正,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落后,将比其它地方越来越落后,这就是普安的现状。”

  “视徒如已,反已以教,则得教之情也”。

  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抓好普安教育,他思路清晰,不愧身为一名为人之师。无论谈及改善办学条件要调结构,要加强后进老师的培训外,也要给从事教育多年、又有志向想当干部的,也有通道的。还要抓住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以亲身经历激励校长和教师,加强培训强素质,学优秀;抓好师德立标杆,树榜样;切实抓好学校投入,有两样基础不能丢,一个是教育这个基础,一个是交通的基础,这两个基础抓好了,一个地方就发展好了。他还殷切呼唤,从今天开始,人人都来关注教育,人人都来支持教育,人人都来为教育的提升摇旗呐喊。

  “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

  “要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政策优先落实,教育经费优先拨付,教育问题优先解决……要富县教育先行”。

  农书记在全县教育工作暨庆祝第31个教师节大会上精彩的讲话时,鼓舞着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重视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把发展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工程摆上议事日程。要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完善学校布局调整和推进师资力量的均衡。要打造教育品牌,重抓教育教学质量,巩固课改成果,打造有普安特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品牌。其次,普安的教育要持续发展,关键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老师除了书本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传递正能量,要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要提高专业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本领。要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培养骨干学科、骨干带头人,通过典型骨干的培养来以点带面,推动整个面上师资素质的提高。最后,教育涉及千家万户,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方方面面关心支持。搞好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投入会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也会逐步提高。要保证好教师的待遇,绩效考核、奖金发放要落实相关的政策。教育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规划、协调和实施,其它部门也要齐心协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为学校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形成全社会联合办教育的合力,推动普安教育事业的发展。期望普安教育能在“十三五”再创新辉煌,希望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围绕这个目标倍加努力。

  两次教育工作会,同样的表彰,没有走样,出采教育。

  在普安县两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他强调,我们要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扎实推进教育民生工作,普安电视台、人民政府网要开辟专栏加优秀教师、班主任和先进单位或先进个感人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让全县人民了解教育、关心教育,关注教育,全面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他强调,全县要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师资培训,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师职业操守,努力改善校园周边环境;要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学校规范化管理;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县委、县政府有关教育的红头文件,上面清晰地记录着这几年来普安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出台的一组组投资建设数据、一条条招贤纳才优惠政策、一个个创新奖励机制……从这些惠及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教育事业的好举措中,他深深地感觉到,并多次请教育局长到办公室交谈,话叙教育、情系教育、关心教育。

  他在普安任职期间,两次教育表彰大会的召开,让全县教育工作者心情振奋,斗志高涨。他说:“一个人要改变命运,只有通过读书才有可能,我自己就是例证。”这个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埋在了书记的心里。

  “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所得也”。

  所谓言为心声。他始终关心着教育、重视着教育。

  这些年来,他跑了多少所学校,调研了多少个教育课题,召集教育行政领导、教师开了多少次专题座谈会,他自己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一项他记得,就是凡县里出台涉及教育的政策措施,他每次都要亲自过目,逐条过问,一些关键性政策则完全是在他听取多方意见后决策的。他多次亲自带队赴各乡镇、学校及有关部门开展调研,召开教育人士座谈会,广泛听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及职业教育等实施意见,全面系统地描绘了普安县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被各界人士称为“普安教育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

  再穷不能穷孩子,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一次与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座谈时,农书记了解到农村中小学普遍面临业务骨干流失的现象。一些校长反映说,新毕业生分到农村学校,呆了两年业务刚有点成熟,就想着法子往城里走,农村学校几乎成了培养输送教育新兵的基地,教学质量普遍低劣。对此,他认为,农村教育涉及到广大农民和农村孩子,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会后,他立即召集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实施以支援农村教育为重点,认真落实教师对口交流工作。通过互派教师、定期和不定期互访、轮岗交流、专题讲座、信息共享等方式,为偏远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对教育的投入再多也不为过。

  农书记经常对各级党员干部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对教育的投入再多也不为过”。这位对教育倾注大量心血的县委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固然是对教育的重视,但政府财力毕竟有限,尤其像普安这样的财政赤字县,这几年对教育的付出可以说是竭尽所能了。我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来推动和促进全社会尊师崇教之风的形成,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为普安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促进普安教育科学发展、良性发展。”说到这里,农书记回忆道,每次下乡,无论工作多么忙、多么紧张,他都要到一些中小学去看看校舍、看看孩子们,这不仅是他个人关心教育,更重要的是希望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戒之以祸,不若喻之以理;喻之以理,不若悟之以心”。

  他语重心长,激励斗志,大爱无痕。

  从农书记的话语中,读懂了一个道理:对教育的付出是全社会的,而且这种付出是无止境的。在他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普安县四大班子对发展教育的认识高度统一,对各项教育政策的出台都积极参与,全力支持。

  在中国共产党普安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县委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内容系统全面,高瞻远瞩。其中,报告指出,大力推进教育,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交通为主基调,强教育,保平安,大力实施普安教育振兴规划。

  大爱无痕,对身在普安这块贫瘠土地上的每一个教师来说,他们从不敢奢望享受到大城市的繁华,但大家心中都很快乐,因为大家都感受到农文海书记用心关爱着教师的学习和生活,给教师创造着一个个温馨、充满人性光辉的和谐校园,让每一个教师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使每一个教师在感动、感谢、感恩的氛围中,把自己的爱、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智慧献给孩子,献给社会,献给这块充满挚爱的普安高原。(倪嘉隆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普安

尊师重教、心系教育事业的好县委书记——农文海

  • 编辑:盛开蝶来浏览:14034评论: 0 兴义之窗
  •   一位平易近人、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的县委书记记农文海,他始终心系普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重人才强县和人才的培养。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教育事关普安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事关普安前途命运和美好未来。

      他到普安任职已将近两年了,几乎走到每个乡镇,到每个村的时候,基本上有学校的他都要到,他到学校的方式,有时候是通知学校的校长,有时候是不通知。对县委常委下基层到农村,也是要求要做到“四问两必到”,“四问”是哪四问?即是:一问是要问教育、二问是要问治安、三问是要问民生、四问是要问基层党的建设;“两必到”:到村里面必须到户,如果村里面有学校的话必到学校。“两必到”到户到学校,处处体现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书记指出,普安教育历史上是很有位置的。近几年来,县教育局在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但看到在全州存在着极其明显的落差,清晣地看到普安从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都处在“焦灼”状态。所以,从数据上来分析,令人担忧。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地方教育的失败,或者教育的落后,将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未来,一个地方的干部、公务员、拿薪水的职工,这个团队出问题,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就会出很大的问题,一个地方如果教育上不去,教风不改善,民风、政风不正,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落后,将比其它地方越来越落后,这就是普安的现状。”

      “视徒如已,反已以教,则得教之情也”。

      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抓好普安教育,他思路清晰,不愧身为一名为人之师。无论谈及改善办学条件要调结构,要加强后进老师的培训外,也要给从事教育多年、又有志向想当干部的,也有通道的。还要抓住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以亲身经历激励校长和教师,加强培训强素质,学优秀;抓好师德立标杆,树榜样;切实抓好学校投入,有两样基础不能丢,一个是教育这个基础,一个是交通的基础,这两个基础抓好了,一个地方就发展好了。他还殷切呼唤,从今天开始,人人都来关注教育,人人都来支持教育,人人都来为教育的提升摇旗呐喊。

      “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

      “要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政策优先落实,教育经费优先拨付,教育问题优先解决……要富县教育先行”。

      农书记在全县教育工作暨庆祝第31个教师节大会上精彩的讲话时,鼓舞着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重视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把发展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工程摆上议事日程。要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完善学校布局调整和推进师资力量的均衡。要打造教育品牌,重抓教育教学质量,巩固课改成果,打造有普安特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品牌。其次,普安的教育要持续发展,关键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老师除了书本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传递正能量,要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要提高专业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本领。要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培养骨干学科、骨干带头人,通过典型骨干的培养来以点带面,推动整个面上师资素质的提高。最后,教育涉及千家万户,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方方面面关心支持。搞好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投入会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也会逐步提高。要保证好教师的待遇,绩效考核、奖金发放要落实相关的政策。教育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规划、协调和实施,其它部门也要齐心协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为学校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形成全社会联合办教育的合力,推动普安教育事业的发展。期望普安教育能在“十三五”再创新辉煌,希望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围绕这个目标倍加努力。

      两次教育工作会,同样的表彰,没有走样,出采教育。

      在普安县两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他强调,我们要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扎实推进教育民生工作,普安电视台、人民政府网要开辟专栏加优秀教师、班主任和先进单位或先进个感人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让全县人民了解教育、关心教育,关注教育,全面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他强调,全县要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师资培训,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师职业操守,努力改善校园周边环境;要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学校规范化管理;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县委、县政府有关教育的红头文件,上面清晰地记录着这几年来普安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出台的一组组投资建设数据、一条条招贤纳才优惠政策、一个个创新奖励机制……从这些惠及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教育事业的好举措中,他深深地感觉到,并多次请教育局长到办公室交谈,话叙教育、情系教育、关心教育。

      他在普安任职期间,两次教育表彰大会的召开,让全县教育工作者心情振奋,斗志高涨。他说:“一个人要改变命运,只有通过读书才有可能,我自己就是例证。”这个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埋在了书记的心里。

      “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所得也”。

      所谓言为心声。他始终关心着教育、重视着教育。

      这些年来,他跑了多少所学校,调研了多少个教育课题,召集教育行政领导、教师开了多少次专题座谈会,他自己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一项他记得,就是凡县里出台涉及教育的政策措施,他每次都要亲自过目,逐条过问,一些关键性政策则完全是在他听取多方意见后决策的。他多次亲自带队赴各乡镇、学校及有关部门开展调研,召开教育人士座谈会,广泛听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及职业教育等实施意见,全面系统地描绘了普安县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被各界人士称为“普安教育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

      再穷不能穷孩子,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一次与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座谈时,农书记了解到农村中小学普遍面临业务骨干流失的现象。一些校长反映说,新毕业生分到农村学校,呆了两年业务刚有点成熟,就想着法子往城里走,农村学校几乎成了培养输送教育新兵的基地,教学质量普遍低劣。对此,他认为,农村教育涉及到广大农民和农村孩子,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会后,他立即召集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实施以支援农村教育为重点,认真落实教师对口交流工作。通过互派教师、定期和不定期互访、轮岗交流、专题讲座、信息共享等方式,为偏远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对教育的投入再多也不为过。

      农书记经常对各级党员干部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对教育的投入再多也不为过”。这位对教育倾注大量心血的县委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固然是对教育的重视,但政府财力毕竟有限,尤其像普安这样的财政赤字县,这几年对教育的付出可以说是竭尽所能了。我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来推动和促进全社会尊师崇教之风的形成,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为普安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促进普安教育科学发展、良性发展。”说到这里,农书记回忆道,每次下乡,无论工作多么忙、多么紧张,他都要到一些中小学去看看校舍、看看孩子们,这不仅是他个人关心教育,更重要的是希望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戒之以祸,不若喻之以理;喻之以理,不若悟之以心”。

      他语重心长,激励斗志,大爱无痕。

      从农书记的话语中,读懂了一个道理:对教育的付出是全社会的,而且这种付出是无止境的。在他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普安县四大班子对发展教育的认识高度统一,对各项教育政策的出台都积极参与,全力支持。

      在中国共产党普安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县委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内容系统全面,高瞻远瞩。其中,报告指出,大力推进教育,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交通为主基调,强教育,保平安,大力实施普安教育振兴规划。

      大爱无痕,对身在普安这块贫瘠土地上的每一个教师来说,他们从不敢奢望享受到大城市的繁华,但大家心中都很快乐,因为大家都感受到农文海书记用心关爱着教师的学习和生活,给教师创造着一个个温馨、充满人性光辉的和谐校园,让每一个教师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使每一个教师在感动、感谢、感恩的氛围中,把自己的爱、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智慧献给孩子,献给社会,献给这块充满挚爱的普安高原。(倪嘉隆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