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王母”传说|大写的PERFECT(完美)!

更新:2016-10-11 10:10|编辑:千羽寻|浏览:4462|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很久很久以前,在望谟县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的河水从中间穿流而过,四面环山,山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当时这里人烟稀少,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只有几户从外地迁移来的布依人家。
  很久很久以前,在望谟县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的河水从中间穿流而过,四面环山,山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当时这里人烟稀少,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只有几户从外地迁移来的布依人家。人们辛勤劳作,早出晚归、春种秋收、过着世外桃源般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突然有一天,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顷刻间倾盆大雨陡降,到处烟雾迷蒙。


  一会儿,天上突然飞来七条张牙舞爪、翻云覆雨的大毒龙,定居在现在的天马山上,它们兴风作浪,无恶不作,残害百姓,老百姓种的庄稼被它们糟蹋得颗粒无收,这可苦了在这里生活的百姓。后来,它们胡作非为的事被天庭的王母娘娘知道后,王母娘娘震怒,立刻派了十万天兵天将下凡到达此地捉拿七条毒龙,经历了七天七夜的大战,终于把毒害一方的七条毒龙给打败了。王母娘娘为了让他们在凡间赎罪,造福当地百姓,于是,将这七条大毒龙化成现在望谟县城的七棵大榕树,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犹如七名守城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也美化这里的环境。


  从此,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过了一代又一代。某一年,一次突如其来的洪灾,却打破这里平静的生活,连续几天几夜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发生有史以来的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楼房被洪水无情的卷走,这里的村民纷纷逃往高处避难,无家可归,有的甚至家破人亡。凡间遭大灾,惊动了天上的王母娘娘,她不忍心看到这里人烟灭绝,在这危急关头,王母娘娘派遣天上的天马下凡,从天上飞奔而来,降落在百姓避难的地方,跟老百姓说,是王母娘娘派它来救助的,让落难的百姓骑上马背,驼着他们逃往最高山峰(现在天马山)上避难。确保百姓生命安全后,天马方才飞回天庭,从此没再出现。


  山上百姓放眼望去,山脚也是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房屋、良田庄家已无影无踪。人们感叹:幸好有王母娘娘派天马及时救我们,幸好有这座高山避难,这场雨整整下了七天七夜,待洪水慢慢退去,人们才回到山下重建新的家园。


  恢复新生活的人们心中一直怀念英勇营救他们的天马,感恩天马,依然还记得在最高的山上避难的日子,此后,人们把这座高山称之为“天马山”。


  望谟百姓不会忘记王母娘娘两次救难的大恩大德,于是在半山腰上(现在的上院处)修建“王母石庙”供奉,逢年过节都会携带好酒好肉进贡,祈求王母娘娘保佑布依族人民风调雨顺、人畜安宁、子孙旺盛,这已成世世代代布依人的习俗,突显布依族世代相传感恩的传统美德。



  人们为了铭记“王母”的恩情,把王母娘娘的名字留作了这里的地名,把这里的地名称为“王母”。在漫长的岁月里,受布依方言音的影响,渐渐演变称之为“王母”谐音,现在的“望谟”。望谟人民从此与“王母”接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望谟县城的复兴镇也更名为“王母”街道办事处,中心休闲广场命名为“王母广场”,布依饮食文化命名“王母味道”… …(胡云学)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王母”传说|大写的PERFECT(完美)!

  • 编辑:千羽寻浏览:4462评论: 0 兴义之窗
  •   很久很久以前,在望谟县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的河水从中间穿流而过,四面环山,山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当时这里人烟稀少,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只有几户从外地迁移来的布依人家。人们辛勤劳作,早出晚归、春种秋收、过着世外桃源般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突然有一天,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顷刻间倾盆大雨陡降,到处烟雾迷蒙。


      一会儿,天上突然飞来七条张牙舞爪、翻云覆雨的大毒龙,定居在现在的天马山上,它们兴风作浪,无恶不作,残害百姓,老百姓种的庄稼被它们糟蹋得颗粒无收,这可苦了在这里生活的百姓。后来,它们胡作非为的事被天庭的王母娘娘知道后,王母娘娘震怒,立刻派了十万天兵天将下凡到达此地捉拿七条毒龙,经历了七天七夜的大战,终于把毒害一方的七条毒龙给打败了。王母娘娘为了让他们在凡间赎罪,造福当地百姓,于是,将这七条大毒龙化成现在望谟县城的七棵大榕树,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犹如七名守城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也美化这里的环境。


      从此,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过了一代又一代。某一年,一次突如其来的洪灾,却打破这里平静的生活,连续几天几夜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发生有史以来的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楼房被洪水无情的卷走,这里的村民纷纷逃往高处避难,无家可归,有的甚至家破人亡。凡间遭大灾,惊动了天上的王母娘娘,她不忍心看到这里人烟灭绝,在这危急关头,王母娘娘派遣天上的天马下凡,从天上飞奔而来,降落在百姓避难的地方,跟老百姓说,是王母娘娘派它来救助的,让落难的百姓骑上马背,驼着他们逃往最高山峰(现在天马山)上避难。确保百姓生命安全后,天马方才飞回天庭,从此没再出现。


      山上百姓放眼望去,山脚也是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房屋、良田庄家已无影无踪。人们感叹:幸好有王母娘娘派天马及时救我们,幸好有这座高山避难,这场雨整整下了七天七夜,待洪水慢慢退去,人们才回到山下重建新的家园。


      恢复新生活的人们心中一直怀念英勇营救他们的天马,感恩天马,依然还记得在最高的山上避难的日子,此后,人们把这座高山称之为“天马山”。


      望谟百姓不会忘记王母娘娘两次救难的大恩大德,于是在半山腰上(现在的上院处)修建“王母石庙”供奉,逢年过节都会携带好酒好肉进贡,祈求王母娘娘保佑布依族人民风调雨顺、人畜安宁、子孙旺盛,这已成世世代代布依人的习俗,突显布依族世代相传感恩的传统美德。



      人们为了铭记“王母”的恩情,把王母娘娘的名字留作了这里的地名,把这里的地名称为“王母”。在漫长的岁月里,受布依方言音的影响,渐渐演变称之为“王母”谐音,现在的“望谟”。望谟人民从此与“王母”接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望谟县城的复兴镇也更名为“王母”街道办事处,中心休闲广场命名为“王母广场”,布依饮食文化命名“王母味道”… …(胡云学)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