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红军村——卡法

2015-6-26 09:54|发布者:柏拉图|查看:4221|评论:0|来自:黔西南州委宣传部
摘要:卡法是一个秀丽的布依族村庄,位于望谟县城南约50公里的纳夜镇。这里家家住在吊脚楼上,民族风情浓郁。贵州省的第一个中共军队党支部就建立在这里。


  卡法是一个秀丽的布依族村庄,位于望谟县城南约50公里的纳夜镇。这里家家住在吊脚楼上,民族风情浓郁。贵州省的第一个中共军队党支部就建立在这里。

  望谟是黔西南红色文化的代表。红一军团、红八军、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都曾经在这里活动。贵州省的第一个红色兵工厂、第一所红色学校创强小学也建立在这个县的蔗香乡。望谟还是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的驻地。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今天我们去追迹寻踪。

  1929年和1930年,邓小平、韦拔群等在广西领导的左江、右江起义,建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1930年5月,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何家荣,北渡红水河到望谟蔗香休整半年,成立了黔西南第一个农民协会。1933年4月,贵州省的第一个中共军队党支部,在纳夜镇的卡法村建立,牙永平任支部书记。1933年6月,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和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由广西移至望谟的板陈。卡法、板陈、蔗香一带,成为红色革命的热土。1934年11月,滇黔桂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在板陈召开,决定将望谟作为革命活动的中心地区,成为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从此,望谟的革命活动从未停息。1937年组建抗日义勇军,1951年配合望谟县的解放,黔桂边委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36年6月,参加过广州起义的王为平在王海平的支持下,在板陈创建了贵州省第一个红色兵工厂,设有机件、枪筒、装配、子弹、菠萝弹等车间,被称为“板陈式”或“板造”的步枪,为根据地革命做出了贡献;1936年9月,贵州省第一所红色学校创强小学在板陈开学,设有国语、算术、公民、音乐、体育等,还教唱《大路歌》《开路先锋》进步歌曲。

  这里有许多红色传奇人物,深受群众爱戴的卡法连队连长牙永平,带领战士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坚持战斗,1940年7月,被国民党杀害在望谟县城的老榕树下,至死坚贞不屈;“贵州西路军水上纵队司令”王海平,从支持到参加红色革命,在红水河上游和南北盘江进行长期活动,成为红军根据地建立和黔桂边委的保护,1941年5月在广西柳州被捕,同月被国民党杀害于贵阳。在望谟县城的烈士陵园里,刻下了这些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望谟,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红一军团约1万人于1935年4月16日进入望谟县境。各路红军毛坡、坡架、播东、羊架、拉磨等地过北盘江出境。在观及、羊架等地迎战阻敌三次,牺牲指战员26人,流散在望谟县境内有10多人。现还有红军坟、红军书写的标语等遗迹。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

红军村——卡法

编辑:柏拉图|浏览:4221|评论: 0 | 黔西南州委宣传部
摘要:卡法是一个秀丽的布依族村庄,位于望谟县城南约50公里的纳夜镇。这里家家住在吊脚楼上,民族风情浓郁。贵州省的第一个中共军队党支部就建立在这里。


  卡法是一个秀丽的布依族村庄,位于望谟县城南约50公里的纳夜镇。这里家家住在吊脚楼上,民族风情浓郁。贵州省的第一个中共军队党支部就建立在这里。

  望谟是黔西南红色文化的代表。红一军团、红八军、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都曾经在这里活动。贵州省的第一个红色兵工厂、第一所红色学校创强小学也建立在这个县的蔗香乡。望谟还是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的驻地。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今天我们去追迹寻踪。

  1929年和1930年,邓小平、韦拔群等在广西领导的左江、右江起义,建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1930年5月,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何家荣,北渡红水河到望谟蔗香休整半年,成立了黔西南第一个农民协会。1933年4月,贵州省的第一个中共军队党支部,在纳夜镇的卡法村建立,牙永平任支部书记。1933年6月,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和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由广西移至望谟的板陈。卡法、板陈、蔗香一带,成为红色革命的热土。1934年11月,滇黔桂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在板陈召开,决定将望谟作为革命活动的中心地区,成为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从此,望谟的革命活动从未停息。1937年组建抗日义勇军,1951年配合望谟县的解放,黔桂边委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36年6月,参加过广州起义的王为平在王海平的支持下,在板陈创建了贵州省第一个红色兵工厂,设有机件、枪筒、装配、子弹、菠萝弹等车间,被称为“板陈式”或“板造”的步枪,为根据地革命做出了贡献;1936年9月,贵州省第一所红色学校创强小学在板陈开学,设有国语、算术、公民、音乐、体育等,还教唱《大路歌》《开路先锋》进步歌曲。

  这里有许多红色传奇人物,深受群众爱戴的卡法连队连长牙永平,带领战士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坚持战斗,1940年7月,被国民党杀害在望谟县城的老榕树下,至死坚贞不屈;“贵州西路军水上纵队司令”王海平,从支持到参加红色革命,在红水河上游和南北盘江进行长期活动,成为红军根据地建立和黔桂边委的保护,1941年5月在广西柳州被捕,同月被国民党杀害于贵阳。在望谟县城的烈士陵园里,刻下了这些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望谟,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红一军团约1万人于1935年4月16日进入望谟县境。各路红军毛坡、坡架、播东、羊架、拉磨等地过北盘江出境。在观及、羊架等地迎战阻敌三次,牺牲指战员26人,流散在望谟县境内有10多人。现还有红军坟、红军书写的标语等遗迹。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