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兴义市区金水北路21号的兴仁张小志清真全牛酒楼,以经营清真全牛火锅而闻名。
年愈不惑的张小志家住兴仁县城关镇,他家的清真食品一是贵在传承,二是重在弘扬。传承首先是真,比如宰牛,必须是净重在300斤以上的黄牛,膘肥体胖,由阿訇亲自屠宰,然后分四大腿,内脏清洗干净,肉要按部位分墩子、花肉、块肉、葫芦肉、牛肋等,有一部分腌肉,其余的作炒、卤、炸,内脏一般作火锅用。就是宰牛经过阿訇,伊斯兰认可,合符回民传统习俗;用的材料达到标准,货真价实。传承,就是继承祖业,张小志的父亲张仁厚、母亲马良琴,均系回族,开办了几十年的清真馆,经历了汤锅、牛杂、全牛火锅三个演变过程;张小志与杨世明结婚20多年来,两人一直参与清真食品的操作;他们的儿子张波,高中毕业参军,退伍回乡后加入父母的清真食品行业,即父传子子传孙,这种继承,就是民族传统继承,不走样,不变味。弘扬,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张小志在传统清真食品的基础上,结合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食品有更高要求的实际,经过较长时间摸索,将牛身上除了肝、脑、膘以外的牛肉:牛头皮、牛蹄筋、牛鞭、牛嘴唇、牛耳、牛肠腰、牛腿等主料,配以白豆腐、水发粉丝、土豆片、蔬菜、牛油等配料,就成了全牛火锅。
作为调料的蘸水更是讲究,他自己摸索,用糊辣椒面,姜片、葱花、蒜泥、芫荽、酱油、味精、花椒、砂仁、草果、八角等按比例配成。
张小志说,一样民族食品兴旺发达走向市场要过三关:一是民族关,符合民族传统习惯;二是政府关,政府主管部门认可,达标合格;三是顾客关,即好的服务态度,薄利多销,留住回头客。张小志全牛火锅2004年7月荣获黔西南州第一届烹饪技能大赛“团体赛”金奖;2005年7月荣获“贵州名火锅”称号;2008年9月被授予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