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龙山镇坡利村联合党支部自2016年4月成立以来,认真按照州委提出的“五共工作法”流程及县、乡(镇)关于干部驻村帮扶的工作要求,以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总目标,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保障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努力工作,为龙山镇坡利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
一、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制定发展计划
工作队进驻坡利村后,按照州县驻村办的部署,坚持吃住在村,通过召开村干部、党员座谈会,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察看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坡利村的基本情况。全村共331户,1737人 ,其中贫困户87户,270人,贫困发生率15.6%。在熟悉村情后,编写百度百科村志,制作坡利村简介牌一块,规划制定了2016年坡利村乡村发展倍增计划。
二、组建联合党支部,以党建促进脱贫攻坚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与安龙县林业局、龙山镇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及村全体党员组建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制定完善了坡利村三会一课制度,明确了第一书记、书记、主任及村其它常务干部的分工与职责,今年上半年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5次,脱贫攻坚五人组会议16次;逐步完善了联合党支部的组织结构和各项工作制度。联合党支部成立以来,结合“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建立制度,规范运作,加强了组织建设。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学习会、手抄党章、观看影片等多种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位党员对党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的认识,提升了自身政治觉悟,增强了干部、党员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信心,干劲;增强了对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理想信念。
三、统一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做好产业规划
联合党支部经过对坡利村现状、区位、人情地貌、交通等优劣利弊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得出了坡利村的“335”发展思路,即做好“三创”:能人创产业、干部创事业、村民创家业;落实“三个注重”:注重村级内部联系与沟通、注重村与村的横向联合、注重村、镇、县纵向联动;实施“五子战略”:干部出点子、党员亮牌子、发展有路子、群众增票子、村貌变样子。如在安龙县桃花坡农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王文春、任思禄的带领和指导下,坡利村形成了一批精于桃树苗嫁接、剪枝、蔬果、疾病防治的能人;在安龙县坡利村农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余克习的带领下发展油茶种植1000亩,以土地入股。又如村委会主任岑由刚带领群众养羊致富,目前,该村的黑山羊养殖规模,已发展到了500余只。提出发展口号一个“科学引领发展,坡利向坡要利”。规划产业发展方向6个,精品桃、油茶、薏仁米、竹荪种植,林下土鸡繁养殖、林下种草养牛和羊。
四、落实扶贫产业项目,促进村经济发展
1、是加强美丽乡村,产业道建设。争取龙山镇美丽乡村,产业道建设6公里,其中桃园基地1公里,油茶种植基地5公里,项目资金120万,目前桃园基地完成硬化验收。油茶种植基地年底完成硬化。
2、是积极争取种养产业发展资金。登记32户精准贫困户种植薏仁米情况,共计300亩,补贴资金4.5万元,登记8户精准贫困户养殖能繁母黄牛情况,共计12头亩,补贴资金4.8万元。发展林下土鸡养殖,精准贫困户报名12户,补贴资金24万元。在拉岜组建鸡舍33间,釆习组建鸡舍26间,养殖土鸡1.2万羽,可实现产值90万元。
3、是努力争取各帮扶单位资金。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支助脱贫攻坚五人组和同步小康工作组工作对0.5万元,落实发放六一儿童慰问经费0.25万元;县林业局支助脱贫攻坚五人组和同步小康工作组工作对1万元;龙山镇政府支助脱贫攻坚五人组和同步小康工作组工作开展经费4万元;县政协支助脱贫攻坚五人组和同步小康工作组工作开展经费0.5万元;龙山镇财政所支助村电商发展0.7万元。
4、是积极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4月以来,联系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派遣教授、专家十余人次到坡利村开展桃树、无仔刺梨、薏仁米、蔬菜等种植和林下养鸡、养羊、能繁母黄牛等养殖技术培训180余人次。
5、是帮助成立专业种养殖合作社和公司。今年以来,学院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成立了安龙县桃花坡农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安龙县坡利村金实农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安龙县坡利农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等专业种养殖合作社3个,注册资金各为100万元,成立公司1个,注册资金为150万元,积极探索“公司(或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新形式。并在网络注册了相关企业黄页,制作宣传桃树、油茶项目建设简介2块。建立并挂牌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扶贫示范帮扶点2个。
6、是争取退耕还林补贴项目。截至2016年9月,坡利村已种植的1000亩桃树,种植油茶1000亩,纳入县林业局荒山造林补贴项目,补贴350元每亩。
五、积极开展第三轮贫困户精准识别,宣传登记异地扶贫搬迁,上半年完成坡利村87户第三轮贫困户精准识别。广泛宣传贫困户异地扶贫搬迁和一般户老乡进城政策,对愿意搬迁贫困户填写搬迁协议、拆除旧房协议、就业意向等三书八表资料,完成38户贫困户和53家一般户的搬迁登记。为了使扶贫搬迁工作科学、严谨、细致真正成为安民富民的一项重要工程,帮扶单位黔西南民族技术学院和安龙县林业局,与驻村干部一起规范搬迁扶贫工作申报程序,夯实搬迁扶贫基础工作,以政策为引导,对搬迁扶贫工作阳光操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搬迁扶贫工作的极积性。
六、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同步小康创建工作
在亮点黔西南发表通讯5篇,在兴义之窗发表通讯7篇,在黔秀网发表通讯4篇,今日头条发表通讯4篇,在黔西南日报发表通讯1篇,在贵州民族报发表通讯1篇,在中国金州网(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网)发表通讯1篇,在安龙在线发表通讯2篇,在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发表通讯7篇,在安龙县人民政府网发表通讯10篇。(谢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