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 —— 让乡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好去处

更新:2025-3-10 15:00|编辑:小点点|浏览:654|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春节期间,万峰林游客突破34万人次,增速全省第一。在‘支支串飞’助力下,兴义机场春运期间客流量达19万人次,增速44%。”  3月8日,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三场集中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委 ...
  “春节期间,万峰林游客突破34万人次,增速全省第一。在‘支支串飞’助力下,兴义机场春运期间客流量达19万人次,增速44%。”

  3月8日,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三场集中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向记者分享了黔西南州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与计划。

  黔西南州位于滇黔桂三省(区)接合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源丰沛、植被繁茂,被中国气象协会等部门认定为“中国四季康养之都”。

  如何利用好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并借助文旅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弘扬‘加油’文化,挖掘和保护乡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用浓厚的乡村文化为农文旅融合注入精神力量。”

  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不断开发各式“乡村旅游+”产品,推出不同主题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同时注重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一村一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为游客提供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去处。

  目前,黔西南州共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4个、重点镇7个,省级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7个。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黔西南州还将民宿作为文旅融合的新阵地。目前,全州民宿共有480余家,峰兮半山客栈、榕宿客栈为全国甲级民宿,其他金山级民宿14家、银山级民宿15家、金山级乡村度假酒店3家,省级示范民宿12家。

  “去年,兴义市万峰林景区成功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将全力加快把万峰林景区打造为世界级旅游景区,擦亮‘黄小西吃晚饭’品牌,聚焦‘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进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黄兴文说。

  围绕农文旅深化资源开发、拓宽客源市场、提升服务品质,是黔西南州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我们将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推进万峰林等智慧景区建设,盘活现有闲置资源,不断提升万峰林及周边的宜居宜业宜游水平。”黄兴文表示,黔西南将持续办好各系列赛会,持续打造万峰林油菜花季、“黔茶第一采”等农旅品牌,深入开发“旅游+”等业态,持续推出多样化、精品化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

  同时,将落实“引客入黔”奖补政策,发挥“云贵五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作用,巩固扩大省内外客源市场;用好“AI游黔西南”等平台多方位、精细化宣传推介乡村旅游资源;组织旅行社、房企、酒店等外出开展推介,以“旅游+买房”“旅游+优质客房”等多种产品组合方式,开展营销宣传。

  在餐饮方面,聚焦万峰林蛋炒饭等特色美食,奋力打造具有本土元素的网红美食。大力开展餐饮业、住宿业服务品质提升行动,积极推动纳灰村培育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推动峰兮牧云民宿、峰兮洞穴民宿培育全国甲级民宿。

  “我们还将大力整治旅游市场乱象,让游客在黔西南玩得舒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黄兴文说。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抓手,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的重要突破口。

  如何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如何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贵州一直在破题。

  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立足山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多措并举防止返贫致贫,抢抓机遇争取资金政策,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4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

  “黔西南州着力建设兴仁薏仁米国家产业园区,做强‘普安红’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芒果、香蕉、柑橘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单品,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标准化、产业化水平。”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同时大力发展健康医药产业,目前有健康医药企业10家,2024年全州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5.43亿元。

  贵州生态优良、资源富集,地貌多元、气候多样,具备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先天优势。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强化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稳定重要农产品生产,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黄兴文说。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 —— 让乡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好去处

  • 编辑:小点点浏览:654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春节期间,万峰林游客突破34万人次,增速全省第一。在‘支支串飞’助力下,兴义机场春运期间客流量达19万人次,增速44%。”

      3月8日,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三场集中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向记者分享了黔西南州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与计划。

      黔西南州位于滇黔桂三省(区)接合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源丰沛、植被繁茂,被中国气象协会等部门认定为“中国四季康养之都”。

      如何利用好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并借助文旅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弘扬‘加油’文化,挖掘和保护乡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用浓厚的乡村文化为农文旅融合注入精神力量。”

      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不断开发各式“乡村旅游+”产品,推出不同主题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同时注重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一村一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为游客提供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去处。

      目前,黔西南州共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4个、重点镇7个,省级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7个。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黔西南州还将民宿作为文旅融合的新阵地。目前,全州民宿共有480余家,峰兮半山客栈、榕宿客栈为全国甲级民宿,其他金山级民宿14家、银山级民宿15家、金山级乡村度假酒店3家,省级示范民宿12家。

      “去年,兴义市万峰林景区成功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将全力加快把万峰林景区打造为世界级旅游景区,擦亮‘黄小西吃晚饭’品牌,聚焦‘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进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黄兴文说。

      围绕农文旅深化资源开发、拓宽客源市场、提升服务品质,是黔西南州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我们将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推进万峰林等智慧景区建设,盘活现有闲置资源,不断提升万峰林及周边的宜居宜业宜游水平。”黄兴文表示,黔西南将持续办好各系列赛会,持续打造万峰林油菜花季、“黔茶第一采”等农旅品牌,深入开发“旅游+”等业态,持续推出多样化、精品化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

      同时,将落实“引客入黔”奖补政策,发挥“云贵五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作用,巩固扩大省内外客源市场;用好“AI游黔西南”等平台多方位、精细化宣传推介乡村旅游资源;组织旅行社、房企、酒店等外出开展推介,以“旅游+买房”“旅游+优质客房”等多种产品组合方式,开展营销宣传。

      在餐饮方面,聚焦万峰林蛋炒饭等特色美食,奋力打造具有本土元素的网红美食。大力开展餐饮业、住宿业服务品质提升行动,积极推动纳灰村培育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推动峰兮牧云民宿、峰兮洞穴民宿培育全国甲级民宿。

      “我们还将大力整治旅游市场乱象,让游客在黔西南玩得舒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黄兴文说。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抓手,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的重要突破口。

      如何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如何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贵州一直在破题。

      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立足山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多措并举防止返贫致贫,抢抓机遇争取资金政策,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4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

      “黔西南州着力建设兴仁薏仁米国家产业园区,做强‘普安红’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芒果、香蕉、柑橘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单品,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标准化、产业化水平。”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同时大力发展健康医药产业,目前有健康医药企业10家,2024年全州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5.43亿元。

      贵州生态优良、资源富集,地貌多元、气候多样,具备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先天优势。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强化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稳定重要农产品生产,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黄兴文说。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