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万”里挑“一” || 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

更新:2025-1-20 10:13|编辑:逗逗|浏览:513|评论: 0 |来源: 中国黔西南
摘要:  “万”里挑“一”:  从几个剖面看万峰林生态文明实践  倘若山有记忆,万峰林会记住什么?  刚刚过去的2024,有太多值得铭刻的记忆。  三月初,“网语”“黄小西吃晚饭”让万峰林在网络风靡。三月底,兴 ...
  “万”里挑“一”:

  从几个剖面看万峰林生态文明实践

  倘若山有记忆,万峰林会记住什么?

  刚刚过去的2024,有太多值得铭刻的记忆。

  三月初,“网语”“黄小西吃晚饭”让万峰林在网络风靡。三月底,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新晋世界地质公园,万峰林是核心景区。四月中,第十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万峰林与兴义成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一流旅游城市的重要区域。十二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万峰林确认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磅礴千里的峰林大地密布民族村寨、田园胜景、自然奇观、史前遗迹……是令人向往的世界地质公园、和谐布依家园、醉美诗酒田园、户外运动乐园。万峰林从远古走来,走过时间与生命、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从藏在深山籍籍无名到区域发展的代言,走过了一条漫长之旅。

  万峰千面,每一面都值得相遇。

  新年伊始,“中国黔西南”推出特别报道《“万”里挑“一”:从几个剖面看万峰林生态文明实践》,带您走进一个丰富、立体、多面的万峰林。

  今日推出第六篇《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

  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

  山如画屏,水墨逸动,美如卷轴。在很长时间里,一座座大山形成的天然屏障,也断截交通、隔绝视野,让人闭塞,让万峰林“养在深闺”鲜为人知。


  峰林里第一缕烟火燃起,农耕启始。漫长岁月里,万峰林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她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这方人民,因地处下五屯片区,当地人最早称她“下五屯峰林”。

  直到1638年的那个秋天,“问奇于名山大川”的徐霞客考察珠江源流,从云南进入贵州兴义。远眺万峰耸翠、延绵不绝,徐霞客以“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的文字记录下她的容颜。这也成为了很多年后,人们追寻万峰林的缘起。


  1986年,同样是秋天,贵州省委、省政府工作组到黔西南考察旅游资源开发,“万峰林风景区”首次出现在当时的《黔西南报》新闻版面上。从那之后,这片千里峰林新的身份逐渐被更多人所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开放、改革,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尘封的山门、启迪禁锢的思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沐浴春风、奋力追赶,通过改善设施、发展产业逐步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90年代之后,大量国际、国内关于喀斯特地质的科考、探险、运动、旅游活动进入峰林。尤其是起于2001年声势浩大的旅游开发。让沉寂的峰林有了新的面貌、获得了新的定义。

  山还是山。进入新时代,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这里的人们更加懂得“变”与“不变”的逻辑,在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中蹚出了一条“石漠转绿成金”之路,将万峰林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4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评估审核,以万峰林为核心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成为贵州省继织金洞之后第2个世界地质公园。2024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包括万峰林景区在内的19家旅游景区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峰林景区成为贵州第10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黔西南文旅事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必将载入黔西南的发展史册。

  从下五屯峰林,到万峰林风景区,再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路走来,万峰林引领着黔西南文旅不断实现跨越,见证了全州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的历程:


  2013年至2017年,“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连续举办五届,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在万峰林间共话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路径。

  2015年至2024年,首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际性盛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先后七届在这里举办,聚焦生态、绿色、环保、减贫、文体旅融合等重大主题,积极探索“山地旅游+户外运动”及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推动成立了全球唯一以山地旅游为定位的国际组织——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2023年,一条连着万峰林和阳光谷两个黔西南标志性A级景区的生态产业长廊建成投用,不仅改善了景区的交通网络,更是带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路跑产业。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流量”变成“留量”,消费有了“增量”,旅游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随着一系列与万峰林密切关联的大会、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与万峰林相关的山地文旅、山地产业、山地经济探索被不断开启。


  万峰林,从一座座藏在深山籍籍无名的山峰,成为文旅的地标,区域发展的自然地标,继而成为区域开放的文化符号,也成为了人们认识黔西南、向往黔西南的重要窗口。

  通过万峰林,世界看到美丽中国、看到多彩贵州、看到阳光黔西南。通过万峰林,黔西南从打开山门,到张开胸怀拥抱世界,开启山地旅游国际化发展之路。


  随着盘兴高铁开通、高速路网加密、机场航线增加,南北盘江、红水河经过升级改造成为西南地区重要出海通道……黔西南独特区位优势、开放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建设“贵州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节点城市、黔滇桂结合部区域中心、贵州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际山地运动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这是2024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对黔西南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作出的批复,对黔西南发展方向更加清晰的定位。


  持续用好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开放发展平台,以万峰林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推动文旅、康旅、体旅、农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一条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正从万峰林向四面八方铺陈开去。

  遍历名山大川的徐霞客或许不曾想到,三百多年以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正追随他的脚步,来到他留下赞叹的世界地质公园、醉美诗酒田园、和谐布依家园、户外运动乐园。


  而此刻,万峰林下的田园里,涵养了一个冬天能量的油菜蓄势待发,正以最早的盛开、醉美的绽放告诉人们:这里的春天已经到来。正如开放发展之窗推动的那一刻,峰林里的人们早已感知,时代之风拂面,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早已到来。

  (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罗康 刘超)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义

“万”里挑“一” || 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

  • 编辑:逗逗浏览:513评论: 0 中国黔西南
  •   “万”里挑“一”:

      从几个剖面看万峰林生态文明实践

      倘若山有记忆,万峰林会记住什么?

      刚刚过去的2024,有太多值得铭刻的记忆。

      三月初,“网语”“黄小西吃晚饭”让万峰林在网络风靡。三月底,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新晋世界地质公园,万峰林是核心景区。四月中,第十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万峰林与兴义成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一流旅游城市的重要区域。十二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万峰林确认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磅礴千里的峰林大地密布民族村寨、田园胜景、自然奇观、史前遗迹……是令人向往的世界地质公园、和谐布依家园、醉美诗酒田园、户外运动乐园。万峰林从远古走来,走过时间与生命、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从藏在深山籍籍无名到区域发展的代言,走过了一条漫长之旅。

      万峰千面,每一面都值得相遇。

      新年伊始,“中国黔西南”推出特别报道《“万”里挑“一”:从几个剖面看万峰林生态文明实践》,带您走进一个丰富、立体、多面的万峰林。

      今日推出第六篇《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

      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

      山如画屏,水墨逸动,美如卷轴。在很长时间里,一座座大山形成的天然屏障,也断截交通、隔绝视野,让人闭塞,让万峰林“养在深闺”鲜为人知。


      峰林里第一缕烟火燃起,农耕启始。漫长岁月里,万峰林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她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这方人民,因地处下五屯片区,当地人最早称她“下五屯峰林”。

      直到1638年的那个秋天,“问奇于名山大川”的徐霞客考察珠江源流,从云南进入贵州兴义。远眺万峰耸翠、延绵不绝,徐霞客以“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的文字记录下她的容颜。这也成为了很多年后,人们追寻万峰林的缘起。


      1986年,同样是秋天,贵州省委、省政府工作组到黔西南考察旅游资源开发,“万峰林风景区”首次出现在当时的《黔西南报》新闻版面上。从那之后,这片千里峰林新的身份逐渐被更多人所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开放、改革,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尘封的山门、启迪禁锢的思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沐浴春风、奋力追赶,通过改善设施、发展产业逐步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90年代之后,大量国际、国内关于喀斯特地质的科考、探险、运动、旅游活动进入峰林。尤其是起于2001年声势浩大的旅游开发。让沉寂的峰林有了新的面貌、获得了新的定义。

      山还是山。进入新时代,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这里的人们更加懂得“变”与“不变”的逻辑,在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中蹚出了一条“石漠转绿成金”之路,将万峰林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4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评估审核,以万峰林为核心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成为贵州省继织金洞之后第2个世界地质公园。2024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包括万峰林景区在内的19家旅游景区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峰林景区成为贵州第10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黔西南文旅事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必将载入黔西南的发展史册。

      从下五屯峰林,到万峰林风景区,再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路走来,万峰林引领着黔西南文旅不断实现跨越,见证了全州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的历程:


      2013年至2017年,“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连续举办五届,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在万峰林间共话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路径。

      2015年至2024年,首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际性盛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先后七届在这里举办,聚焦生态、绿色、环保、减贫、文体旅融合等重大主题,积极探索“山地旅游+户外运动”及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推动成立了全球唯一以山地旅游为定位的国际组织——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2023年,一条连着万峰林和阳光谷两个黔西南标志性A级景区的生态产业长廊建成投用,不仅改善了景区的交通网络,更是带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路跑产业。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流量”变成“留量”,消费有了“增量”,旅游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随着一系列与万峰林密切关联的大会、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与万峰林相关的山地文旅、山地产业、山地经济探索被不断开启。


      万峰林,从一座座藏在深山籍籍无名的山峰,成为文旅的地标,区域发展的自然地标,继而成为区域开放的文化符号,也成为了人们认识黔西南、向往黔西南的重要窗口。

      通过万峰林,世界看到美丽中国、看到多彩贵州、看到阳光黔西南。通过万峰林,黔西南从打开山门,到张开胸怀拥抱世界,开启山地旅游国际化发展之路。


      随着盘兴高铁开通、高速路网加密、机场航线增加,南北盘江、红水河经过升级改造成为西南地区重要出海通道……黔西南独特区位优势、开放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建设“贵州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节点城市、黔滇桂结合部区域中心、贵州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际山地运动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这是2024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对黔西南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作出的批复,对黔西南发展方向更加清晰的定位。


      持续用好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开放发展平台,以万峰林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推动文旅、康旅、体旅、农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一条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正从万峰林向四面八方铺陈开去。

      遍历名山大川的徐霞客或许不曾想到,三百多年以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正追随他的脚步,来到他留下赞叹的世界地质公园、醉美诗酒田园、和谐布依家园、户外运动乐园。


      而此刻,万峰林下的田园里,涵养了一个冬天能量的油菜蓄势待发,正以最早的盛开、醉美的绽放告诉人们:这里的春天已经到来。正如开放发展之窗推动的那一刻,峰林里的人们早已感知,时代之风拂面,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早已到来。

      (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罗康 刘超)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