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安龙县高标准种植34.6万亩秋冬农作物

更新:2024-11-21 16:46|编辑:山遇水|浏览:598|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在2024年秋冬种农业生产中,安龙县按照“稳面积、优结构、提单产、增总产”的工作思路,采取“粮+”、“烟+”等种植模式,在招堤、普坪等15个镇(街道办)高标准种植秋冬农作物34.6万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力争 ...
  在2024年秋冬种农业生产中,安龙县按照“稳面积、优结构、提单产、增总产”的工作思路,采取“粮+”、“烟+”等种植模式,在招堤、普坪等15个镇(街道办)高标准种植秋冬农作物34.6万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力争实现夏粮油平均单产增幅提升2%左右,夏粮产量2.2万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产。

  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安龙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围绕良种、良法、良机、良田和良制“五良”联动,以“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为主要载体,因地制宜把34.6万亩秋冬农作物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办),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推动、早落实,把规划面积落实到村、组、地块、到人,以油菜、小麦、马铃薯、蔬菜为重点,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秋冬产业提档升级为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在今年秋冬种农业生产中,安龙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制止耕地“非农化”,守住稳面积、稳产量的粮食安全生命线,把秋冬种农业生产示范点创办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整合资金、技术、政策等要素集成投入,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利用科技特派员、“揭榜挂帅”团队等方式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建科技下乡服务团,采取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办示范样板点,重点推广油菜、小麦示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高产栽培示范点规范化示范种植,实行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让技术要领到户、到人,提升科技种植含量和耕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吴古昌)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安龙

安龙县高标准种植34.6万亩秋冬农作物

  • 编辑:山遇水浏览:598评论: 0 兴义之窗
  •   在2024年秋冬种农业生产中,安龙县按照“稳面积、优结构、提单产、增总产”的工作思路,采取“粮+”、“烟+”等种植模式,在招堤、普坪等15个镇(街道办)高标准种植秋冬农作物34.6万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力争实现夏粮油平均单产增幅提升2%左右,夏粮产量2.2万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产。

      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安龙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围绕良种、良法、良机、良田和良制“五良”联动,以“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为主要载体,因地制宜把34.6万亩秋冬农作物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办),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推动、早落实,把规划面积落实到村、组、地块、到人,以油菜、小麦、马铃薯、蔬菜为重点,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秋冬产业提档升级为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在今年秋冬种农业生产中,安龙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制止耕地“非农化”,守住稳面积、稳产量的粮食安全生命线,把秋冬种农业生产示范点创办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整合资金、技术、政策等要素集成投入,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利用科技特派员、“揭榜挂帅”团队等方式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建科技下乡服务团,采取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办示范样板点,重点推广油菜、小麦示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高产栽培示范点规范化示范种植,实行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让技术要领到户、到人,提升科技种植含量和耕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吴古昌)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