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绥阳:打好中药材“经济牌” 算好群众“增收账”

更新:2023-8-9 09:26|编辑:唐小松|浏览:253|评论: 0 |来源: 中新网贵州
摘要:  眼下,在绥阳县宽阔镇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千亩虎杖郁郁葱葱,长势良好,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药香,沁人心脾,村民们正忙着锄草、松土,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 这个幼苗叶子正面有黄昏斑圈,它叶子背面有点 ...
  眼下,在绥阳县宽阔镇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千亩虎杖郁郁葱葱,长势良好,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药香,沁人心脾,村民们正忙着锄草、松土,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 这个幼苗叶子正面有黄昏斑圈,它叶子背面有点状的隆起,这个症状我们诊断为锈病……”来自贵州省中药材种植专家、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梁玉勇正在查看虎杖生长情况,并对虎杖的管护工作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在绥阳县福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中药材种植负责人石明红,他模拟药用植物的野生环境,在山坡、荒地等处发展500余亩虎杖种植基地,利用种植模式设计、免耕或少耕、杂草管控等方式,实现中药材种植的“天地人药合一”。

  绥阳县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资源等优势条件。虎杖作为当地发展的特色药材之一,也是我国的知名药材。《本草纲目》释其名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它因茎直立形似手杖、茎表面紫红斑点状如虎皮斑纹,故而得名“虎杖”。

  “这种虎杖中药材为蓼科,它的根茎入药,具有抗菌消炎、化瘀止痛、祛痰止咳的作用。它的用途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一些抗菌消炎的中成药都需要它为原材料,因此它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梁玉勇向记者介绍道。

  从古时深山采挖、质量良莠不齐,到如今建立专业化基地,用稳定、优质的原材料成药,一路走来是无数中药材产业人在奋斗着。

  合作社负责人石明红在详细了解虎杖的种植条件、经济效益、市场行情后,认为发展虎杖种植符合宽阔村的地理环境条件,更加增强了他与当地村民共同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愿望。为此,石明红多次赴湖北省利川市实地考察学习,在宽阔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谋划实施虎杖种植,种植规模已经达到500余亩。以每亩可种植3800—4200株虎杖,三年过后,预计每亩纯收益达一万元左右。

  “我之所以选择种植虎杖,最主要是看中虎杖的种植前景。虎杖本身是易成活、方便管理、还有最主要是看中它的亩产值,种植3年过后,1亩地产量可达15000斤至20000斤左右,以现在行情每斤1块钱左右,亩产收益可达15000元至20000元左右,减去着3年的成本5000元,成本包括育苗、人工管理、锄草、后期的采挖。既然有这么好的收益前景,我就巴不得带领周边群众共同种植、共同致富。”石明红说。

  当地群众看见石明红的决心和信心,也十分相信他能带领大家把“钱袋子”鼓起来。“ 平时我就在这里帮他育苗、施肥、锄草,一天在家门口就能挣100多块钱,既挣了钱又顾了家,我觉得很开心嘛。在做活路时候,我了解到虎杖的收益还比较可以,也觉得前景不错,我今年准备种植20亩左右,我看好这个产业,还是非常好地。”村民石光亮说。

  如今,在福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里,采取中药材多品种引种、多点试验、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经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而技术规范则是科技落地的保障。从事种植的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带着最实用的技术走到田间地头,大量技术的下沉,保障了中药材种植的高效高质推广。

  “虎杖进入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我们来到这个基地规范指导使用农药,特别是药典要求的33种农药一定不能使用,比如我们刚才在基地看到锈病,我们建议他们使用粉锈宁、敌锈钠进行防治,我们还可以普及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这样就可以保障虎杖的品质,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梁玉勇向记者介绍道。

  依托虎杖种植一套完整、相对固定的技术体系,提高了农户在种植中的抗风险能力,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增强了中药材和市场对接的优势,让群众投入产出比更为明显,做到了优质优价,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下一步,我们准备扩大虎杖的种植规模,引进更多的中药材品种来种植,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中药材的发展产业中来。还打算建一个初加工厂,通过切片、烘干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争取让我们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我们地方的特色产业,带领周边农户从中受益。”石明红对未来中药材的产业发展满怀希望。

  近年来,绥阳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调优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联动发展,逐步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瞄准中药材市场前景,打好中药材“经济牌”,算好群众“增收账”,走出一条产业兴、群众富、乡村美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绥阳:打好中药材“经济牌” 算好群众“增收账”

  • 编辑:唐小松浏览:253评论: 0 中新网贵州
  •   眼下,在绥阳县宽阔镇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千亩虎杖郁郁葱葱,长势良好,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药香,沁人心脾,村民们正忙着锄草、松土,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 这个幼苗叶子正面有黄昏斑圈,它叶子背面有点状的隆起,这个症状我们诊断为锈病……”来自贵州省中药材种植专家、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梁玉勇正在查看虎杖生长情况,并对虎杖的管护工作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在绥阳县福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中药材种植负责人石明红,他模拟药用植物的野生环境,在山坡、荒地等处发展500余亩虎杖种植基地,利用种植模式设计、免耕或少耕、杂草管控等方式,实现中药材种植的“天地人药合一”。

      绥阳县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资源等优势条件。虎杖作为当地发展的特色药材之一,也是我国的知名药材。《本草纲目》释其名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它因茎直立形似手杖、茎表面紫红斑点状如虎皮斑纹,故而得名“虎杖”。

      “这种虎杖中药材为蓼科,它的根茎入药,具有抗菌消炎、化瘀止痛、祛痰止咳的作用。它的用途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一些抗菌消炎的中成药都需要它为原材料,因此它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梁玉勇向记者介绍道。

      从古时深山采挖、质量良莠不齐,到如今建立专业化基地,用稳定、优质的原材料成药,一路走来是无数中药材产业人在奋斗着。

      合作社负责人石明红在详细了解虎杖的种植条件、经济效益、市场行情后,认为发展虎杖种植符合宽阔村的地理环境条件,更加增强了他与当地村民共同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愿望。为此,石明红多次赴湖北省利川市实地考察学习,在宽阔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谋划实施虎杖种植,种植规模已经达到500余亩。以每亩可种植3800—4200株虎杖,三年过后,预计每亩纯收益达一万元左右。

      “我之所以选择种植虎杖,最主要是看中虎杖的种植前景。虎杖本身是易成活、方便管理、还有最主要是看中它的亩产值,种植3年过后,1亩地产量可达15000斤至20000斤左右,以现在行情每斤1块钱左右,亩产收益可达15000元至20000元左右,减去着3年的成本5000元,成本包括育苗、人工管理、锄草、后期的采挖。既然有这么好的收益前景,我就巴不得带领周边群众共同种植、共同致富。”石明红说。

      当地群众看见石明红的决心和信心,也十分相信他能带领大家把“钱袋子”鼓起来。“ 平时我就在这里帮他育苗、施肥、锄草,一天在家门口就能挣100多块钱,既挣了钱又顾了家,我觉得很开心嘛。在做活路时候,我了解到虎杖的收益还比较可以,也觉得前景不错,我今年准备种植20亩左右,我看好这个产业,还是非常好地。”村民石光亮说。

      如今,在福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里,采取中药材多品种引种、多点试验、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经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而技术规范则是科技落地的保障。从事种植的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带着最实用的技术走到田间地头,大量技术的下沉,保障了中药材种植的高效高质推广。

      “虎杖进入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我们来到这个基地规范指导使用农药,特别是药典要求的33种农药一定不能使用,比如我们刚才在基地看到锈病,我们建议他们使用粉锈宁、敌锈钠进行防治,我们还可以普及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这样就可以保障虎杖的品质,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梁玉勇向记者介绍道。

      依托虎杖种植一套完整、相对固定的技术体系,提高了农户在种植中的抗风险能力,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增强了中药材和市场对接的优势,让群众投入产出比更为明显,做到了优质优价,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下一步,我们准备扩大虎杖的种植规模,引进更多的中药材品种来种植,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中药材的发展产业中来。还打算建一个初加工厂,通过切片、烘干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争取让我们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我们地方的特色产业,带领周边农户从中受益。”石明红对未来中药材的产业发展满怀希望。

      近年来,绥阳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调优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联动发展,逐步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瞄准中药材市场前景,打好中药材“经济牌”,算好群众“增收账”,走出一条产业兴、群众富、乡村美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