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民政2023年半年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上半年,贵州省民政厅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按照“常规工作抓提升、难点工作抓突破、亮点工作抓引领”的思路,着力构建高质量“六个体系”,大力实施“三个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扎扎实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贵州民政重点围绕“提标、扩面、增效”,全力抓好困难民众救助工作。数据显示,从2023年4月起,贵州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按8%、15%的增幅提高到734元/月、6086元/年;贵州全省机构集中养育、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00元,分别达1800元、1300元。一级和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高到110元/人/月、90元/人/月。2023年6月底,贵州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28.6万人、特困人员10.4万人;贵州全省2023年上半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1.6万人次。
按照“大数据+铁脚板”的新型社会救助模式,贵州民政全力推进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充分发挥贵州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比对预警功能作用,全面提升救助对象认定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平台2023年上半年共发出“防漏”预警信息6.2万条,经线下核查主动将5296名预警人群纳入低保等保障范围。
贵州民政通过加强统筹谋划、推进村级议事协商、扎实推进民众自治、持续为村级组织减负等举措,全力抓好基层社会治理。贵州省民政厅会同28家省直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进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逐步提升。贵州还制发《关于严格规范做好村级建制调整工作的通知》,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或撤销村委会改设居委会。下达城乡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3000万元。
贵州民政持续加大惠民殡葬力度,组织做好祭扫服务保障,全力抓好殡葬管理服务。贵州全省惠民殡葬减免奖补资金累计支出7773万元,涨幅21%,惠及民众近6.37万例,同比增加1.39万例。清明期间,贵州全省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殡葬机构116家,民众现场祭扫累计49.35万人次,总体保持平稳。
贵州民政通过逐步健全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等工作,全力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印发《贵州省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指南(试行)》等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及等级划分等进行规范。20个提质改造的标准化养老机构、10个示范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六盘水市、黔南州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单位。成功召开世行项目成果宣介会。编制“婚育一件事”服务指南,全面推进“婚育一件事一次办”。2023年以来,贵州全省办理结婚登记16.85万对。加快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贵州全省已建成站点1094个,覆盖率达70%。开展“贵州省社会工作服务星级站点”评选活动,在9个市(州)确定18个“五社联动”试点。截至目前,全省实名注册志愿服务队伍5万个,志愿服务项目43万个,服务时长1.9亿小时。动员329家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积极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社会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活动481场,帮助9867人实现了就业和见习服务,帮助384名未就业困难大学生实施一次性临时救助。
贵州还全力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在资金方面,贵州争取中央资金96.56亿元。在项目方面,争取社会兜底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0个、资金3.79亿元;地方专项债券项目3个、资金2.09亿元。
贵州民政通过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受灾民众救助等工作,全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贵州省民政厅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各类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力度,组建9个调研组,对9个市州民政领域维稳安保、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工作开展检查,并已整改完毕。督促指导全省各级民政服务机构密切关注暴雨等极端天气和雨情、水情、汛情等情况,加大受灾民众救助,共将1714名因灾遇困民众纳入低保,对1242户受灾民众实施了临时救助。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开展民政领域重复信访事项集中梳理排查和“回头看”,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全力做好重点时段信访维稳工作。
下一步,贵州省民政厅将重点抓好兜底保障、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工作,确保2023年工作高质量发展。贵州省民政厅将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易返贫致贫风险人群实施动态监测预警和兜底保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动态落实低保等兜底保障政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