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试验区成立35周年了。
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试验区,35年来,毕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开发扶贫”破解极度贫困,以“生态建设”遏制生存环境极度恶化,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破瓶颈”、全力壮大产业“拔穷根”、强化生态建设“增颜值”、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夯实民生基础“补短板”,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如期脱贫,步入全面小康。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党中央对毕节有新的期许,毕节肩上有新的使命——2018年7月18日,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毕节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35年来,政策支持、智力支持、项目支持,统一战线和社会各界的倾情帮助,一直“接棒”不断。
35年来,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从“苦寒封闭”到“区域枢纽”,从“去不得”到“了不得”,毕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5年来,从试验区到示范区,乌蒙儿女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精神,撕掉了“不宜人居”的标签,建设了一个美丽的家园。
尤其近5年来,牢记“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试验区”谆谆嘱托,毕节担起新使命,在黔西北2.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新的“国家行动”开局,一场新的示范实践开工。
创造新的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最大的礼敬。
过去的奋斗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淀了深厚的精神力量,以历史主动精神创造新的历史,对此我们有着深深的自信。
这份自信不仅体现为对以往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的自信,也体现为对主动掌握前途命运的自信。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毕节试验区建设全过程、全环节,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将毕节建成绿色发展高地、人力资源开发高地、体制机制创新高地。
——抒写新的历史,建设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美丽宜居、活力迸发、文明和谐的“五个新毕节”,将毕节托举成为川滇黔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年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到试验区建立40周年时,要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从“试验”到“示范”,党中央对毕节有新的更高要求,毕节要承担新的更高的使命。
致敬奋斗的历史,珍惜一路走来的荣光。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缅怀所有为建设毕节试验区牺牲的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龙昌坪下的好书记彭练基,扎根乌蒙山区浙江小伙耿展宇,“月亮洞的阿哥”李绍山、“彝家的索玛”陈永凤、“拼命三郎”李清平……英雄的名字永放光芒。
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期待毕节书写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