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黔哨|创造新的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更新:2023-7-20 14:06|编辑:唐小松|浏览:258|评论: 0 |来源: 多彩贵州网
摘要:  毕节试验区成立35周年了。  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试验区,35年来,毕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开发扶贫”破解极度贫困,以“生态建设”遏制生存环境极度恶化,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破瓶颈”、全力壮大产 ...
  毕节试验区成立35周年了。

  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试验区,35年来,毕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开发扶贫”破解极度贫困,以“生态建设”遏制生存环境极度恶化,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破瓶颈”、全力壮大产业“拔穷根”、强化生态建设“增颜值”、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夯实民生基础“补短板”,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如期脱贫,步入全面小康。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党中央对毕节有新的期许,毕节肩上有新的使命——2018年7月18日,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毕节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35年来,政策支持、智力支持、项目支持,统一战线和社会各界的倾情帮助,一直“接棒”不断。

  35年来,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从“苦寒封闭”到“区域枢纽”,从“去不得”到“了不得”,毕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5年来,从试验区到示范区,乌蒙儿女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精神,撕掉了“不宜人居”的标签,建设了一个美丽的家园。

  尤其近5年来,牢记“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试验区”谆谆嘱托,毕节担起新使命,在黔西北2.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新的“国家行动”开局,一场新的示范实践开工。

  创造新的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最大的礼敬。

  过去的奋斗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淀了深厚的精神力量,以历史主动精神创造新的历史,对此我们有着深深的自信。

  这份自信不仅体现为对以往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的自信,也体现为对主动掌握前途命运的自信。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毕节试验区建设全过程、全环节,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将毕节建成绿色发展高地、人力资源开发高地、体制机制创新高地。

  ——抒写新的历史,建设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美丽宜居、活力迸发、文明和谐的“五个新毕节”,将毕节托举成为川滇黔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年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到试验区建立40周年时,要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从“试验”到“示范”,党中央对毕节有新的更高要求,毕节要承担新的更高的使命。

  致敬奋斗的历史,珍惜一路走来的荣光。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缅怀所有为建设毕节试验区牺牲的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龙昌坪下的好书记彭练基,扎根乌蒙山区浙江小伙耿展宇,“月亮洞的阿哥”李绍山、“彝家的索玛”陈永凤、“拼命三郎”李清平……英雄的名字永放光芒。

  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期待毕节书写新的故事。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黔哨|创造新的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 编辑:唐小松浏览:258评论: 0 多彩贵州网
  •   毕节试验区成立35周年了。

      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试验区,35年来,毕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开发扶贫”破解极度贫困,以“生态建设”遏制生存环境极度恶化,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破瓶颈”、全力壮大产业“拔穷根”、强化生态建设“增颜值”、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夯实民生基础“补短板”,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如期脱贫,步入全面小康。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党中央对毕节有新的期许,毕节肩上有新的使命——2018年7月18日,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毕节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35年来,政策支持、智力支持、项目支持,统一战线和社会各界的倾情帮助,一直“接棒”不断。

      35年来,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从“苦寒封闭”到“区域枢纽”,从“去不得”到“了不得”,毕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5年来,从试验区到示范区,乌蒙儿女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精神,撕掉了“不宜人居”的标签,建设了一个美丽的家园。

      尤其近5年来,牢记“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试验区”谆谆嘱托,毕节担起新使命,在黔西北2.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新的“国家行动”开局,一场新的示范实践开工。

      创造新的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最大的礼敬。

      过去的奋斗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淀了深厚的精神力量,以历史主动精神创造新的历史,对此我们有着深深的自信。

      这份自信不仅体现为对以往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的自信,也体现为对主动掌握前途命运的自信。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毕节试验区建设全过程、全环节,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将毕节建成绿色发展高地、人力资源开发高地、体制机制创新高地。

      ——抒写新的历史,建设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美丽宜居、活力迸发、文明和谐的“五个新毕节”,将毕节托举成为川滇黔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年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到试验区建立40周年时,要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从“试验”到“示范”,党中央对毕节有新的更高要求,毕节要承担新的更高的使命。

      致敬奋斗的历史,珍惜一路走来的荣光。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缅怀所有为建设毕节试验区牺牲的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龙昌坪下的好书记彭练基,扎根乌蒙山区浙江小伙耿展宇,“月亮洞的阿哥”李绍山、“彝家的索玛”陈永凤、“拼命三郎”李清平……英雄的名字永放光芒。

      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期待毕节书写新的故事。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