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晴隆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晴隆

碧痕警务室“多元”联调靠前服务,矛盾调解成功率超97%

更新:2023-7-19 15:35|编辑:山遇水|浏览:658|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
摘要:  近年来,贵州省晴隆县公安局沙子中心派出所碧痕警务室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当成倾听社情民意、服务辖区群众的“大课题”,积极打造多元调处体系,实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源头化解目标,及时有效地防止“民转 ...
  近年来,贵州省晴隆县公安局沙子中心派出所碧痕警务室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当成倾听社情民意、服务辖区群众的“大课题”,积极打造多元调处体系,实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源头化解目标,及时有效地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一村一警”紧盯纠纷靠前“找茬”

  碧痕警务室将服务向4个村(社区)前移,治理重心下沉,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一村一辅警”的核心作用,联合综治、司法、村(社区)工作人员,倾力打造“联调小组”,驻村入户,排查辖区矛盾隐患,主动上门化解纠纷,做到矛盾不化解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

  “我们紧盯婚姻家庭、土地勘界、邻里纠纷等突出矛盾,聚焦拖欠工资、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排查,做到乡情民意底数清、情况明。”沙子中心派出所所长严敉说。

  此外,警务室采用“三级联调”机制,由警务室牵头,按照矛盾纠纷的种类分别由镇级调解队伍、司法调解队伍、人民调解队伍负责,对症下药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实现“公安+”多元职能部门“同频共振”。

  姜禹是碧痕镇新坪村驻村辅警,在村里开展上门入户法治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收集村情民意等方面做得很出色,也是警务室里的调解“能手”。

  4月,姜禹在村里走访时得知何某夫妇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险些大打出手。掌握情况后,姜禹立即联合“联调小组”组织调解。几天前回访时,夫妇俩已经两个月没有吵架了。

  “多元合力”靠前调处为民解忧

  碧痕警务室社区民警邓浩说:“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口角琐事、经济债务……在碧痕警务室,哪里有调解需求,警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包工头拿着钱跑了我们也没办法啊……”在碧痕镇某建设公司项目部办公室里,建设公司负责人李某摊开手一脸无奈。李某承包了碧痕镇新坪村的污水管道建设工程,不料工期才开始,包工头就失联了。担心无人支付工钱的工人杨某邀约20余名工友找到李某讨要工钱。

  了解事情原委后,邓浩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处置纠纷,担心会发生群体性事件,导致民转刑案件发生,立即组织“联调小组”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气氛剑拔弩张。“联调小组”驻所律师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开展普法宣传。经过两个多小时劝解宣讲,双方逐渐回归理智。建设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按市场价格代支付所有工人的工钱欠款,杨某等人也表示愿意继续在该工程干活。

  “‘律师驻所’后,我们联合派出所的民警辅警在日常矛盾纠纷调解的过程中,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既调解矛盾纠纷,又宣传法律政策,全方位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生。”驻碧痕警务室律师肖祥辉说。

  今年以来,碧痕警务室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3起,矛盾调解成功率超97%,矛盾纠纷通过回访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良好,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邹颖颖)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晴隆

碧痕警务室“多元”联调靠前服务,矛盾调解成功率超97%

  • 编辑:山遇水浏览:658评论: 0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
  •   近年来,贵州省晴隆县公安局沙子中心派出所碧痕警务室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当成倾听社情民意、服务辖区群众的“大课题”,积极打造多元调处体系,实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源头化解目标,及时有效地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一村一警”紧盯纠纷靠前“找茬”

      碧痕警务室将服务向4个村(社区)前移,治理重心下沉,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一村一辅警”的核心作用,联合综治、司法、村(社区)工作人员,倾力打造“联调小组”,驻村入户,排查辖区矛盾隐患,主动上门化解纠纷,做到矛盾不化解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

      “我们紧盯婚姻家庭、土地勘界、邻里纠纷等突出矛盾,聚焦拖欠工资、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排查,做到乡情民意底数清、情况明。”沙子中心派出所所长严敉说。

      此外,警务室采用“三级联调”机制,由警务室牵头,按照矛盾纠纷的种类分别由镇级调解队伍、司法调解队伍、人民调解队伍负责,对症下药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实现“公安+”多元职能部门“同频共振”。

      姜禹是碧痕镇新坪村驻村辅警,在村里开展上门入户法治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收集村情民意等方面做得很出色,也是警务室里的调解“能手”。

      4月,姜禹在村里走访时得知何某夫妇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险些大打出手。掌握情况后,姜禹立即联合“联调小组”组织调解。几天前回访时,夫妇俩已经两个月没有吵架了。

      “多元合力”靠前调处为民解忧

      碧痕警务室社区民警邓浩说:“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口角琐事、经济债务……在碧痕警务室,哪里有调解需求,警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包工头拿着钱跑了我们也没办法啊……”在碧痕镇某建设公司项目部办公室里,建设公司负责人李某摊开手一脸无奈。李某承包了碧痕镇新坪村的污水管道建设工程,不料工期才开始,包工头就失联了。担心无人支付工钱的工人杨某邀约20余名工友找到李某讨要工钱。

      了解事情原委后,邓浩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处置纠纷,担心会发生群体性事件,导致民转刑案件发生,立即组织“联调小组”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气氛剑拔弩张。“联调小组”驻所律师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开展普法宣传。经过两个多小时劝解宣讲,双方逐渐回归理智。建设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按市场价格代支付所有工人的工钱欠款,杨某等人也表示愿意继续在该工程干活。

      “‘律师驻所’后,我们联合派出所的民警辅警在日常矛盾纠纷调解的过程中,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既调解矛盾纠纷,又宣传法律政策,全方位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生。”驻碧痕警务室律师肖祥辉说。

      今年以来,碧痕警务室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3起,矛盾调解成功率超97%,矛盾纠纷通过回访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良好,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邹颖颖)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