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晴隆人大代表李利:让民族文化走出贵州、大放异彩!

更新:2023-3-9 10:32|编辑:柠檬树|浏览:681|评论: 0 |来源: 人大论坛全媒体
摘要:  “作为地道的布依族姑娘、一名人大代表,我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3月6日,贵州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布依 ...
  “作为地道的布依族姑娘、一名人大代表,我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3月6日,贵州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利在审议时作发言。


  在李利看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为此,她建议,要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共享民族文化资源,共同致富,让民族文化火起来。

  晴隆县是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多民族居住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年以来,依托晴隆4A级阿妹戚托景区优势,李利在晴隆县三宝阿妹戚托小镇打造民族非遗文化体验街,打造以生产手工刺绣、民族服装、民族元素时装、民族手工艺品、非遗手工体验等为一体的文化街。

  秉承着“把民族传统手工艺精华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理念,布依垚公司以三宝民族非遗文化街为作战营地,加强民族手工艺旅游小商品的开发和设计,通过制作短视频,以及微信、淘宝、抖音等线上线下平台直播带货,公司生产的手织土布、手工包、蜡染衣服、织染围巾、床上用品等民族文创系列产品订单不断,在全国闯出了市场。

  曾经的手工小作坊“华丽转身”,成为了集传统手工作坊、现代加工车间、产发设计工作室、直播培训基地、民族文化体验馆、文创产品展示中心等于一体的现代企业。在李利带领下,“指尖技艺”化为“指尖经济”,公司带动67位易地搬迁新市民妇女稳定就业,间接就业120余人,实现每人每年增收2.8万余元。

  “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非遗文化,当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民族文化走出贵州、大放异彩。”李利说。(伊航 王敏)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晴隆人大代表李利:让民族文化走出贵州、大放异彩!

  • 编辑:柠檬树浏览:681评论: 0 人大论坛全媒体
  •   “作为地道的布依族姑娘、一名人大代表,我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3月6日,贵州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利在审议时作发言。


      在李利看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为此,她建议,要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共享民族文化资源,共同致富,让民族文化火起来。

      晴隆县是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多民族居住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年以来,依托晴隆4A级阿妹戚托景区优势,李利在晴隆县三宝阿妹戚托小镇打造民族非遗文化体验街,打造以生产手工刺绣、民族服装、民族元素时装、民族手工艺品、非遗手工体验等为一体的文化街。

      秉承着“把民族传统手工艺精华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理念,布依垚公司以三宝民族非遗文化街为作战营地,加强民族手工艺旅游小商品的开发和设计,通过制作短视频,以及微信、淘宝、抖音等线上线下平台直播带货,公司生产的手织土布、手工包、蜡染衣服、织染围巾、床上用品等民族文创系列产品订单不断,在全国闯出了市场。

      曾经的手工小作坊“华丽转身”,成为了集传统手工作坊、现代加工车间、产发设计工作室、直播培训基地、民族文化体验馆、文创产品展示中心等于一体的现代企业。在李利带领下,“指尖技艺”化为“指尖经济”,公司带动67位易地搬迁新市民妇女稳定就业,间接就业120余人,实现每人每年增收2.8万余元。

      “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非遗文化,当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民族文化走出贵州、大放异彩。”李利说。(伊航 王敏)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