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兴义市鲁布格镇中心小学像往常一样,孩子们嬉戏、打闹,教室里书声朗朗。校长骆强坐在电脑旁边,认真地批改着孩子们的作业,高高的作业挡住了他的半个身影,深蓝色的西装映衬得他更加沉着,骆强认真工作时眉头微微皱起,皮肤在长期的紫外线照射下有些黝黑,看着他,就觉得温暖慈祥。
骆强在批改作业
骆强今年43岁,已经从教23年,这些年,他见证了乡村教育的飞速发展。
2000年,骆强从兴义师范学校毕业以后,意气风发的投入到教育行业,到距离兴义市区60多公里的鲁布格镇中心小学任教,彼时的校园环境还不像现在那么好,他的住宿就在学校门口,矮矮的瓦房,略微有些破旧。
“当时我们住的宿舍环境差了,寝室没有卫生间,都是到附近上公卫,门口就是一个石子坝坝,但是那时候,就只想把娃娃教好。”因为自己出身于乡村,知道乡村孩子走出去的不易,年轻的骆强对教育充满了热情,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可以出人头地。
后来,那一排矮矮的瓦房被拆了,斑驳的铁门换成了现在的自动门,中心小学迁址,原来的学校成了如今的中心幼儿园,学校色彩斑斓,童趣横生,骆强也成了这里的“大管家”。
骆强在给孩子们上课
工作努力,表现优异,2003年,骆强被委以重任,前往兴义市鲁布格镇坪上小学任校长,后又至鲁布格镇云南寨小学任校长。那时候的村小,活力满满,孩子们很辛苦,也很快乐。
“那时候娃娃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家长也没有教育他们的意识,村里面人多,学校的娃娃也多,现在社会发展了,家长重视教育,都把娃娃送到城里面去读书,村里面人少了,就达不到办学条件了,目前我们鲁布格镇只有坪上村还有学校。”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今的边远乡村,许多校园里没有了孩子们的身影,空空如也的教学楼,孤独的立在远处,站成历史的风景。
2006年,因为教学需要,骆强又回到鲁布格镇中心小学任教务主任。在此期间,骆强主要以抓孩子们的学习为主,每年都有大批孩子考上更好的初中,打开属于他们的新世界。但与此同时,因为学习环境差,孩子们全身心都投入到课本中去,说起素质教育,师生们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那时候学校最好的课外设施就是图书室,娃娃可以到图书室借书,学校有两个乒乓球台,有个篮球场,但是篮球都没有几个。”说起过去的辛酸,再放眼现在的操场,标准的足球场,体育课上充足的篮球,孩子们学习书法,甚至有了曾经看来“高大上”的钢琴、棒垒球等课程,骆强眼中满是欣喜。
鲁布格镇中心小学校园一角
这些年,骆强放下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心想让孩子们变得更好,他辗转到田湾小学、坪东小学等任(挂)职,也让他逐渐认识到鲁布格中心小学和其他学校的差距,于是他仔细专研,回到鲁布格中心小学以后,全力补短板,发挥孩子们的特长,让孩子们在将来的成长路上,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我们现在是足球特色学校,我们也通过足球,让许多娃娃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说实话,我们的孩子成绩要超过城里的娃娃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在其他方面,不一定比他们弱。”因为孩子们有了竞争力,骆强觉得这些年的坚持和付出有了更大的意义。
鲁布格中心小学荣誉墙
“我们学校现在基础设施这些已经很好了,接下来我在抓娃娃们的成绩的同时,还想给女孩子建个洗澡间,让她们能天天洗热水澡,另外就是还想做好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将来走出去的孩子们,都以在鲁布格中心小学毕业为傲!”站在教学楼的高处,骆强看着远方,思绪也飘得很远很远。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