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最新!贵州高速公路第一长隧——桐梓隧道开始进行铺装→

更新:2023-2-17 16:55|编辑:柠檬树|浏览:970|评论: 0 |来源: 动静贵州
摘要:  这两天,贵州高速公路第一长隧——桐梓隧道开始进入路面铺装阶段,这也是重遵扩容工程最后一个进入路面施工的标段。  在桐梓隧道路面铺装建设现场,混凝土罐车交替作业,100多名建设者开足马力,有序进行路面 ...
  这两天,贵州高速公路第一长隧——桐梓隧道开始进入路面铺装阶段,这也是重遵扩容工程最后一个进入路面施工的标段。


  在桐梓隧道路面铺装建设现场,混凝土罐车交替作业,100多名建设者开足马力,有序进行路面铺装、电缆沟渠等项目的建设。


  “桐梓隧道的土建施工已完成99.5%,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路面铺装,机电、交安施工即将陆续进场。目前,桐梓隧道的整体工程完成95%,现在大家铆足干劲,确保今年建成通车。”据贵州公路集团重遵扩容工程 T7合同段项目经理喻兴洪阐述。


  桐梓隧道位于遵义市桐梓县境内,是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贵州境)扩容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为三车道大跨度隧道,全长10.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隧道地质情况复杂,集合了高瓦斯以及溶洞、暗河、突泥涌水、瓦斯等各种地质风险,施工难度极大。

  贵州公路集团重遵扩容工程T7合同段项目副经理黄才明介绍, 隧道建设过程中最大的一次涌水量达到5万多方,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里、一米深的水涌了出来,“突泥最严重的一次有将近3000方,把十几吨重的开挖台车直接推移三十多米远 ”。


  “在以往同类型三车道隧道建设过程,正常速度平均1天可掘进2至3米,而桐梓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最困难的时候在278天里只掘进了114米,平均每天也就是41公分。”副总工程师杨智成说。


  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施工单位结合多年隧道施工技术和经验,创新采用了巷道式通风、智能预警机器人等十多种创新技术和设备,终于攻克桐梓隧道,并且实现了重大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


  据贵州公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介绍,通过桐梓隧道的施工,集团在超长、大断面隧道的施工组织,在瓦斯处置、岩溶处置、高低应力等不良地质的处置技术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我们现在省外市场的项目已占集团所有项目的70%的份额,在蒙古、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也都有项目的建设。下一步,我们会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大蓝图下,去打响贵州交通施工企业的新品牌。”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最新!贵州高速公路第一长隧——桐梓隧道开始进行铺装→

  • 编辑:柠檬树浏览:970评论: 0 动静贵州
  •   这两天,贵州高速公路第一长隧——桐梓隧道开始进入路面铺装阶段,这也是重遵扩容工程最后一个进入路面施工的标段。


      在桐梓隧道路面铺装建设现场,混凝土罐车交替作业,100多名建设者开足马力,有序进行路面铺装、电缆沟渠等项目的建设。


      “桐梓隧道的土建施工已完成99.5%,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路面铺装,机电、交安施工即将陆续进场。目前,桐梓隧道的整体工程完成95%,现在大家铆足干劲,确保今年建成通车。”据贵州公路集团重遵扩容工程 T7合同段项目经理喻兴洪阐述。


      桐梓隧道位于遵义市桐梓县境内,是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贵州境)扩容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为三车道大跨度隧道,全长10.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隧道地质情况复杂,集合了高瓦斯以及溶洞、暗河、突泥涌水、瓦斯等各种地质风险,施工难度极大。

      贵州公路集团重遵扩容工程T7合同段项目副经理黄才明介绍, 隧道建设过程中最大的一次涌水量达到5万多方,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里、一米深的水涌了出来,“突泥最严重的一次有将近3000方,把十几吨重的开挖台车直接推移三十多米远 ”。


      “在以往同类型三车道隧道建设过程,正常速度平均1天可掘进2至3米,而桐梓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最困难的时候在278天里只掘进了114米,平均每天也就是41公分。”副总工程师杨智成说。


      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施工单位结合多年隧道施工技术和经验,创新采用了巷道式通风、智能预警机器人等十多种创新技术和设备,终于攻克桐梓隧道,并且实现了重大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


      据贵州公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介绍,通过桐梓隧道的施工,集团在超长、大断面隧道的施工组织,在瓦斯处置、岩溶处置、高低应力等不良地质的处置技术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我们现在省外市场的项目已占集团所有项目的70%的份额,在蒙古、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也都有项目的建设。下一步,我们会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大蓝图下,去打响贵州交通施工企业的新品牌。”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