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做优做强十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推进产业提质增效,黔西南州 ...

更新:2023-2-16 16:26|编辑:肉肉|浏览:567|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立春后,山区的天气晴雨反复。走进册亨县丫他镇板街村蔬菜基地,成片的菜心碧翠青绿,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种植和外运蔬菜,一派热火朝天的春采春种景象。“在这里干活一天100多元,一个月平均有3500元 ...
  立春后,山区的天气晴雨反复。走进册亨县丫他镇板街村蔬菜基地,成片的菜心碧翠青绿,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种植和外运蔬菜,一派热火朝天的春采春种景象。“在这里干活一天100多元,一个月平均有3500元的收入,离家近,家里有事情也顾得着。”在基地务工的杨景妹说话时,手也没闲着,娴熟地采摘菜心。

  拎稳“菜篮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丫他镇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蔬菜产业,并形成了“粮+菜”轮作模式,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通过蔬菜高效种植,让当地村民通过就近务工、土地流转等增加收入。

  蔬菜产业是黔西南州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而像板街村这样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黔西南州现有16个。据统计,2022年,黔西南州蔬菜种植面积达181.3万亩,有60余个品类,产量328.2万吨,产值达99.4亿元,共有蔬菜经营主体93家,其中企业33家,合作社60家,带动72万余农户增收。

  2022年以来,黔西南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坚定不移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持续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茶叶、食用菌、蔬菜(含辣椒)、精品水果、中药材(含石斛)、生态畜牧业(生猪、牛羊、家禽)、生态渔业、薏仁米、特色林业(油茶、花椒、刺梨)、烤烟是黔西南州因地制宜发展的十大特色产业。黔西南在高效推动和落实粮食生产安全政治责任的同时,实行州领导领衔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工作制度,做优做强十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

  产业振兴是实施全面乡村振兴的根本。目前,黔西南州茶产业规模在60万亩以上,水果种植面积108万亩、投产果园面积64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152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181.3万亩(辣椒22.4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13.2万亩,薏仁米种植面积56.1万亩,出栏生猪209.09万头、牛22.5万头、羊36.3万只,出栏家禽1373.01万羽,禽蛋产量3.28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2万吨。

  2022年11月4日,贵州省2022年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现场会在安龙县举行。

  2022年9月17日,2022年黔西南州玉米机收作业大比武在普安县新店镇举行。

  ……

  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能力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黔西南州强化农机装备,成立农机协会,实现资源大整合,组队参加全省机收减损大比武荣获全省第一名,首次在全州推广油菜毯状苗机械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以兴义市、安龙县为核心区,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1万亩,并辐射带动贞丰县、普安县、册亨县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1800亩;以兴仁市为重点,实施薏仁米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2000亩,辐射带动1万亩;以安龙县为重点,实施1000亩高粱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2022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48.89%,增幅5.88%。

  同时,黔西南州整合资源开展农业科技“组团式”帮扶,选派科技特派员254名,组建9个科技特派团,实现了涉农专家技术指导覆盖所有主导产业、驻点服务覆盖所有乡镇、科技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

  除此之外,近年来,黔西南州高度重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种业提升工程,全州共建有国家和省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点7个,2022年完成玉米、水稻新品种育成5个,配合省农科院实施全省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在兴仁、晴隆、望谟共计收集种质资源144份,开展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及育种利用,建立玉米、水稻、薏苡、大豆、菜豆、油茶、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共计153亩,完成全州辖区范围内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上报及核查工作,在全州9县(市、新区)完成对384个生产主体的水产种质资源普查。

  今年,由于气温逐渐升高,贞丰县春茶抢“鲜”上市,连日来,在贞丰县长田镇瓦厂村茶园,茶农们忙着采摘新春第一捧新芽供应市场。“销路不愁,我们有惠州惠阳区的帮助。”长田镇瓦厂村茶农刘鑫说。

  据介绍,为了解决农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黔西南州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8个,积极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以惠州市等东部市场、省外周边市场、州外省内市场为三大重点目标市场,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推动贵州省放心粮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惠州设置前置仓,不断扩展“黔货入粤”,促进州内市场主体与东部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同时,持续通过“一码贵州”等省内外电商平台进行发布,拓宽产销渠道、资源,将本地蔬菜与全国各地的市场建立起联系,实现产销“云对接”,全州企业入驻“一码贵州”平台累计600余家,实现销售额8.33亿元。

  据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黔西南州将以菜心、韭菜、生姜、鲜食玉米等优势单品为重点,全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提升蔬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蔬菜商品化率,做优做强十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的同时,聚焦“康养+”,挖掘中药材潜力,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肖雄)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做优做强十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推进产业提质增效,黔西南州 ...

  • 编辑:肉肉浏览:567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立春后,山区的天气晴雨反复。走进册亨县丫他镇板街村蔬菜基地,成片的菜心碧翠青绿,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种植和外运蔬菜,一派热火朝天的春采春种景象。“在这里干活一天100多元,一个月平均有3500元的收入,离家近,家里有事情也顾得着。”在基地务工的杨景妹说话时,手也没闲着,娴熟地采摘菜心。

      拎稳“菜篮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丫他镇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蔬菜产业,并形成了“粮+菜”轮作模式,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通过蔬菜高效种植,让当地村民通过就近务工、土地流转等增加收入。

      蔬菜产业是黔西南州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而像板街村这样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黔西南州现有16个。据统计,2022年,黔西南州蔬菜种植面积达181.3万亩,有60余个品类,产量328.2万吨,产值达99.4亿元,共有蔬菜经营主体93家,其中企业33家,合作社60家,带动72万余农户增收。

      2022年以来,黔西南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坚定不移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持续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茶叶、食用菌、蔬菜(含辣椒)、精品水果、中药材(含石斛)、生态畜牧业(生猪、牛羊、家禽)、生态渔业、薏仁米、特色林业(油茶、花椒、刺梨)、烤烟是黔西南州因地制宜发展的十大特色产业。黔西南在高效推动和落实粮食生产安全政治责任的同时,实行州领导领衔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工作制度,做优做强十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

      产业振兴是实施全面乡村振兴的根本。目前,黔西南州茶产业规模在60万亩以上,水果种植面积108万亩、投产果园面积64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152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181.3万亩(辣椒22.4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13.2万亩,薏仁米种植面积56.1万亩,出栏生猪209.09万头、牛22.5万头、羊36.3万只,出栏家禽1373.01万羽,禽蛋产量3.28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2万吨。

      2022年11月4日,贵州省2022年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现场会在安龙县举行。

      2022年9月17日,2022年黔西南州玉米机收作业大比武在普安县新店镇举行。

      ……

      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能力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黔西南州强化农机装备,成立农机协会,实现资源大整合,组队参加全省机收减损大比武荣获全省第一名,首次在全州推广油菜毯状苗机械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以兴义市、安龙县为核心区,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1万亩,并辐射带动贞丰县、普安县、册亨县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1800亩;以兴仁市为重点,实施薏仁米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2000亩,辐射带动1万亩;以安龙县为重点,实施1000亩高粱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2022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48.89%,增幅5.88%。

      同时,黔西南州整合资源开展农业科技“组团式”帮扶,选派科技特派员254名,组建9个科技特派团,实现了涉农专家技术指导覆盖所有主导产业、驻点服务覆盖所有乡镇、科技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

      除此之外,近年来,黔西南州高度重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种业提升工程,全州共建有国家和省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点7个,2022年完成玉米、水稻新品种育成5个,配合省农科院实施全省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在兴仁、晴隆、望谟共计收集种质资源144份,开展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及育种利用,建立玉米、水稻、薏苡、大豆、菜豆、油茶、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共计153亩,完成全州辖区范围内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上报及核查工作,在全州9县(市、新区)完成对384个生产主体的水产种质资源普查。

      今年,由于气温逐渐升高,贞丰县春茶抢“鲜”上市,连日来,在贞丰县长田镇瓦厂村茶园,茶农们忙着采摘新春第一捧新芽供应市场。“销路不愁,我们有惠州惠阳区的帮助。”长田镇瓦厂村茶农刘鑫说。

      据介绍,为了解决农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黔西南州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8个,积极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以惠州市等东部市场、省外周边市场、州外省内市场为三大重点目标市场,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推动贵州省放心粮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惠州设置前置仓,不断扩展“黔货入粤”,促进州内市场主体与东部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同时,持续通过“一码贵州”等省内外电商平台进行发布,拓宽产销渠道、资源,将本地蔬菜与全国各地的市场建立起联系,实现产销“云对接”,全州企业入驻“一码贵州”平台累计600余家,实现销售额8.33亿元。

      据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黔西南州将以菜心、韭菜、生姜、鲜食玉米等优势单品为重点,全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提升蔬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蔬菜商品化率,做优做强十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的同时,聚焦“康养+”,挖掘中药材潜力,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肖雄)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