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龙县九龙社区:实现搬迁群众“安居梦”

更新:2022-12-29 14:55|编辑:肉肉|浏览:2451|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窝在深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窝在深山中,住的茅草房。缺水又断粮,两眼放光芒。”这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之前,安龙县栖凤街道九龙社区大多数搬迁群众的真实写照。如今,一幢幢漂亮新房排列有序,居民们在九龙社区广场唱着当地民歌,跳着健身广场舞……一幅幅怡然、和谐的画面。

  环境一变天地宽,搬迁群众的住房、交通、就业环境等旧貌换新颜。

  

  九龙社区全貌 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 刘朝富 摄

  发挥党建引领 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九龙社区搬迁总人口453户189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15户1735人,是安龙县第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

  社区党总支班子由5名党员组成,其中4名大专学历,平均年龄40岁,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4个党小组,目前在册正式党员60名,工、青、妇等各类组织健全,完善的组织网络,将社区各项工作延伸到各个小区及群众家中。

  近年来,九龙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搬迁群众逐渐融入新环境乐居新家园、变身新市民迈步新生活,激发内生动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过上美好生活。

  “赵书记,你们赶紧来看哈,我这个屋是住不成咯。”

  “怎么回事?”

  “楼上地板漏水,把我家房间淋得不成样子,你们赶紧过来协调哈。”

  “好的,你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到。”

  这是2018年10月的一天,屋外下着倾盆大雨,家住九龙社区的住户高禄银急冲冲地拨通了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赵红的电话。电话那头,高禄银的火气似乎比平常大了不少,听出端倪的赵红立即挂掉电话,急忙撑着雨伞向高禄银家赶去。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抵达现场后,赵红经过一番询问后得知,原来楼上住户的地板浸水,雨水透过楼板滴落到楼下高禄银家,久而久之将高禄银家的墙壁泡发脱落,并将房间的床、沙发等都淋湿了。两家长时间商量后,事情仍得不到解决,直至后来两家人一见面就争论不休。

  “吵也吵过,就差两家人打架了,实在解决不了,就只能找你们居委会了。”高禄银说。

  “你别急,居委会会帮你们想办法把事情解决好的。”

  了解事情原委后,赵红亲自带领社区两委班子到两家进行协商。经过多次上门协调,最终楼上住户为高禄银家修复破损墙壁,按照房间、家具损失程度给予赔付,并修好自家渗水地板,两家就此签下协议并盖上鲜红手印。

  “我忧虑了一年多的事情,想不到居委会三两下就帮我解决了。”谈及居委会的办事效率,高禄银至今都还称赞不已。

  ……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堡垒。

  正是九龙社区这种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带动发展社区各项工作,把党组织建设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党员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一起干的闯劲,九龙社区居民在迈步新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社区志愿者服务 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 刘朝富 摄

  共建扶贫车间 带领群众奔富路

  产业发展是群众致富的关键,没有产业发展这个根本和基石,就难以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实现致富。2018年,九龙社区以实施扶贫车间项目为依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引进优质企业共建扶贫车间,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今年3月,九龙社区引进贵州鹏睿服饰有限公司入驻,公司投资80万元购置80多台缝纫机平车及相关设施设备开办服装加工厂,为群众搭建就业平台。自公司入驻以来,共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人次,每人月均工资3500元以上。

  初冬时节,走进贵州鹏睿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服装缝制、熨烫、质检、包装等工序进行得有条不紊。搬迁群众王贞龙刚上岗不久,对生产操作还不太熟练,但他相信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和学习,技术和收入都会得到提高。

  作为第一批搬迁入住的王贞龙,从栖凤街道坡脚村搬迁至九龙社区,由于先天性身体缺陷,既不能外出务工,在附近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里大量的生活开支使他犯了难,生活的窘迫让他陷入深深自责中。就在他为家庭和生活陷入两难之际,居委会上门找到了他,将社区要建服装加工厂的消息告诉他,喜出望外的他当即报了名,争取到了在车间务工就业的机会。如今,夫妻俩都在服装加工厂务工,两人工资加起来有6000多元。

  “由于我腿脚不便不能到外面打工挣钱,家里的重担只能落在我媳妇身上,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自从搬迁到这后,我们夫妻俩在服装厂上班,现在一家人吃住都不愁,娃娃上下学也很方便。”王贞龙说,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虽然学的时候有点难,但是他会坚持把它学好,这样每月工资也会不断增加。

  

  贵州鹏睿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车间负责人对搬迁群众作加工技术指导

  群众学技能 职业培训稳就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再新建一个表格,将以上内容复制粘贴到表格内即可。”

  ……

  在九龙社区电脑技能培训班,教室内学习氛围浓厚,授课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讲解电脑操作相关知识,参训学员全神贯注倾听老师讲解,纷纷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作为安龙县第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近年来,为更好巩固脱贫成效和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九龙社区每年开设电脑、电工、厨师、育婴师等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班,以提升搬迁群众的劳动技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截至目前,社区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10余场,培训人数500余人。

  陆文美是社区第一批参加电脑技能培训班的学员,2016年,听说社区要举办技能培训班,她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电脑培训。经过3个月的培训后,陆文美就通过公益性岗位招聘在社区居委会做起了办公室文员。

  “俗话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学会一门技术,就多一门手艺、多一条出路。”如今,陆文美除娴熟地掌握电脑的各项操作外,还时不时充当起电脑维修员。

  和陆文美不同,梁昌龙参加的是养殖培训。通过培训,他完全掌握了牲畜的繁育周期、出栏标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养殖要领。今年年初,梁昌龙通过政府无息特惠贷养起了本地黑山羊,目前,他养殖的第一批羊即将出栏。

  “按目前可以出栏的30多只羊计算,今年就可收入7万多元。”看着羊圈里膘肥体壮的黑山羊,陆文美和记者粗略算起账来。

  强化服务保障 引领群众迈步新生活

  九龙社区按照五个体系、三落实一巩固、九个聚焦执行,针对搬迁群众高质量后续发展,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及政策,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社区后续服务保障工作,不断规范社区管理模式,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建设水平,促进各项事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每当夜幕降临,社区居委会干部职工就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防巡查,提示居民外出时关好门窗、水、电和煤气,注意防火、防盗、防诈骗,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实施“5好品行职工”积分奖励活动,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和归属感,助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针对因病因学困难群众,积极协调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残联等主管部门,巩固防返贫致贫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完善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发放残疾人就业补贴和疫情补贴等,及时解决群众困难……

  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到2022年,九龙社区共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201栋;常态化治安巡逻5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0起;为居民办理各种事项200余次。协助申请小额贷款金额共计115万元;社区住户就业率达97%;搬迁群众收入人均达到13505元,比2021年实现平均每户增收18%以上,搬迁群众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安龙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龙县九龙社区:实现搬迁群众“安居梦”

  • 编辑:肉肉浏览:2451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窝在深山中,住的茅草房。缺水又断粮,两眼放光芒。”这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之前,安龙县栖凤街道九龙社区大多数搬迁群众的真实写照。如今,一幢幢漂亮新房排列有序,居民们在九龙社区广场唱着当地民歌,跳着健身广场舞……一幅幅怡然、和谐的画面。

      环境一变天地宽,搬迁群众的住房、交通、就业环境等旧貌换新颜。

      

      九龙社区全貌 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 刘朝富 摄

      发挥党建引领 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九龙社区搬迁总人口453户189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15户1735人,是安龙县第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

      社区党总支班子由5名党员组成,其中4名大专学历,平均年龄40岁,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4个党小组,目前在册正式党员60名,工、青、妇等各类组织健全,完善的组织网络,将社区各项工作延伸到各个小区及群众家中。

      近年来,九龙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搬迁群众逐渐融入新环境乐居新家园、变身新市民迈步新生活,激发内生动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过上美好生活。

      “赵书记,你们赶紧来看哈,我这个屋是住不成咯。”

      “怎么回事?”

      “楼上地板漏水,把我家房间淋得不成样子,你们赶紧过来协调哈。”

      “好的,你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到。”

      这是2018年10月的一天,屋外下着倾盆大雨,家住九龙社区的住户高禄银急冲冲地拨通了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赵红的电话。电话那头,高禄银的火气似乎比平常大了不少,听出端倪的赵红立即挂掉电话,急忙撑着雨伞向高禄银家赶去。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抵达现场后,赵红经过一番询问后得知,原来楼上住户的地板浸水,雨水透过楼板滴落到楼下高禄银家,久而久之将高禄银家的墙壁泡发脱落,并将房间的床、沙发等都淋湿了。两家长时间商量后,事情仍得不到解决,直至后来两家人一见面就争论不休。

      “吵也吵过,就差两家人打架了,实在解决不了,就只能找你们居委会了。”高禄银说。

      “你别急,居委会会帮你们想办法把事情解决好的。”

      了解事情原委后,赵红亲自带领社区两委班子到两家进行协商。经过多次上门协调,最终楼上住户为高禄银家修复破损墙壁,按照房间、家具损失程度给予赔付,并修好自家渗水地板,两家就此签下协议并盖上鲜红手印。

      “我忧虑了一年多的事情,想不到居委会三两下就帮我解决了。”谈及居委会的办事效率,高禄银至今都还称赞不已。

      ……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堡垒。

      正是九龙社区这种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带动发展社区各项工作,把党组织建设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党员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一起干的闯劲,九龙社区居民在迈步新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社区志愿者服务 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 刘朝富 摄

      共建扶贫车间 带领群众奔富路

      产业发展是群众致富的关键,没有产业发展这个根本和基石,就难以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实现致富。2018年,九龙社区以实施扶贫车间项目为依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引进优质企业共建扶贫车间,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今年3月,九龙社区引进贵州鹏睿服饰有限公司入驻,公司投资80万元购置80多台缝纫机平车及相关设施设备开办服装加工厂,为群众搭建就业平台。自公司入驻以来,共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人次,每人月均工资3500元以上。

      初冬时节,走进贵州鹏睿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服装缝制、熨烫、质检、包装等工序进行得有条不紊。搬迁群众王贞龙刚上岗不久,对生产操作还不太熟练,但他相信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和学习,技术和收入都会得到提高。

      作为第一批搬迁入住的王贞龙,从栖凤街道坡脚村搬迁至九龙社区,由于先天性身体缺陷,既不能外出务工,在附近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里大量的生活开支使他犯了难,生活的窘迫让他陷入深深自责中。就在他为家庭和生活陷入两难之际,居委会上门找到了他,将社区要建服装加工厂的消息告诉他,喜出望外的他当即报了名,争取到了在车间务工就业的机会。如今,夫妻俩都在服装加工厂务工,两人工资加起来有6000多元。

      “由于我腿脚不便不能到外面打工挣钱,家里的重担只能落在我媳妇身上,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自从搬迁到这后,我们夫妻俩在服装厂上班,现在一家人吃住都不愁,娃娃上下学也很方便。”王贞龙说,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虽然学的时候有点难,但是他会坚持把它学好,这样每月工资也会不断增加。

      

      贵州鹏睿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车间负责人对搬迁群众作加工技术指导

      群众学技能 职业培训稳就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再新建一个表格,将以上内容复制粘贴到表格内即可。”

      ……

      在九龙社区电脑技能培训班,教室内学习氛围浓厚,授课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讲解电脑操作相关知识,参训学员全神贯注倾听老师讲解,纷纷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作为安龙县第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近年来,为更好巩固脱贫成效和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九龙社区每年开设电脑、电工、厨师、育婴师等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班,以提升搬迁群众的劳动技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截至目前,社区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10余场,培训人数500余人。

      陆文美是社区第一批参加电脑技能培训班的学员,2016年,听说社区要举办技能培训班,她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电脑培训。经过3个月的培训后,陆文美就通过公益性岗位招聘在社区居委会做起了办公室文员。

      “俗话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学会一门技术,就多一门手艺、多一条出路。”如今,陆文美除娴熟地掌握电脑的各项操作外,还时不时充当起电脑维修员。

      和陆文美不同,梁昌龙参加的是养殖培训。通过培训,他完全掌握了牲畜的繁育周期、出栏标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养殖要领。今年年初,梁昌龙通过政府无息特惠贷养起了本地黑山羊,目前,他养殖的第一批羊即将出栏。

      “按目前可以出栏的30多只羊计算,今年就可收入7万多元。”看着羊圈里膘肥体壮的黑山羊,陆文美和记者粗略算起账来。

      强化服务保障 引领群众迈步新生活

      九龙社区按照五个体系、三落实一巩固、九个聚焦执行,针对搬迁群众高质量后续发展,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及政策,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社区后续服务保障工作,不断规范社区管理模式,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建设水平,促进各项事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每当夜幕降临,社区居委会干部职工就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防巡查,提示居民外出时关好门窗、水、电和煤气,注意防火、防盗、防诈骗,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实施“5好品行职工”积分奖励活动,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和归属感,助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针对因病因学困难群众,积极协调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残联等主管部门,巩固防返贫致贫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完善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发放残疾人就业补贴和疫情补贴等,及时解决群众困难……

      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到2022年,九龙社区共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201栋;常态化治安巡逻5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0起;为居民办理各种事项200余次。协助申请小额贷款金额共计115万元;社区住户就业率达97%;搬迁群众收入人均达到13505元,比2021年实现平均每户增收18%以上,搬迁群众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