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普安县融媒体中心携手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及全国多家媒体,全面启动了2022“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活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重点挖掘在乡村产业、文化、教育、生态、科技、卫生等各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经过4个月的征集、报道,评审委员会从案例内容、事迹典型性和代表性、投票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审,并向县属相关单位征求意见,目前,10组案例脱颖而出,入选2022年普安县十佳“最美家乡人”。
红福姐妹:冉冉盛开的茶山之花。直爽、真诚、勤奋、干练、心灵、手巧……这些词语,是普安县红福姐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冉应欢、冉桂琴、冉琴、冉敏四姐妹留给大家的印象。这几年,她们围绕茶产业,潜心学习钻研,如同东方泛起的缕缕晨晖,在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绚丽绽放。
向应华:办实事的第一书记。向应华是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选派到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第一书记。“来到这里,就没把自己当外人。”2021年5月以来,他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任务在村,把村里当成家,办了不少实事。
郭平:心中有民用行动践行驻村初心。郭平是普安县兴中镇田坝村驻村第一书记,2014年7月入党,2016年8月参加工作,是黔西南州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心中有民,为民造福,把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这是他驻村的初心和使命。
李卜腰:披星戴月战“疫”路终是繁花遍地香。“这一个多月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医务工作者肩负的重大责任,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李卜腰是普安县中医院内科护士,身材娇小。如果不是详细了解医疗队在贵阳市、毕节市的工作情况,很难想象年纪轻轻的她,竟然蕴藏着大大的能量。
李贵兵:从龙门到普安以支教方式回报家乡。“我本身是贵州人,在外工作时一直想着有一天能回报家乡,回馈社会。”在普安一中支教的李贵兵是铜仁思南人,大学毕业后在广东省龙门县永汉中学工作。今年5月,龙门县选派老师到普安县支教,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作为一名党员和龙门县地理学科带头人,他还担任了本批赴普安县支教队队长。
陈明:蓝焰向党心忠诚护平安。陈明是贵州省普安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家在山东,坚守消防事业已经有十八年。他说消防队伍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要坚决做到有警必出,闻警即动,时刻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既然选择坚守,就要全力奉献,一如既往地干好本职工作,为普安人民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谭隆高:件件“小事”总关情。谭隆高是普安县委政法委工作人员,2021年5月派到青山镇黄家坝村工作。他厚植为民情怀,砥砺前行,切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罗星星:一叶载匠心巧手织梦想。一堆棕榈叶、一把剪刀、一把钳子、几根铁丝……走进罗星星的工作室,目睹一片片棕叶经过她的双手后很快变成一件件艺术品,那个过程,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
王加迁:苗寨同胞的领路人。硝洞村位于“中国苗族第一镇”——普安县龙吟镇,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707户3376人,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95%。同是“苗家人”的王加迁,依托村党支部这一坚强战斗堡垒,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带领乡亲主动谋变、精准施策,交通、产业、文化等硬软件实现长足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袁路娟:这个体育老师,还真行!2020年9月,大学毕业的袁路娟选择到普安县青山镇青山小学当特岗教师。从那时起,她就下决心,立志要做一番成绩。两年来,她辛苦付出,指导青山小学舞龙兴趣小组、校园足球队在县内外多场赛事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据了解,“最美家乡人”评选始于2015年,是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奖励人数最多、传播覆盖区域最广的品牌公益活动。算上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已有2800多个案例获评“最美家乡人”,直接获奖人数3000余人,其中许多人成为了温暖一方的精神名片。中国黔西南讯 (特约记者 黄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