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电网首条高压直流输电工程――±500千伏天广直流安全投运8000天。天广直流是国家西电东送南通道首条±5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天生桥换流站,东落广州换流站,自2000年12月26日单极投产以来,该直流工程累计向广东负荷中心输送清洁水电约149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1800余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890余万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南方电网天生桥换流站全景】
作为天广直流送端站的天生桥换流站,是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四省(区)电网功率交换的枢纽和集散点之一,现有1条±500千伏高压直流、3条500千伏交流、8条220千伏交流同站运行,享有“西电东送第一站”的美誉,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换流站之一。自建成投产以来,天生桥换流站勇担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的历史使命,从全盘国外引进直流输电技术到消化吸收冲破壁垒,到世界首次现场修复大型换流变的创举,再到设备运维自主化,实现了直流输电运维技术从引进、消化到创新、引领,不断创造直流工程新记录,不断推进能源革命发展,为南方五省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方电网天生桥换流站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文化引领,筑牢安全堤坝
历年来,天生桥换流站不断强化运维体系建设和安全文化引领,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维度,全面落实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要求,规范员工的作业安全行为、提高设备运维管理水平、改善现场作业安全环境。同时,天生桥换流站以“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安全理念为出发点,结合“西电东送第一站”定位,聚力“作业零违章、人身零伤害、电网零事件、设备零损毁、环境零危害、管理零缺失”的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目标,形成独具天生桥换流站特色的“知行·一点”文化实践主题,确保安全生产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零人为”的安全堤坝。
投运以来,天生桥换流站无差错完成28万余项倒闸操作,执行工作票2200余张,累计发现并消除缺陷700余项,其中,及时发现了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阀塔阳极电抗器发热、阀冷主泵发热等30起重大紧急设备缺陷,多次避免了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的跳闸事件,保护动作正确率100%,实现了天生桥换流站连续5年“零事故零闭锁”安全稳定运行。
【南方电网天生桥换流站开展制度培训】
勇于突破,筑强人才基石
天广直流建设伊始,工程全套引进国外供应商设备,甚至包括天生桥换流站控制楼的墙体、台阶和洗手间的马桶,全部由外方提供,工程自主化率几乎为零,关键运维技术更是被国外“卡脖子”。但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天生桥局(以下简称“天生桥局”)运维人员敢为人先、砥砺奋进,突破了一次次技术封锁,解决了一项项生产难题。
在这不得不说到早期天生桥局运维人员现场修复换流变的故事。早在2004年7月,天生桥换流站408316换流变内部出现色谱分析严重异常,换流变内部存在严重故障,天广直流只能降负荷运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以前一样返回欧洲厂家修复!而这意味着将花费至少一年的时间和高昂的费用……为了让天广直流尽快的恢复安全稳定运行,天生桥局决定“现场修复换流变”!彼时国内电力设备专家直接说“现场修复,还不如现造一台新变压器”。而德国西门子派来的项目负责人则更为直白:“现场修复是个愚蠢的决定,不可能完成!”后来,该局运维人员努力创造条件,历经九个月的顽强拼搏,成功完成了大型换流变压器的现场修复工作,节省了资金1.12亿元,完成直流攻坚创举,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
天生桥换流站积极打造一支“勇于创新创造”的直流运维专业化人才队伍。2019年,天生桥换流站创新编制《人才发展3年地图》,通过“每日一问、每月一考、每季一比、每年一评”,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提高全体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按时成才的良好氛围。截至2022年,天生桥换流站班组工程师、技师以上人数占比均达60%,并向超高压公司系统内单位输送管理和技术人才30余人次,先后荣获南方电网金牌变电站、四星级班站、贵州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表彰。
【南方电网天生桥换流站运维人员在跟踪发热设备】
数字赋能,推动智能转变
做为西电东送战略中最早建设的换流站之一,天生桥换流站深入贯彻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员工向“数据分析师”发展,加快生产域数字化转型。2022年,天生桥换流站牵头实施的数字化应用《两票业务检查应用》入选网级大数据应用,该成果是运用数字化工具制作的工作票、操作票业务质量督查平台,其中,涵盖了20余种算法用于两票业务中的时间逻辑、业务内容的科学检查,助力两票业务办理质量提升,实现了两票业务监管全内容覆盖。与传统人工检查相比,数字化、可视化检查实现业务督查工作0时耗替代,检查更快捷、结果更精准,实现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业务的深度结合,推动生产业务数字化转变。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智能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实现提质增效,天生桥换流站积极策划实施超高压公司“四交五直一海览”项目,严格管控《智能图像监控系统建设》《屏柜及端子箱温湿度传感器、泵坑及电缆层水浸传感器加》《室内巡检机器人系统加装》等智能化项目实施质量。项目完成后,天生桥换流站智能技术装备巡检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智能巡检技术将代替90%的人工开展日常巡维工作量,为建设安全、高效、可靠的智能变电站,实现变电机器人巡视的智能巡维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勇立潮头扬风帆,步伐坚定谱新篇。天生桥换流站站长朱春松说道:“站在新的起点上,天生桥换流站将继续践行‘雷厉风行、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以一往无前、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全力冲刺,全身心奋战在‘一线牵三地’的电力高速运维保障中,全力保证西电东送大通道的安全稳定运行,源源不断将清洁能源输往广东地区,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积极力量。”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苏祺 王雪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