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安龙招堤街道:党建引领 产业兴旺迈出乡村振兴步伐

更新:2022-11-29 09:39|编辑:肉肉|浏览:1485|评论: 0 |来源: 安龙县融媒体中心
摘要:  初冬暖阳,暖意融融。安龙县招堤街道铜鼓井社区刷把寨组的茭白基地一派忙碌。  “这段时间,我们一早一晚把猪喂了,白天就到这里务工,每人每天务工收入都有100块钱。”谯丹坤一边把田里的茭白苗装入塑料袋一 ...
  初冬暖阳,暖意融融。安龙县招堤街道铜鼓井社区刷把寨组的茭白基地一派忙碌。

  “这段时间,我们一早一晚把猪喂了,白天就到这里务工,每人每天务工收入都有100块钱。”谯丹坤一边把田里的茭白苗装入塑料袋一边向记者说。

  30多岁的谯丹坤是铜鼓井社区群众,他家共5口人,家里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和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小孩。自从贵州丰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铜鼓井社区发展茭白产业后,谯丹坤与妻子文贤巧一边在家养殖20多头猪,一边在基地务工,家庭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铜鼓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显贵介绍,贵州丰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10月流转刷把寨组水淹田286亩种植茭白,每亩900元流转费,常年有20余名群众在基地务工。目前,该公司在铜鼓井社区共发放务工工资90余万元,其中铜鼓井社区群众务工工资70余万元,部分群众实现在一块土地上领取土地流转和务工“两份收入”。

  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铜鼓井社区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筹建了黔西南州农享利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种植(养殖)户”的组织方式,大力发展茭白、蜂糖李、鱼等产业,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铜鼓井社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倾力服务群众,投身水产、食用菌、茭白、精品水果等产业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搭建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安龙县委宣传部派驻铜鼓井社区第一书记任长延说。

  地上茭白生,水中鱼儿游。安龙招堤风景名胜景区内铜鼓井社区的绿海子沿岸,工人们利用塑料网打捞水中的鲢鱼,一条条肥大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一派丰收的景象。


  “社区充分利用绿海子丰富的水资源,组织刷把寨组80户群众与绿海子管理所签订《绿海子湖面养鱼承包合同》,户均入股2000元,采取‘人放天养’的方式在绿海子投放滤食性鱼类,既可净化水质,又能增加群众收入。”任长延介绍。

  绿海子地处安龙县十里荷塘下游的铜鼓井社区,湖面海拔1345米,水域面积600亩,曾经这里的水质仅达到四类水质。自2018年6月,安龙县城东污水处理厂试运行以来,加上在水域里养殖鲢鱼,绿海子水质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水利部门的检测,目前绿海子的水质已达到三类水质,不仅水清了,养殖鲢鱼的群众每年户均增收都在2000元以上。

  “绿色银行”如今也成为铜鼓井社区的一道风景线。“目前,铜鼓井实施退耕还林种植的2369亩蜂糖李也进入挂果期,即将成为群众的‘绿色提款机’。”任长延说。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铜鼓井社区不断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通村路4.38公里、通组路11.37公里、串户路6.5公里;实施覆盖全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全村群众已接通自来水;完成全村电网改造,群众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在刷把寨组、四组、六组等安装路灯120盏;实施了铜鼓井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刷把寨七组、八组、九组排洪工程;建成村级卫生室、民族文化广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打破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瓶颈。

  目前,铜鼓井社区种植茭白286亩,种植蜂糖李2369亩,食用菌大棚63个,年出栏生猪2700余头,养殖鲢鱼5万公斤左右等。今年,铜鼓井社区以合作社为平台,组织居民种植高粱800亩,总收入180万余元。

  党建引领,产业兴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铜鼓井社区振兴、共同富裕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安龙

安龙招堤街道:党建引领 产业兴旺迈出乡村振兴步伐

  • 编辑:肉肉浏览:1485评论: 0 安龙县融媒体中心
  •   初冬暖阳,暖意融融。安龙县招堤街道铜鼓井社区刷把寨组的茭白基地一派忙碌。

      “这段时间,我们一早一晚把猪喂了,白天就到这里务工,每人每天务工收入都有100块钱。”谯丹坤一边把田里的茭白苗装入塑料袋一边向记者说。

      30多岁的谯丹坤是铜鼓井社区群众,他家共5口人,家里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和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小孩。自从贵州丰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铜鼓井社区发展茭白产业后,谯丹坤与妻子文贤巧一边在家养殖20多头猪,一边在基地务工,家庭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铜鼓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显贵介绍,贵州丰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10月流转刷把寨组水淹田286亩种植茭白,每亩900元流转费,常年有20余名群众在基地务工。目前,该公司在铜鼓井社区共发放务工工资90余万元,其中铜鼓井社区群众务工工资70余万元,部分群众实现在一块土地上领取土地流转和务工“两份收入”。

      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铜鼓井社区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筹建了黔西南州农享利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种植(养殖)户”的组织方式,大力发展茭白、蜂糖李、鱼等产业,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铜鼓井社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倾力服务群众,投身水产、食用菌、茭白、精品水果等产业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搭建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安龙县委宣传部派驻铜鼓井社区第一书记任长延说。

      地上茭白生,水中鱼儿游。安龙招堤风景名胜景区内铜鼓井社区的绿海子沿岸,工人们利用塑料网打捞水中的鲢鱼,一条条肥大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一派丰收的景象。


      “社区充分利用绿海子丰富的水资源,组织刷把寨组80户群众与绿海子管理所签订《绿海子湖面养鱼承包合同》,户均入股2000元,采取‘人放天养’的方式在绿海子投放滤食性鱼类,既可净化水质,又能增加群众收入。”任长延介绍。

      绿海子地处安龙县十里荷塘下游的铜鼓井社区,湖面海拔1345米,水域面积600亩,曾经这里的水质仅达到四类水质。自2018年6月,安龙县城东污水处理厂试运行以来,加上在水域里养殖鲢鱼,绿海子水质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水利部门的检测,目前绿海子的水质已达到三类水质,不仅水清了,养殖鲢鱼的群众每年户均增收都在2000元以上。

      “绿色银行”如今也成为铜鼓井社区的一道风景线。“目前,铜鼓井实施退耕还林种植的2369亩蜂糖李也进入挂果期,即将成为群众的‘绿色提款机’。”任长延说。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铜鼓井社区不断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通村路4.38公里、通组路11.37公里、串户路6.5公里;实施覆盖全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全村群众已接通自来水;完成全村电网改造,群众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在刷把寨组、四组、六组等安装路灯120盏;实施了铜鼓井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刷把寨七组、八组、九组排洪工程;建成村级卫生室、民族文化广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打破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瓶颈。

      目前,铜鼓井社区种植茭白286亩,种植蜂糖李2369亩,食用菌大棚63个,年出栏生猪2700余头,养殖鲢鱼5万公斤左右等。今年,铜鼓井社区以合作社为平台,组织居民种植高粱800亩,总收入180万余元。

      党建引领,产业兴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铜鼓井社区振兴、共同富裕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