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龙县依托良好的土地、气候等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粱”为媒,引企业、聚资源、重联结、强合作,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奏响富民强村“进行曲”。
走进安龙县春潭街道三岔居委会高粱种植基地,一株株颗粒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山野之间一片火红,农户们穿梭其间,抢抓有利时节收割高粱,脸上洋溢着增收的喜悦。“我今年种了8亩多高粱,有2万多元的收入。”春潭街道三岔居委会高粱种植户黄柏向高兴地说。
2019年以来,安龙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先后引进贵州国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益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维其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强化技术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村集体和合作社的组织优势以及农村经济人作用,积极引导农户种植“订单高粱”,推动高粱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同时,企业在安龙县政府的引导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强化产业管理,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户”等组织方式,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业务托管、合作经营等制度,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与村集体、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签订代管、代收合作协议。由村委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做好农户的组织发动、合同签订、技术服务、产销对接、履约监督、权益维护等工作。企业在高粱收购后,按照合同约定前期种植管理200元每吨、后期统一代收200元每吨向合作社、农村经纪人支付劳务报酬。合作社则将所得收益用于日常管理支出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此提升产业管理水平,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企业、村集体、合作社或农村经纪人、农户多方共赢。
据贵州国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介绍,按照公司和村集体经济以及经纪人之间的合同,每收1吨粮食,将释放400元的红利。
“合作社收入这部分钱,除去成本后,60%用于种植户分红,4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春潭街道山岔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先银说,通过几年的发展,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
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利益联结的不断完善,全县高粱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2万亩扩大到如今的12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至37家,农村经纪人从无到有,发展到102人,种植户也随之逐年递增至3万户。今年,预计全县高粱总产量3.8万吨,产值2.9亿元,户均增收8600多元。(张致刚 唐金 王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