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站口就看见有公安标志的蓝色房子,心里一下子就觉得安全了。”从外务工回来的群众小张刚出车站,看见街面警务执勤点满意的说道。
小张所说的“蓝色房子”就是安龙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汽车站街面执勤点。走进街面警务执勤点,工作区、装备区、备勤区功能齐全,实现了集警情先期处置、服务群众、调解纠纷、巡逻防控为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服务执勤点。
除车站街面警务执勤点之外,安龙县公安局还在金荷名都、政府广场建了同样的街面警务执勤点,每个执勤点配备有1辆警用摩托车、1辆运兵车,同时,还配备了盾、棍、叉等反恐防暴处置装备,每天由4名特警队员24小时轮班值守,3个街面警务执勤点分布在市府大道沿线遥相呼应,在联动巡逻、快速处置街面警情、平安法治宣传、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大作用。
立足群众需求 用心为民办实事
4月23日9时45分,一名83岁老人因取养老金找不到路,来到车站执勤点求助。
当天,在车站执勤的辅警靳秀杰考虑到老人因腿脚不便、视力也不太好,也不知道银行网点位置,便驾车送老人到附近的农业银行办理相关业务,考虑到老人年龄大,执勤警员还将老人安全送回家里。
自街面警务执勤点投入使用以来,安龙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依托街面警务执勤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接受群众咨询、求助、报警350余次。
矛盾纠纷无小事 贴心化解促和谐
除了接受群众咨询、求助、报警外,街面警务执勤点还聚焦街面引发的矛盾纠纷,推出“三步”调解机制,及时现场处置、化解矛盾纠纷警情。
——及时控制现场。街面矛盾警情,由街面警力及时劝离围观群众,避免人员聚集引发各种不稳定因素,甚至把矛盾扩大化。
——耐心倾听诉求。执勤警力到场后,首先分开矛盾双方当事人,耐心倾听双方述求,确定引起纠纷的准确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及时化解矛盾。
——开展普法教育。在倾听双方诉求后,执勤警力现场了解引发矛盾原因,针对性讲解有关法律法规、说清厉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展法治教育,待双方达成共识后,拟出调解意见,双方签字确认。
4月2日,金荷名都执勤点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称辖区某饭店门口有群众发生矛盾,接警后,特(巡)警大队执勤人员立即赶到现场。经了解,当事人车某、罗某因包裹问题发生口角。执勤人员通过讲法律、摆道理,多角度分析利弊,耐心细致的做双方工作,最终两人握手言和,矛盾得以化解。
2022年1月至今,各街面警务执勤点聚焦街面引发的矛盾纠纷,推出“三步”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40起。
“巡逻+宣传” 织密安全防范网
一直以来,安龙县公安局特(巡)警街面执勤点始终做到警力前移、屯警街面,发挥执勤点“平安前哨”作用,开展平安法治宣传、网格化巡逻防控、救助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已是街面的一道靓丽风“警”线。
执勤点警力深入小区、广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采取讲解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过往群众讲解如何防范入室盗窃、电信诈骗、毒品防范等知识,期间,共接受群众咨询法律法规950余次,得到了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自街面警务执勤点投入使用以来,各执勤点共开展反诈、防火、防盗宣传1000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张,投入巡逻防控警力3000人次。(张益莹 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