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安龙县公安局笃山中心派出所:山窝窝里好“枫景”

更新:2022-6-27 11:45|编辑:山遇水|浏览:2274|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龙头大山、重峦叠嶂、延绵不绝。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龙山镇,横卧着一条蜿蜒起伏百余里的山脉,当地群众都管它叫龙头大山。大山深处,安龙县公安局笃山中心派出所龙山警务室全面提升预防化解矛 ...
  龙头大山、重峦叠嶂、延绵不绝。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龙山镇,横卧着一条蜿蜒起伏百余里的山脉,当地群众都管它叫龙头大山。大山深处,安龙县公安局笃山中心派出所龙山警务室全面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服务民生的能力,成为2.7万名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前哨”。


  “精”用兵,警务效能最大化

  龙山警务室原是龙山派出所,成立于1982年。

  2021年,安龙县公安机关深化警务创新改革,在保持原有乡镇派出所功能不变的情况,将龙山派出所与笃山派出所警力进行优化整合,建立运行笃山中心派出所并高效运行龙山警务室,全面提升警务效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为充分发挥民警、辅警的优势特长,笃山中心派出所将警力细化分组,以“一室两队”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主体,做精综合指挥室、做强执法办案队、做深社区警务队,进一步提升了队伍快速反应、协作配合、整体作战的能力水平。

  “我们根据民警、辅警的性格和特长优势,让适合办案的民警去专职办案、亲和力强的民警作为社区警务队,真正实现警务室工作专职化。”所长王鹏说,“龙山警务室就充分发挥了社区警务主战功能和案件办理辅助功能。在综合指挥室的统一调度下,社区警务队和执法办案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今年2月,龙山警务室社区警务队民警在研判全镇人口排查时,发现杨某因涉嫌盗窃被册亨县公安局列为网逃。

  获此信息后,警务室民警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案件办理队进行分析研判,在村里的社区民警立即上门对嫌疑人家属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劝导杨某主动投案自首。

  同时,案件办理队民警研判到杨某的电话信息后,迅速取得联系开展法治宣讲。一小时后,杨某来到了派出所。

  成功规劝网逃人员自首,得益于两所警力优化整合后的职能相对分工和业务专攻。“过去分工不明确,有限的警力既要干社区工作,又要负责案件,整天忙得团团转。”王鹏介绍,警务改革后,社区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到社区精耕细作“责任田”,案件办理队也比以前更专业、更高效。

  2021年以来,龙山警务室共办理刑事案件38起,办结行政案件47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63人,抓获网上在逃人员8名,这些战果的取得都得益于警力专业化运作与协作。


  “重”化解,纠纷调处在源头

  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小打小闹……在龙山警务室,哪里有调解需求,警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很多时候,纠纷虽小,却牵扯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更包含着伸张正义、厘清是非的群众期待。”王鹏说。

  近年来,龙山警务室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当成倾听社情民意、服务辖区群众的“大课题”,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多元调处体系,实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源头化解目标,及时有效地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龙山警务室将服务向13个村前移,治理重心下沉,充分利用村组资源,倾力打造“联调小组”发挥大作用。警务室采用“三级联调”机制,由警务室牵头,联合镇政府、司法所三位一体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按照各村矛盾纠纷的种类分为镇级调解队伍、司法调解队伍、人民调解队伍,对症下药开展矛盾纠纷调处。

  42岁的王贵良是村里的警务助理,也是人民调解队伍中的“能手”,在协助民警上门入户开展救治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收集村情民意方面做得很出色。

  今年年初,村里的群众毛、杨两家因为4平方米的土地所有权吵得不可开交,王贵良便将矛盾上报警务室联合村委、民警组成联调小组,上门进行调解。

  “把你们两家的土地证拿出来看一下,这个地方到底属于谁。”在毛、杨两家的土地证上都没有分界上的4平方米土地,调解小组组织协商,每家分2平方米,双方欣然接受。

  今年初以来,龙山警务室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8起,矛盾纠纷化解率为100%,实现了村居和谐。

  “抓”防范,乡村网格全覆盖

  龙山警务室以“公安+村干+N”模式,搭建以“民警+包村干部+辅警+警务助理+治安积极分子”的社会治安防控联动平台,将全镇分为13个乡村网格,实现治理网格全覆盖。

  在网格治理上,警务室积极促进乡村网格工作与公安基层工作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有力撬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落地落实,切实筑牢“网底”和激活“网眼”,

  “每个村对应网格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防,确保辖区平安。”警务室民警张佳银介绍。“以前村里偷盗案件时有发生,但是自从有了巡逻队,村里的治安环境明显好转了。”谈起龙山镇场坝村的治安巡逻队,村民张大爷赞不绝口。

  据了解,村级义务巡逻队由一些经验丰富、有勇有谋的村民担任专职治安巡逻员,村域巡逻检查常态化。

  5月31日,是场坝村的赶集日,一大早警务室民警就与乡村快反队员与警务助理、治安积极分子组成治安巡逻队,在集市上开展巡逻、安全防范宣传及交通劝导工作。

  “刘叔,你骑车的时候要戴好安全帽啊,下雨天主要骑慢一点!”

  “张大娘,我们一定要注意防范,养老诈骗分子套路很多,不要相信什么‘神药’治百病,保管好自己的养老钱!”

  “小孙,你前几天丢的手机我们给你找回来了,赶集要注意保管好值钱的财务,不可粗心大意!”

  在巡逻过程中,巡逻队员贴心的对来往的群众嘱咐着,提醒大家赶集时注意防范。

  “前段时间,在场坝街上有好几个群众的手机被盗,我们义务巡逻队这段时间就对赶集天加强巡逻,这段时间治安好多了。”义务巡逻队员老李笑呵呵地说。

  2021年以来,龙山警务室共发动治安积极分子390余人(次)参与村组巡逻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发动1000余人次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和红白喜事“打招呼”,实现了警民群防群治、联动共治的良好格局。


  “办”小事,细微之处暖民心

  走进龙山镇的大街小巷,总能感受到一种温暖。每一天,警务室民警、辅警都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一颗颗螺丝钉的作用,播撒着为民服务的种子。

  目前,龙山警务室组建了17个“公安+”群防群治微信服务群,涵盖13个行政村、覆盖群众7000余人。

  “警察同志,我家门口有一头水牛,不知道是谁家的,请你们帮忙看看!”去年11月,家住龙山镇丫科村拉聋组67岁的骆某报警求助,反映有一头水牛跑到自家院坝里,因害怕水牛再次走失,他就将水牛拴在自家的院坝里,一直未有人来寻找。

  了解情况后,民警利用微警将走失水牛的特征信息发至村、组两级群防群治微警务群。仅仅半个多小时,就核实到牛主人杨某雄,找到自家的水牛,杨某雄连连道谢。

  去年10月,场坝村60岁的王奶奶准备到镇上办理养老保险,但需要先办身份证,因行动不便而犯难。

  警务室户籍民警知晓情况后,便带着办理身份证的采集设备来到王奶奶家为其拍照、采集身份信息。办好身份证后,第一时间将身份证送到了老人手中。

  破好“小案件”,管好“小事情”,化解“小矛盾”,优化“小服务”,龙山警务室从“小”处着手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赵佳玲)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安龙

安龙县公安局笃山中心派出所:山窝窝里好“枫景”

  • 编辑:山遇水浏览:2274评论: 0 兴义之窗
  •   龙头大山、重峦叠嶂、延绵不绝。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龙山镇,横卧着一条蜿蜒起伏百余里的山脉,当地群众都管它叫龙头大山。大山深处,安龙县公安局笃山中心派出所龙山警务室全面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服务民生的能力,成为2.7万名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前哨”。


      “精”用兵,警务效能最大化

      龙山警务室原是龙山派出所,成立于1982年。

      2021年,安龙县公安机关深化警务创新改革,在保持原有乡镇派出所功能不变的情况,将龙山派出所与笃山派出所警力进行优化整合,建立运行笃山中心派出所并高效运行龙山警务室,全面提升警务效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为充分发挥民警、辅警的优势特长,笃山中心派出所将警力细化分组,以“一室两队”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主体,做精综合指挥室、做强执法办案队、做深社区警务队,进一步提升了队伍快速反应、协作配合、整体作战的能力水平。

      “我们根据民警、辅警的性格和特长优势,让适合办案的民警去专职办案、亲和力强的民警作为社区警务队,真正实现警务室工作专职化。”所长王鹏说,“龙山警务室就充分发挥了社区警务主战功能和案件办理辅助功能。在综合指挥室的统一调度下,社区警务队和执法办案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今年2月,龙山警务室社区警务队民警在研判全镇人口排查时,发现杨某因涉嫌盗窃被册亨县公安局列为网逃。

      获此信息后,警务室民警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案件办理队进行分析研判,在村里的社区民警立即上门对嫌疑人家属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劝导杨某主动投案自首。

      同时,案件办理队民警研判到杨某的电话信息后,迅速取得联系开展法治宣讲。一小时后,杨某来到了派出所。

      成功规劝网逃人员自首,得益于两所警力优化整合后的职能相对分工和业务专攻。“过去分工不明确,有限的警力既要干社区工作,又要负责案件,整天忙得团团转。”王鹏介绍,警务改革后,社区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到社区精耕细作“责任田”,案件办理队也比以前更专业、更高效。

      2021年以来,龙山警务室共办理刑事案件38起,办结行政案件47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63人,抓获网上在逃人员8名,这些战果的取得都得益于警力专业化运作与协作。


      “重”化解,纠纷调处在源头

      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小打小闹……在龙山警务室,哪里有调解需求,警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很多时候,纠纷虽小,却牵扯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更包含着伸张正义、厘清是非的群众期待。”王鹏说。

      近年来,龙山警务室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当成倾听社情民意、服务辖区群众的“大课题”,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多元调处体系,实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源头化解目标,及时有效地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龙山警务室将服务向13个村前移,治理重心下沉,充分利用村组资源,倾力打造“联调小组”发挥大作用。警务室采用“三级联调”机制,由警务室牵头,联合镇政府、司法所三位一体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按照各村矛盾纠纷的种类分为镇级调解队伍、司法调解队伍、人民调解队伍,对症下药开展矛盾纠纷调处。

      42岁的王贵良是村里的警务助理,也是人民调解队伍中的“能手”,在协助民警上门入户开展救治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收集村情民意方面做得很出色。

      今年年初,村里的群众毛、杨两家因为4平方米的土地所有权吵得不可开交,王贵良便将矛盾上报警务室联合村委、民警组成联调小组,上门进行调解。

      “把你们两家的土地证拿出来看一下,这个地方到底属于谁。”在毛、杨两家的土地证上都没有分界上的4平方米土地,调解小组组织协商,每家分2平方米,双方欣然接受。

      今年初以来,龙山警务室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8起,矛盾纠纷化解率为100%,实现了村居和谐。

      “抓”防范,乡村网格全覆盖

      龙山警务室以“公安+村干+N”模式,搭建以“民警+包村干部+辅警+警务助理+治安积极分子”的社会治安防控联动平台,将全镇分为13个乡村网格,实现治理网格全覆盖。

      在网格治理上,警务室积极促进乡村网格工作与公安基层工作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有力撬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落地落实,切实筑牢“网底”和激活“网眼”,

      “每个村对应网格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防,确保辖区平安。”警务室民警张佳银介绍。“以前村里偷盗案件时有发生,但是自从有了巡逻队,村里的治安环境明显好转了。”谈起龙山镇场坝村的治安巡逻队,村民张大爷赞不绝口。

      据了解,村级义务巡逻队由一些经验丰富、有勇有谋的村民担任专职治安巡逻员,村域巡逻检查常态化。

      5月31日,是场坝村的赶集日,一大早警务室民警就与乡村快反队员与警务助理、治安积极分子组成治安巡逻队,在集市上开展巡逻、安全防范宣传及交通劝导工作。

      “刘叔,你骑车的时候要戴好安全帽啊,下雨天主要骑慢一点!”

      “张大娘,我们一定要注意防范,养老诈骗分子套路很多,不要相信什么‘神药’治百病,保管好自己的养老钱!”

      “小孙,你前几天丢的手机我们给你找回来了,赶集要注意保管好值钱的财务,不可粗心大意!”

      在巡逻过程中,巡逻队员贴心的对来往的群众嘱咐着,提醒大家赶集时注意防范。

      “前段时间,在场坝街上有好几个群众的手机被盗,我们义务巡逻队这段时间就对赶集天加强巡逻,这段时间治安好多了。”义务巡逻队员老李笑呵呵地说。

      2021年以来,龙山警务室共发动治安积极分子390余人(次)参与村组巡逻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发动1000余人次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和红白喜事“打招呼”,实现了警民群防群治、联动共治的良好格局。


      “办”小事,细微之处暖民心

      走进龙山镇的大街小巷,总能感受到一种温暖。每一天,警务室民警、辅警都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一颗颗螺丝钉的作用,播撒着为民服务的种子。

      目前,龙山警务室组建了17个“公安+”群防群治微信服务群,涵盖13个行政村、覆盖群众7000余人。

      “警察同志,我家门口有一头水牛,不知道是谁家的,请你们帮忙看看!”去年11月,家住龙山镇丫科村拉聋组67岁的骆某报警求助,反映有一头水牛跑到自家院坝里,因害怕水牛再次走失,他就将水牛拴在自家的院坝里,一直未有人来寻找。

      了解情况后,民警利用微警将走失水牛的特征信息发至村、组两级群防群治微警务群。仅仅半个多小时,就核实到牛主人杨某雄,找到自家的水牛,杨某雄连连道谢。

      去年10月,场坝村60岁的王奶奶准备到镇上办理养老保险,但需要先办身份证,因行动不便而犯难。

      警务室户籍民警知晓情况后,便带着办理身份证的采集设备来到王奶奶家为其拍照、采集身份信息。办好身份证后,第一时间将身份证送到了老人手中。

      破好“小案件”,管好“小事情”,化解“小矛盾”,优化“小服务”,龙山警务室从“小”处着手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赵佳玲)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