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陈陟凌的警察故事

更新:2022-6-13 15:39|编辑:山遇水|浏览:907|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人物档案】陈陟凌,男,1988年6月生,2009入警,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普安县公安局窝沿中心派出所所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到个人嘉奖6次,获得部级个案奖励1次。  曾与无言战友并肩同行,长期扎根基 ...
  【人物档案】陈陟凌,男,1988年6月生,2009入警,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普安县公安局窝沿中心派出所所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到个人嘉奖6次,获得部级个案奖励1次。

  曾与无言战友并肩同行,长期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在不同的岗位上履行同样的职责与使命——为人民服务”早已成为他的座右铭。从警12年来,刚刚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陈陟凌,用实干守护着群众的平安,也在儿子的身上看见了警察故事的延续……


  与无言战友并肩同行

  2012年,普安县公安局刑警陈陟凌站在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门口,幻想着自己能抽取到一只活泼聪明、大胆敏捷的物证搜索犬,然后与它并肩同行,共享破案高光时刻。不过,当梦想照进现实还是有些差距……

  抽签显示他将与一头马犬建起友谊网,站在犬舍门口,陈陟凌看着眼前这头又小又丑、跺个脚都吓得蜷缩在角落的马犬犯了愁,脸上的“嫌弃”显而易见。“和我想象的威风凛凛简直不搭边,为了给我俩鼓舞士气,我给它取了个牛气哄哄的名字——‘牛牛’。”

  “牛牛”胆子小,年纪也小,迟迟不敢踏出犬舍。为了建立信任关系,陈陟凌扎根在犬舍,陪它玩耍、吃饭,终于在半个月后的某天,“牛牛”朝着犬舍外不停呼唤它名字的陈陟凌跑去。

  接下来便是反反复复的训练,“我本来担心‘牛牛’已经落后于其他犬,却没想到它那么争气。行动越来越迅速、精准,性格也越来越活泼,三个月后在考核时成为一匹黑马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

  在警犬基地的学习结束后,陈陟凌带上“牛牛”返回了普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警犬中队。

  2015年7月,普安县龙吟镇发生一起命案,陈陟凌接到指令后,带上“牛牛”与同事一同前往案发地点。经了解,犯罪嫌疑人张某趁受害人在自家院子中磨刀时,持木棍朝其头部猛击,致受害者颅脑损伤死亡,后将作案工具丢弃,现场未找到作案工具。

  在陈陟凌的指挥下,它用鼻子充分感受犯罪嫌疑人手部遗留的作案工具嗅源后进行搜索。一个多小时后,“牛牛”寻至某山林脚水沟边卧下,做出示警反应,陈陟凌立即上前查看,果然发现作案工具,为后期案件诉讼提供了证据保障。

  “2019年,‘牛牛’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离开了。我们携手参与破获无数案件,那些岁月我会好好封存留在心里。”

  在刑侦大队工作期间,陈陟凌先后参与办理和侦破治安案件80余起、刑事案件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


  扎根基层为民解忧愁

  2019年4月,陈陟凌调任三板桥派出所任所长,面对辖区既有老城镇,又有新社区的复杂情况,他决定从做细做实基础工作抓起。

  陈陟凌要求民警定期和错时开展治安巡逻,集中组织采集完善“一标三实”信息,每周召开辖区治安共商会,对社会面警情、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情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我觉得调解矛盾纠纷没什么捷径,‘磨嘴皮子’就是我的绝招。”陈陟凌回忆起刚到三板桥派出所时调解的一起矛盾纠纷。

  那天,接到群众报警,双方当事人因土地纠纷欲大打出手。陈陟凌当即前往,途中得知双方因此纠纷已闹了近20年。

  为避免现场事态升级,陈陟凌将双方分开沟通,从情、法、理相结合劝解,到利弊分析,再到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讲解,让当事两人冷静了下来并重新划定了土地界线。

  除了及时介入处置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陈陟凌还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预警预防,把“防患于未然”当成大事来办。

  陈陟凌以“数智乡村·平安守望”建设为契机,积极广泛发动群众安装公共视频监控300余个,密织辖区平安守护网。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这些公共视频监控助力派出所破获系列刑事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2020年,三板桥派出所更名为九峰派出所,名称改变了,但肩上“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信念从未动摇。

  这些年,陈陟凌将黔西南州推行的“三微一感知”“公安+”及“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社会治理机制落实到每一项警务工作中,做到“服务不缺位”,先后成立警务室15个,大力推广“数智乡村·平安守望”公共场所视频项目建设,为“平安不出事”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

  2022年1月,陈陟凌调任普安县公安局窝沿中心派出所所长,面对原窝沿、白沙、罐子窑三个乡镇派出所警力优化整合运行,辖区面积更大、人口更多等复杂情况,他有自己的想法。

  “想要管好辖区,先要管好队伍。”陈陟凌要求派出所民警、辅警从规范内务及规范接处警做起,还主动邀请普安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上门指导作风养成、开展警务技战术培训,全面提升警队精气神。

  与此同时,陈陟凌发动窝沿中心派出所全警建立“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务群27个,现在在线群人数达4500余人,通过警务群开展反诈、禁毒等各类平安法治宣传,切实将警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我们还在‘110快反队’日常治安巡逻防控工作之外,增加了赶集日屯警街面、开展反诈宣传的任务。”陈陟凌介绍,其他包村民警、辅警及各村警务助理也会在开展摸排走访工作或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时开展反诈宣传,筑牢反诈“防火墙”。

  今年3月,窝沿中心派出所兴中警务室民警在开展大走访工作过程中,偶遇村民代某。“警官,你好。我现在有紧急的事要到银行办理汇款业务,能不能麻烦您帮忙把我送过去?”

  经了解,代某收到一份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拘留令》,称其被北京公安机关立案调查,要求代某到北京接受调查,并转账30万到“公安机关”安全账户内,代某信以为真,准备按要求转账。

  “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公安机关不会在线上办案,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民警向其详细讲解,代某惊醒:“对啊,我前两天还在群里看见你们发的反诈消息!还好遇到你!”

  警察与“警娃”的心灵默契

  房间里的布置显得温馨,窗明几净,厨房阵阵烟火气……

  这是陈陟凌的家。

  “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只见作为掩体的沙发旁,一支“枪”直直对着刚走进客厅的陈陟凌。

  “哈,笑话。怎么可能!”陈陟凌一个侧身躲在客厅与卧房的拐角处,双手合在一起,又交叉放下小拇指和无名指,他的“枪”就成型了。

  双方僵持许久,都不愿退让。陈陟凌果断选择主动出击,朝着沙发旁跑去,“砰砰砰”陈陟凌应声倒地,空气中恢复了安静。

  “你们两父子,能不能换点口味,每次都玩枪战。”陈陟凌的妻子端着菜从厨房走出来,“赶紧来吃饭了。”

  沙发后面,陈陟凌5岁的儿子跑出来,扑在陈陟凌身上:“哈哈哈,爸爸快起来吃饭了。”两人嬉闹着坐到餐桌前,正准备动筷子,陈陟凌的手机响了起来,挂了电话,他放下筷子,“我回所里一趟,你们快吃。”

  匆匆离开家的陈陟凌抵达派出所便开始处理工作,等工作处理结束,他走到窗边看着还未落下夜幕的天空。

  “陈所,嫂子来了。”

  他匆匆下楼,只见儿子身着“小警服”正标准的敬着礼:“爸爸,你辛苦了,我们来给你送吃的。”陈陟凌宠溺的摸了摸儿子的头,然后半开玩笑地朝身边的战友“显摆”了一句—— “我儿子在气球摊用气枪打气球,20颗子弹能打破18个气球呢,是个做警察的好苗子吧……”(刘珠珠)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普安

陈陟凌的警察故事

  • 编辑:山遇水浏览:907评论: 0 兴义之窗
  •   【人物档案】陈陟凌,男,1988年6月生,2009入警,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普安县公安局窝沿中心派出所所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到个人嘉奖6次,获得部级个案奖励1次。

      曾与无言战友并肩同行,长期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在不同的岗位上履行同样的职责与使命——为人民服务”早已成为他的座右铭。从警12年来,刚刚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陈陟凌,用实干守护着群众的平安,也在儿子的身上看见了警察故事的延续……


      与无言战友并肩同行

      2012年,普安县公安局刑警陈陟凌站在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门口,幻想着自己能抽取到一只活泼聪明、大胆敏捷的物证搜索犬,然后与它并肩同行,共享破案高光时刻。不过,当梦想照进现实还是有些差距……

      抽签显示他将与一头马犬建起友谊网,站在犬舍门口,陈陟凌看着眼前这头又小又丑、跺个脚都吓得蜷缩在角落的马犬犯了愁,脸上的“嫌弃”显而易见。“和我想象的威风凛凛简直不搭边,为了给我俩鼓舞士气,我给它取了个牛气哄哄的名字——‘牛牛’。”

      “牛牛”胆子小,年纪也小,迟迟不敢踏出犬舍。为了建立信任关系,陈陟凌扎根在犬舍,陪它玩耍、吃饭,终于在半个月后的某天,“牛牛”朝着犬舍外不停呼唤它名字的陈陟凌跑去。

      接下来便是反反复复的训练,“我本来担心‘牛牛’已经落后于其他犬,却没想到它那么争气。行动越来越迅速、精准,性格也越来越活泼,三个月后在考核时成为一匹黑马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

      在警犬基地的学习结束后,陈陟凌带上“牛牛”返回了普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警犬中队。

      2015年7月,普安县龙吟镇发生一起命案,陈陟凌接到指令后,带上“牛牛”与同事一同前往案发地点。经了解,犯罪嫌疑人张某趁受害人在自家院子中磨刀时,持木棍朝其头部猛击,致受害者颅脑损伤死亡,后将作案工具丢弃,现场未找到作案工具。

      在陈陟凌的指挥下,它用鼻子充分感受犯罪嫌疑人手部遗留的作案工具嗅源后进行搜索。一个多小时后,“牛牛”寻至某山林脚水沟边卧下,做出示警反应,陈陟凌立即上前查看,果然发现作案工具,为后期案件诉讼提供了证据保障。

      “2019年,‘牛牛’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离开了。我们携手参与破获无数案件,那些岁月我会好好封存留在心里。”

      在刑侦大队工作期间,陈陟凌先后参与办理和侦破治安案件80余起、刑事案件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


      扎根基层为民解忧愁

      2019年4月,陈陟凌调任三板桥派出所任所长,面对辖区既有老城镇,又有新社区的复杂情况,他决定从做细做实基础工作抓起。

      陈陟凌要求民警定期和错时开展治安巡逻,集中组织采集完善“一标三实”信息,每周召开辖区治安共商会,对社会面警情、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情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我觉得调解矛盾纠纷没什么捷径,‘磨嘴皮子’就是我的绝招。”陈陟凌回忆起刚到三板桥派出所时调解的一起矛盾纠纷。

      那天,接到群众报警,双方当事人因土地纠纷欲大打出手。陈陟凌当即前往,途中得知双方因此纠纷已闹了近20年。

      为避免现场事态升级,陈陟凌将双方分开沟通,从情、法、理相结合劝解,到利弊分析,再到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讲解,让当事两人冷静了下来并重新划定了土地界线。

      除了及时介入处置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陈陟凌还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预警预防,把“防患于未然”当成大事来办。

      陈陟凌以“数智乡村·平安守望”建设为契机,积极广泛发动群众安装公共视频监控300余个,密织辖区平安守护网。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这些公共视频监控助力派出所破获系列刑事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2020年,三板桥派出所更名为九峰派出所,名称改变了,但肩上“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信念从未动摇。

      这些年,陈陟凌将黔西南州推行的“三微一感知”“公安+”及“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社会治理机制落实到每一项警务工作中,做到“服务不缺位”,先后成立警务室15个,大力推广“数智乡村·平安守望”公共场所视频项目建设,为“平安不出事”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

      2022年1月,陈陟凌调任普安县公安局窝沿中心派出所所长,面对原窝沿、白沙、罐子窑三个乡镇派出所警力优化整合运行,辖区面积更大、人口更多等复杂情况,他有自己的想法。

      “想要管好辖区,先要管好队伍。”陈陟凌要求派出所民警、辅警从规范内务及规范接处警做起,还主动邀请普安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上门指导作风养成、开展警务技战术培训,全面提升警队精气神。

      与此同时,陈陟凌发动窝沿中心派出所全警建立“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务群27个,现在在线群人数达4500余人,通过警务群开展反诈、禁毒等各类平安法治宣传,切实将警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我们还在‘110快反队’日常治安巡逻防控工作之外,增加了赶集日屯警街面、开展反诈宣传的任务。”陈陟凌介绍,其他包村民警、辅警及各村警务助理也会在开展摸排走访工作或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时开展反诈宣传,筑牢反诈“防火墙”。

      今年3月,窝沿中心派出所兴中警务室民警在开展大走访工作过程中,偶遇村民代某。“警官,你好。我现在有紧急的事要到银行办理汇款业务,能不能麻烦您帮忙把我送过去?”

      经了解,代某收到一份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拘留令》,称其被北京公安机关立案调查,要求代某到北京接受调查,并转账30万到“公安机关”安全账户内,代某信以为真,准备按要求转账。

      “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公安机关不会在线上办案,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民警向其详细讲解,代某惊醒:“对啊,我前两天还在群里看见你们发的反诈消息!还好遇到你!”

      警察与“警娃”的心灵默契

      房间里的布置显得温馨,窗明几净,厨房阵阵烟火气……

      这是陈陟凌的家。

      “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只见作为掩体的沙发旁,一支“枪”直直对着刚走进客厅的陈陟凌。

      “哈,笑话。怎么可能!”陈陟凌一个侧身躲在客厅与卧房的拐角处,双手合在一起,又交叉放下小拇指和无名指,他的“枪”就成型了。

      双方僵持许久,都不愿退让。陈陟凌果断选择主动出击,朝着沙发旁跑去,“砰砰砰”陈陟凌应声倒地,空气中恢复了安静。

      “你们两父子,能不能换点口味,每次都玩枪战。”陈陟凌的妻子端着菜从厨房走出来,“赶紧来吃饭了。”

      沙发后面,陈陟凌5岁的儿子跑出来,扑在陈陟凌身上:“哈哈哈,爸爸快起来吃饭了。”两人嬉闹着坐到餐桌前,正准备动筷子,陈陟凌的手机响了起来,挂了电话,他放下筷子,“我回所里一趟,你们快吃。”

      匆匆离开家的陈陟凌抵达派出所便开始处理工作,等工作处理结束,他走到窗边看着还未落下夜幕的天空。

      “陈所,嫂子来了。”

      他匆匆下楼,只见儿子身着“小警服”正标准的敬着礼:“爸爸,你辛苦了,我们来给你送吃的。”陈陟凌宠溺的摸了摸儿子的头,然后半开玩笑地朝身边的战友“显摆”了一句—— “我儿子在气球摊用气枪打气球,20颗子弹能打破18个气球呢,是个做警察的好苗子吧……”(刘珠珠)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