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光明日报》刊发谌贻琴文章:牢记殷切嘱托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贵州高质量发 ...

更新:2022-6-3 00:27|编辑:柠檬树|浏览:784|评论: 0 |来源: 光明日报
摘要:  6月2日,《光明日报》刊发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文章《牢记殷切嘱托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贵州高质量发展》。  文章指出,贵州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体制改革 ...
  6月2日,《光明日报》刊发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文章《牢记殷切嘱托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贵州高质量发展》。

  文章指出,贵州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人才汇聚,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实施“科技入黔”,最大限度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并切实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支持,增强法治保障,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文如下:


牢记殷切嘱托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贵州高质量发展

谌贻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贵州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贵州视察都作出重要指示。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着眼贵州立足新发展阶段、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要,着眼贵州贯彻新发展理念、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迫切需要,着眼贵州融入新发展格局、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奏响大张旗鼓创新的时代最强音,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科技力量相对薄弱。5月27日,我们召开全省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从贵州实际出发,提出要把有限的科技资源、创新力量集中到发展“绕不开、输不得”的问题上,着力突破影响发展全局和体现重大需求的关键技术瓶颈。我们将集中力量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矿产资源选冶攻关、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支撑、数字化赋能产业等六项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十四五”期间在FAST关键技术研究、“东数西算”、区块链、煤矿开采技术、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钢绳产业、石漠化治理技术、山地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种业振兴、中药民族药研发等方面努力办成“十件大事”,真正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第一,在科技创新赋能“四化”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我们围绕十大工业产业,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紧紧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山地适用小型农机研发等方面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林下经济等方面技术创新和示范,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领域科技创新,努力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建造、智慧旅游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第二,在科技创新壮大数字经济上取得新突破。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我省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实施“智能(智慧)+”科技重大专项,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深化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应用,加快组织实施公共大数据、智能采掘、智能酿造等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第三,在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保上取得新突破。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我们强化污染治理技术攻关,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上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下大力气推动磷石膏、锰渣等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示范,让科技创新成为破解污染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强化生态修复技术攻关,加强南方喀斯特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服务整体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节能降碳技术攻关,加强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等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运用,用科技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第四,在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改善上取得新突破。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我们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用科技支撑疫情防控、推动生产安全、助力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保障,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在民生社会事业广泛应用,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良好的创新生态对激发创新活力至关重要。我们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人才汇聚,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实施“科技入黔”,最大限度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切实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支持,增强法治保障,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光明日报》刊发谌贻琴文章:牢记殷切嘱托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贵州高质量发 ...

  • 编辑:柠檬树浏览:784评论: 0 光明日报
  •   6月2日,《光明日报》刊发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文章《牢记殷切嘱托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贵州高质量发展》。

      文章指出,贵州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人才汇聚,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实施“科技入黔”,最大限度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并切实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支持,增强法治保障,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文如下:


    牢记殷切嘱托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贵州高质量发展

    谌贻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贵州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贵州视察都作出重要指示。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着眼贵州立足新发展阶段、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要,着眼贵州贯彻新发展理念、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迫切需要,着眼贵州融入新发展格局、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奏响大张旗鼓创新的时代最强音,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科技力量相对薄弱。5月27日,我们召开全省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从贵州实际出发,提出要把有限的科技资源、创新力量集中到发展“绕不开、输不得”的问题上,着力突破影响发展全局和体现重大需求的关键技术瓶颈。我们将集中力量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矿产资源选冶攻关、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支撑、数字化赋能产业等六项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十四五”期间在FAST关键技术研究、“东数西算”、区块链、煤矿开采技术、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钢绳产业、石漠化治理技术、山地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种业振兴、中药民族药研发等方面努力办成“十件大事”,真正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第一,在科技创新赋能“四化”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我们围绕十大工业产业,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紧紧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山地适用小型农机研发等方面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林下经济等方面技术创新和示范,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领域科技创新,努力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建造、智慧旅游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第二,在科技创新壮大数字经济上取得新突破。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我省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实施“智能(智慧)+”科技重大专项,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深化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应用,加快组织实施公共大数据、智能采掘、智能酿造等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第三,在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保上取得新突破。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我们强化污染治理技术攻关,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上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下大力气推动磷石膏、锰渣等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示范,让科技创新成为破解污染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强化生态修复技术攻关,加强南方喀斯特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服务整体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节能降碳技术攻关,加强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等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运用,用科技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第四,在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改善上取得新突破。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我们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用科技支撑疫情防控、推动生产安全、助力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保障,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在民生社会事业广泛应用,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良好的创新生态对激发创新活力至关重要。我们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人才汇聚,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实施“科技入黔”,最大限度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切实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支持,增强法治保障,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