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中,普安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重大机遇,准确把握战略定位,找准切入点,不断增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坚持战略定位县域化的原则,贯彻龙头带动、示范先行、各有侧重、梯次推进的方针,全力推改革、强动力、探路径,全力闯新路开新局,打造普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样板。
力争到2025年,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5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实现工业大突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年均增长10.6%;实现城镇大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实现农业大发展,农业增加值达到26亿元,年均增长6.5%;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以上;实现旅游产业大提质,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
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主体突破2.5万户。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加丰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森林覆盖率达到58%,生态红利释放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经济更加蓬勃发展;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左右,以县为单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到70%以上;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3%;力争教育现代化程度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2.5亿立方米;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标准煤。
到2035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迈上大台阶,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文旅产业化,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艺术持续大繁荣大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县经济总量力争突破3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面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与全国全省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黄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