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贵州这五年 | 从“手扒岩”出行到吃上“旅游饭”

更新:2022-4-28 09:09|编辑:柠檬树|浏览:357|评论: 0 |来源: 贵州画报
摘要:  毕节曾被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毕节试验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为主题,逐步破解“喀斯特贫困恶性循环怪圈”。2020年毕节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 ...
  毕节曾被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毕节试验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为主题,逐步破解“喀斯特贫困恶性循环怪圈”。2020年毕节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60%。化屋村曾是一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奔腾不息的乌江在化屋形成了一个美丽的高原平湖,造就了“乌江源百里画廊”。


  化屋村过去叫做“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山势瑰丽,水域宽广,青山绿水,风景如画,有“头上天一线、峡中水一湾”的天然画廊之称。然而,曾经的化屋村虽坐落于如此美景之中,却因群山阻隔、险流环绕而陷入贫困,在刀削斧劈的山势围困下,进出村寨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攀爬悬崖是常态,生活物资全靠人背马驮。村里人都有“望着大河喊口渴”,翻山越岭背水吃的经历。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帮扶下,化屋村以旅游开发为突破口,整合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倾力打造“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线路精品景点,旅游业逐渐成为该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小康致富的主导产业。如今,化屋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产业不断壮大,逐渐走出一条特色种植、养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富民路。



  同时,化屋村对于乌江水环境保护也十分重视,认真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实行乌江含磷废水特别排放限值管理,重点开展含磷工业废水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实施67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流域205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年禁渔要求,2018年全面取缔网箱养殖,流域内共取缔网箱养殖9579亩,全面完成退捕任务,长江流域贵州境内20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



  如今,化屋村俨然已成为乡村美、产业旺、百姓富、生态佳的旅游胜地,成为省级著名景区“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贵州这五年 | 从“手扒岩”出行到吃上“旅游饭”

  • 编辑:柠檬树浏览:357评论: 0 贵州画报
  •   毕节曾被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毕节试验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为主题,逐步破解“喀斯特贫困恶性循环怪圈”。2020年毕节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60%。化屋村曾是一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奔腾不息的乌江在化屋形成了一个美丽的高原平湖,造就了“乌江源百里画廊”。


      化屋村过去叫做“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山势瑰丽,水域宽广,青山绿水,风景如画,有“头上天一线、峡中水一湾”的天然画廊之称。然而,曾经的化屋村虽坐落于如此美景之中,却因群山阻隔、险流环绕而陷入贫困,在刀削斧劈的山势围困下,进出村寨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攀爬悬崖是常态,生活物资全靠人背马驮。村里人都有“望着大河喊口渴”,翻山越岭背水吃的经历。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帮扶下,化屋村以旅游开发为突破口,整合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倾力打造“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线路精品景点,旅游业逐渐成为该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小康致富的主导产业。如今,化屋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产业不断壮大,逐渐走出一条特色种植、养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富民路。



      同时,化屋村对于乌江水环境保护也十分重视,认真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实行乌江含磷废水特别排放限值管理,重点开展含磷工业废水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实施67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流域205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年禁渔要求,2018年全面取缔网箱养殖,流域内共取缔网箱养殖9579亩,全面完成退捕任务,长江流域贵州境内20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



      如今,化屋村俨然已成为乡村美、产业旺、百姓富、生态佳的旅游胜地,成为省级著名景区“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