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贵州高质量发展谋新局

更新:2022-4-25 11:19|编辑:小点点|浏览:360|评论: 0 |来源: 人民日报
摘要:  2020年底,贵州66个贫困县、923万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全部脱贫,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 ...
  2020年底,贵州66个贫困县、923万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全部脱贫,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支持贵州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易。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巩固住、拓展好?面对这一新的重大任务,贵州怎么干?

  畅通开放通道,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3月18日,汽笛长鸣,一列装载轮胎、电子设备等货品,共计35个大柜的列车从贵阳始发,2天后抵达广东深圳,再通过海运销往海外。

  这是“贵阳改貌—深圳平湖南”测试货运列车,也是继贵州至湛江港双向货运列车成功开行后,又一黔粤测试班列。

  “瞄准珠三角、长三角,贵州正在畅通黔粤主通道,使用好北翼中欧班列、乌江航道,建设好南翼西部陆海新通道,布局完善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的物流网络,构建起‘一主两翼多辅’的开放通道新格局,助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贵州省商务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去年11月18日,一列直达中欧班列从贵阳驶出,标志贵州开行中欧班列实现“零突破”。而随着乌江全线复航,黔货出山、通江达海更加畅通。

  “通四川、重庆,达湖北、上海,地处贵州腹地的开阳港,是全省水运大通道北入长江的门户,年货物吞吐量420万吨。”贵州省开阳县地方海事处处长段平介绍,港口计划新建4个作业区,助力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既要大胆闯,又要主动改。贵州坚持发挥改革先导作用,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探索路径。

  “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要求,贵州相继组建盘江煤电、磷化集团等8家大型国企。通过整合重组,企业主责主业更清晰,产业布局更优化,资源配置更合理,盈利能力持续向好。”贵州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方东介绍,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增不能减的问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过去10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贵州创造了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10年。”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努力实现“年年有成效、5年大突破、10年上台阶”的目标。

  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走进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连片翠绿的茶园跃入眼帘。“茶树变成‘摇钱树’,抱团发展的模式走对了!”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说,由党支部牵头成立茶叶合作社,带动周边7个村子发展2.3万多亩茶园,大屯村如今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超过500万元。

  “以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推动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贵州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贵州打造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赫章县兴发乡中营村偏远闭塞,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从2016年开始,依托韭菜坪景区开发,老乡们从乡村旅游中找到了脱贫致富门路。中营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人均年收入已达2万元。

  近年来,贵州持续开展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贵州持续选派3.2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建1万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实现脱贫村等“五类村”全覆盖。

  “现在不光卖鲜果,还开发特色零食、化妆品和有机肥等产品。”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册亨县糯米蕉种植面积几年间从6000亩发展到近10万亩,为3.7万多名农户打开致富大门。册亨县副县长欧阳川介绍,该县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

  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贵州因地制宜培育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茶叶、辣椒、刺梨种植面积全国领先;同时下大力气延伸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

  推进深度融合,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每天看看手机,动动手指,大棚里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立马掌握,还能根据数据得到管护建议。”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高丰农业羊肚菌基地内,负责人蔡芹正使用智慧农业系统查看羊肚菌长势。

  近年来,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

  “通过引入大数据,从一根丝到一匹布,整个生产环节都能精准把控,全流程信息化、数据化生产。”贵安新区恒力(贵阳)产业园总经理吴国良介绍,“现在上了3条生产线,管着倍捻机、织布机等6000多台设备,正全部开足马力生产。”

  在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指挥大厅,一系列设备运行数据实时显示,这是采用物联网技术建成的监测平台,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和自动化。

  依托“千企改造”和“万企融合”等工程,推进“贵州大数据试验田+东部数字经济创新探索”“贵州算力网络枢纽+东部算力资源需求”“贵州云服务基地+东部云服务市场”等模式,贵州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占比达34%,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将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持续用大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努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坚持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贵阳市南明河岸,一只白鹭翩然飞起。岸边步道上,市民纷纷掏出手机,拍下美妙一瞬。

  今年3月18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指出,近年来贵州推进草海、南明河等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较大进展,但一些流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

  针对反馈的问题,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将坚决扛起抓整改的政治责任,更加强化长江和珠江流域水源涵养地的“上游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创新实践。

  守好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森林覆盖率达62.1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绿色经济占比达45%……2021年,贵州生态答卷成绩亮眼。“我们将持续巩固生态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守牢两条底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贵州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万秀斌 程焕 苏滨 陈隽逸)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贵州高质量发展谋新局

  • 编辑:小点点浏览:360评论: 0 人民日报
  •   2020年底,贵州66个贫困县、923万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全部脱贫,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支持贵州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易。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巩固住、拓展好?面对这一新的重大任务,贵州怎么干?

      畅通开放通道,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3月18日,汽笛长鸣,一列装载轮胎、电子设备等货品,共计35个大柜的列车从贵阳始发,2天后抵达广东深圳,再通过海运销往海外。

      这是“贵阳改貌—深圳平湖南”测试货运列车,也是继贵州至湛江港双向货运列车成功开行后,又一黔粤测试班列。

      “瞄准珠三角、长三角,贵州正在畅通黔粤主通道,使用好北翼中欧班列、乌江航道,建设好南翼西部陆海新通道,布局完善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的物流网络,构建起‘一主两翼多辅’的开放通道新格局,助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贵州省商务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去年11月18日,一列直达中欧班列从贵阳驶出,标志贵州开行中欧班列实现“零突破”。而随着乌江全线复航,黔货出山、通江达海更加畅通。

      “通四川、重庆,达湖北、上海,地处贵州腹地的开阳港,是全省水运大通道北入长江的门户,年货物吞吐量420万吨。”贵州省开阳县地方海事处处长段平介绍,港口计划新建4个作业区,助力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既要大胆闯,又要主动改。贵州坚持发挥改革先导作用,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探索路径。

      “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要求,贵州相继组建盘江煤电、磷化集团等8家大型国企。通过整合重组,企业主责主业更清晰,产业布局更优化,资源配置更合理,盈利能力持续向好。”贵州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方东介绍,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增不能减的问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过去10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贵州创造了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10年。”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努力实现“年年有成效、5年大突破、10年上台阶”的目标。

      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走进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连片翠绿的茶园跃入眼帘。“茶树变成‘摇钱树’,抱团发展的模式走对了!”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说,由党支部牵头成立茶叶合作社,带动周边7个村子发展2.3万多亩茶园,大屯村如今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超过500万元。

      “以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推动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贵州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贵州打造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赫章县兴发乡中营村偏远闭塞,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从2016年开始,依托韭菜坪景区开发,老乡们从乡村旅游中找到了脱贫致富门路。中营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人均年收入已达2万元。

      近年来,贵州持续开展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贵州持续选派3.2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建1万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实现脱贫村等“五类村”全覆盖。

      “现在不光卖鲜果,还开发特色零食、化妆品和有机肥等产品。”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册亨县糯米蕉种植面积几年间从6000亩发展到近10万亩,为3.7万多名农户打开致富大门。册亨县副县长欧阳川介绍,该县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

      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贵州因地制宜培育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茶叶、辣椒、刺梨种植面积全国领先;同时下大力气延伸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

      推进深度融合,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每天看看手机,动动手指,大棚里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立马掌握,还能根据数据得到管护建议。”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高丰农业羊肚菌基地内,负责人蔡芹正使用智慧农业系统查看羊肚菌长势。

      近年来,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

      “通过引入大数据,从一根丝到一匹布,整个生产环节都能精准把控,全流程信息化、数据化生产。”贵安新区恒力(贵阳)产业园总经理吴国良介绍,“现在上了3条生产线,管着倍捻机、织布机等6000多台设备,正全部开足马力生产。”

      在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指挥大厅,一系列设备运行数据实时显示,这是采用物联网技术建成的监测平台,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和自动化。

      依托“千企改造”和“万企融合”等工程,推进“贵州大数据试验田+东部数字经济创新探索”“贵州算力网络枢纽+东部算力资源需求”“贵州云服务基地+东部云服务市场”等模式,贵州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占比达34%,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将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持续用大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努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坚持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贵阳市南明河岸,一只白鹭翩然飞起。岸边步道上,市民纷纷掏出手机,拍下美妙一瞬。

      今年3月18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指出,近年来贵州推进草海、南明河等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较大进展,但一些流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

      针对反馈的问题,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将坚决扛起抓整改的政治责任,更加强化长江和珠江流域水源涵养地的“上游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创新实践。

      守好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森林覆盖率达62.1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绿色经济占比达45%……2021年,贵州生态答卷成绩亮眼。“我们将持续巩固生态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守牢两条底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贵州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万秀斌 程焕 苏滨 陈隽逸)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