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国内资讯
> 本地资讯> 国内资讯

细看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全民阅读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更新:2022-4-24 09:54|编辑:小点点|浏览:356|评论: 0 |来源: 光明日报
摘要:  全民阅读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细看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  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当日下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该调查自1999年开展起,如 ...
  全民阅读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细看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

  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当日下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该调查自1999年开展起,如一年一度的国民阅读“体检报告”,综合反映着我国国民阅读水平。

  本次调查成果发布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从今年的各项数据来分析,全民阅读发展态势总体向好,除报纸和期刊这两项阅读量有所下降,其他指标和数据都稳中有升,非常可喜的是图书阅读量和阅读率提升比较明显。”调查成果发布后,记者专访了魏玉山,详细解读国民阅读“体检报告”里的喜与忧。

  2021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及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提升

  “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13.22亿人口。”发布现场,魏玉山首先介绍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调查方法。作为具有全局性、科学性、权威性的阅读调查,近年来,该调查已成为每年“4·23世界读书日”的重要看点。

  据了解,本次调查自2021年8月开始启动,为期四个月,采用网络在线调查和电话调查的方式,在162个城市进行样本采集,覆盖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42456个。其中,成年人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74.5%,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25.5%,城乡样本比例为3.3:1。

  本次调查发现,2021年国民阅读的多项指标均有提升: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高于2020年的4.70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高于2020年的3.29本。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6%,较2020年提升了0.3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7%,较2020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来看,各项指标均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提升,那么,这看似“微小”的提升意味着什么呢?

  “0.1个百分点也好,0.01个百分点也好,这些数据看似不大,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实每增长0.1个百分点都意味着整体增长量是很大的。”针对记者的提问,魏玉山解读了数据背后的意义,他说,目前无论是国民阅读量还是阅读率,都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再向上增长的难度会很大。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已达到59.7%,这个数据在发达国家一般是在60%左右,仅有个别国家超过70%。

  魏玉山说,本次调查另一个可喜的情况是,0至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情况总体向好,平均每天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长较往年有所增加。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14至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最大,为13.10本。此外,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21年我国0至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3.2%,较2020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

  城乡阅读差距明显,数字阅读机遇挑战并存

  “这些年我们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都是四点几本,想达到五本是很难的。”魏玉山说,虽然目前纸质和电子书年均阅读量加起来已超8本,但这个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他介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均年阅读量都在10本上下或高于10本。

  数据无声,却能在横纵向对比中反映出现实的多个层面,细看“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有许多值得人们关注的地方。

  调查显示,无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城乡差距均比较明显。2021年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58本,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则为3.76本。在听书方面,2021年,我国超三成的成年国民养成了听书的习惯,但城镇成年居民的听书率比农村成年居民高7.8个百分点。

  魏玉山分析:“目前我国中西部一些农村地区,能达到这样的阅读率已是很不容易,提升难度非常大,这也是我们目前进行全民阅读推广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数字时代的阅读,选择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这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本次调查显示,2021年,有45.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20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然而,选择倾向与现实之间仍有一定距离,另一组数据显示,在媒介接触时长中,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为101.12分钟,传统纸质媒介则为21.05分钟。

  “新媒体传播快、传播广,但快和广的同时也带来了浅和短的问题。”魏玉山认为,现在各种媒介资源非常丰富,但真正能够沉下去进行长篇深度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新媒体有时效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但纸质媒介,特别是图书,则能体现内容的深度和温度,“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此外,“阅读满意度”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2021年只有28.2%的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满意”,16.6%及41.1%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和“一般”。另外,有51.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35.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魏玉山说,阅读调查显示了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提升方向和空间。(陈 雪)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国内资讯

细看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全民阅读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编辑:小点点浏览:356评论: 0 光明日报
  •   全民阅读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细看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

      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当日下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该调查自1999年开展起,如一年一度的国民阅读“体检报告”,综合反映着我国国民阅读水平。

      本次调查成果发布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从今年的各项数据来分析,全民阅读发展态势总体向好,除报纸和期刊这两项阅读量有所下降,其他指标和数据都稳中有升,非常可喜的是图书阅读量和阅读率提升比较明显。”调查成果发布后,记者专访了魏玉山,详细解读国民阅读“体检报告”里的喜与忧。

      2021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及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提升

      “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13.22亿人口。”发布现场,魏玉山首先介绍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调查方法。作为具有全局性、科学性、权威性的阅读调查,近年来,该调查已成为每年“4·23世界读书日”的重要看点。

      据了解,本次调查自2021年8月开始启动,为期四个月,采用网络在线调查和电话调查的方式,在162个城市进行样本采集,覆盖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42456个。其中,成年人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74.5%,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25.5%,城乡样本比例为3.3:1。

      本次调查发现,2021年国民阅读的多项指标均有提升: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高于2020年的4.70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高于2020年的3.29本。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6%,较2020年提升了0.3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7%,较2020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来看,各项指标均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提升,那么,这看似“微小”的提升意味着什么呢?

      “0.1个百分点也好,0.01个百分点也好,这些数据看似不大,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实每增长0.1个百分点都意味着整体增长量是很大的。”针对记者的提问,魏玉山解读了数据背后的意义,他说,目前无论是国民阅读量还是阅读率,都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再向上增长的难度会很大。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已达到59.7%,这个数据在发达国家一般是在60%左右,仅有个别国家超过70%。

      魏玉山说,本次调查另一个可喜的情况是,0至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情况总体向好,平均每天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长较往年有所增加。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14至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最大,为13.10本。此外,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21年我国0至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3.2%,较2020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

      城乡阅读差距明显,数字阅读机遇挑战并存

      “这些年我们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都是四点几本,想达到五本是很难的。”魏玉山说,虽然目前纸质和电子书年均阅读量加起来已超8本,但这个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他介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均年阅读量都在10本上下或高于10本。

      数据无声,却能在横纵向对比中反映出现实的多个层面,细看“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有许多值得人们关注的地方。

      调查显示,无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城乡差距均比较明显。2021年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58本,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则为3.76本。在听书方面,2021年,我国超三成的成年国民养成了听书的习惯,但城镇成年居民的听书率比农村成年居民高7.8个百分点。

      魏玉山分析:“目前我国中西部一些农村地区,能达到这样的阅读率已是很不容易,提升难度非常大,这也是我们目前进行全民阅读推广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数字时代的阅读,选择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这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本次调查显示,2021年,有45.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20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然而,选择倾向与现实之间仍有一定距离,另一组数据显示,在媒介接触时长中,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为101.12分钟,传统纸质媒介则为21.05分钟。

      “新媒体传播快、传播广,但快和广的同时也带来了浅和短的问题。”魏玉山认为,现在各种媒介资源非常丰富,但真正能够沉下去进行长篇深度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新媒体有时效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但纸质媒介,特别是图书,则能体现内容的深度和温度,“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此外,“阅读满意度”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2021年只有28.2%的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满意”,16.6%及41.1%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和“一般”。另外,有51.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35.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魏玉山说,阅读调查显示了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提升方向和空间。(陈 雪)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