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黔西南州义龙新区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更新:2022-4-16 08:47|编辑:小点点|浏览:1172|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今年以来,义龙新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粮食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粮食产业发展目标,以“保、夯、抓、强、稳”为主抓手,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坚持“盯目标、抓重点、强措施”,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得 ...
  今年以来,义龙新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粮食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粮食产业发展目标,以“保、夯、抓、强、稳”为主抓手,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坚持“盯目标、抓重点、强措施”,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生产效益稳步提升。

  保面积。坚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头等大事,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充分借鉴先进地区优秀做法,建立健全“三级书记抓粮食”工作机制,成立以党工委、管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粮食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撂荒,统筹一体推进粮食产业发展。

  夯设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聚焦粮食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全程机械化试验。依托坝区良田好土优势资源,严格项目“一张图”管理,全面改善骨干输配水、土地平整、田间灌排水、机耕道路、农田输配电、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持等农业生产条件,健全建后管护机制,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抓技术。坚持贯彻“藏粮于技”,加强与喀斯特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科研企业合作力度,重点围绕优先品种、增加密度、氮肥后移、绿色防控等增产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同时,深入开展“送技入田”服务,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及“稻+旅游”“稻+渔(鱼、虾等)”等高效粮经套种模式,破解喀斯特地形地貌土地贫瘠“瓶颈”,用现代农业科技支撑粮食高效生产。

  强保障。以春耕生产为切入点,抢抓农时机遇,把握农资供应的关键时期,系统科学谋划、提前筹备,持续加大春耕备耕物资储备调度及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切实做好春耕春播农资服务工作。同时,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农业灾害预警,及早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强化宣传服务,指导农民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

  稳政策。全力抢抓中央1号、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多渠道多途径“上争、外引、内聚”涉农资源项目,并严格按照“谁种粮谁享受补贴”的原则,全面落实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和最低收购政策兑现,加强政策协同,有效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切实保障和提高农民种粮增收积极性。(韦欢)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义龙

黔西南州义龙新区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 编辑:小点点浏览:1172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今年以来,义龙新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粮食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粮食产业发展目标,以“保、夯、抓、强、稳”为主抓手,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坚持“盯目标、抓重点、强措施”,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生产效益稳步提升。

      保面积。坚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头等大事,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充分借鉴先进地区优秀做法,建立健全“三级书记抓粮食”工作机制,成立以党工委、管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粮食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撂荒,统筹一体推进粮食产业发展。

      夯设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聚焦粮食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全程机械化试验。依托坝区良田好土优势资源,严格项目“一张图”管理,全面改善骨干输配水、土地平整、田间灌排水、机耕道路、农田输配电、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持等农业生产条件,健全建后管护机制,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抓技术。坚持贯彻“藏粮于技”,加强与喀斯特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科研企业合作力度,重点围绕优先品种、增加密度、氮肥后移、绿色防控等增产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同时,深入开展“送技入田”服务,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及“稻+旅游”“稻+渔(鱼、虾等)”等高效粮经套种模式,破解喀斯特地形地貌土地贫瘠“瓶颈”,用现代农业科技支撑粮食高效生产。

      强保障。以春耕生产为切入点,抢抓农时机遇,把握农资供应的关键时期,系统科学谋划、提前筹备,持续加大春耕备耕物资储备调度及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切实做好春耕春播农资服务工作。同时,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农业灾害预警,及早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强化宣传服务,指导农民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

      稳政策。全力抢抓中央1号、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多渠道多途径“上争、外引、内聚”涉农资源项目,并严格按照“谁种粮谁享受补贴”的原则,全面落实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和最低收购政策兑现,加强政策协同,有效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切实保障和提高农民种粮增收积极性。(韦欢)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