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拓宽群众致富路 ——普安县抓实春季农业生产带农致富侧记

更新:2022-4-2 12:06|编辑:柠檬树|浏览:1134|评论: 0 |来源: 贵州日报
摘要:忙碌的采茶女。定点在普安县的“2022年贵州绿茶第一采”首采地。茶企员工加紧生产制作干茶。交售茶青的群众。  3月20日,阳光明媚。普安县江西坡万亩茶山美如画卷。  一枚枚嫩芽滑入手中……随处可见的采茶女穿 ...



忙碌的采茶女。


定点在普安县的“2022年贵州绿茶第一采”首采地。


茶企员工加紧生产制作干茶。


交售茶青的群众。

  3月20日,阳光明媚。普安县江西坡万亩茶山美如画卷。

  一枚枚嫩芽滑入手中……随处可见的采茶女穿梭于茶树间,拇指食指轻捻茶青,为了能够抓住采茶青的黄金季节,她们争分夺秒,午饭都在山上吃。夕阳西下,她们背着满筐的收获来到山脚的收购点。新鲜的茶青会立即运到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工人们便开始忙着加工制作干茶。伴随着弥漫满屋的茶香,一台台机器忙碌不停。这是今年普安县在抓实春季农业生产中,因地制宜,抓粮稳产,抓茶增收,抓烟富农,抓菌创收,拓宽农民致富路的一个鲜活剪影。

农技培训 丰产丰收信心足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为确保水稻稳产增量,近期,普安县青山镇范家寨村水稻育秧点正热火朝天开展育秧工作。放眼望去,平整开阔的水稻育秧点上,数十名农民正在春耕劳作。在普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的指导下,大家挥动锄头,沿着画好的线起垄,不一会儿,一个个长方形的育苗床就展现在眼前。

  在现场指导的普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谯树黔信心十足地介绍:“今年普安县开展的水稻育苗,采取钵盘育秧和穴盘育秧新技术,争取做好做强,让农民在下一步的种植中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节约成本,省工省时。”

  今年,普安县重点抓好水稻、玉米生产,积极发展马铃薯、红薯等种植,切实促进粮食丰产丰收,提质增效。

  据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自2月28日普安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该县高度重视春耕生产,不断派遣农技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同时,乡镇街道干部紧盯农业生产,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激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满满信心与决心。

  2022年,黔西南州下达该县计划,要求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1.8万亩,产粮11万吨。该县把目标定得更高,力争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产粮12万吨以上。截至3月20日,已播种早熟玉米3000亩,马铃薯500亩,储备杂交水稻良种75吨、杂交玉米良种290吨、农膜25吨、肥料6690吨、农药11.71万包(瓶)、农业生产拖拉机1326台、耕整机799台(套)、微耕机11729台(套)、水稻插秧机11台、水泵7286台。其中还有田园管理机436台、水泵7286台、动力植保机械2500台、茶叶修剪机200台,果蔬修剪机50台,足以满足春耕生产需求。目前,实现犁田2.821万亩,犁土8.32万亩,完成春播面积3.12万亩。派遣的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相继到乡镇(街道),扎实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和技术指导。

下足功夫 茶香景美产业旺

  人勤春早茶山忙。近期,普安县春光明媚,天气晴好,茶农们抓住春茶采摘的黄金时期,在茶山采茶增收,忙得不亦乐乎。茶农们采摘的茶青,从茶山上下来,就被早已在路边等候的普安红茶业集团收购,现款现结,茶农们脸上乐开了花。

  在收购现场,贵州普安红茶业集团项目负责人于丹笑容满面地介绍,白沙乡卡塘村采摘“白叶一号”的第一天,她们早上6点钟就从普安开车来蹲点收购茶青,5个多小时就收购了200多斤,现货现结。

  普安县茶叶协会副会长黄崇丽表示:“现在茶青处于盛产期,按每天采茶150人来算,每天支付的采茶酬劳达2万多元。”

  楼下镇采茶人周燕开心地说:“在楼下镇发展种植的茶叶基地采茶青,收入很不错,我每天采7至8斤茶青,能挣到200多块钱。”

  近年来,普安县着力推动茶产业发展,重点在做大做强做优上下功夫,力促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山增值、茶业振兴。绵延逶迤的万亩茶山,呈现出茶香景美的动人景象。

  目前,普安县共有茶园总面积18.3万亩,实现投产面积12.5万亩。2021年,实现干茶产量达8300吨,综合产值达15亿元,带动6万多名群众增收致富。据普安县农业农村局与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统计,2022年1月1日春茶开采至3月19日,普安县共采摘茶青786776斤,生产干茶177675.2斤,预计一季度茶叶产量达1800吨,总产值达3.5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2%以上。茶产业的崛起,正成为普安县特色产业的一个亮点。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普安县将继续加强对现有18.3万亩茶园的管护工作,按照茶叶管护要求,定期开展茶园管护,确保种得活、管得好、有效益。同时以普安红集团成立为契机,理顺集团公司母公司和各子公司、各合作企业的关系,按照“一核两翼三中心”规划,用2至3年时间完成全县布局精深加工、粗加工厂布局和建设,打造“茶+”产业链条,在茶文化上下功夫,推进茶旅一体协调发展,并支持由县茶叶协会、普安红集团牵头,建立健全“普安红茶”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研究建立“普安早春绿茶”“普安白茶”标准,逐步实现普安红茶、绿茶、白茶对外统一标准、包装和宣传。

  据悉,普安县还将充分利用好“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契机,及时衔接哈尔滨冰雪节,开拓北方市场。用好“普安红”这张名片,充分借助“七城十馆一中心”平台,做靓“携茶”品牌,让普安茶产业更富科技含量、技术含量、艺术含量。同时,支持正山堂、浙茶集团、金恪集团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以普安项目为载体,引进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普安茶产业发展培育人才、开发全新产品。深化和省茶科所、贵大茶学院的深度合作关系,立足本省资源为产业发展找准科技支撑单位,推动茶产业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好春耕 烤烟移栽基础牢

  3月中旬以来,2022年烤烟起垄备栽培训在普安县种烟乡镇逐步铺开,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讲解,为确保今年全县烤烟标准化、规范化移栽提供有效示范。

  在普安县青山镇大坪地起垄备栽现场,新店镇覆膜备栽、农机展示及壮苗培育现场,技术骨干人员围绕“稳、早、壮、新”四个要素对普安县烟农进行现场讲解,让烟农熟悉起垄备栽、壮苗培育等技术,为实现烟农增收吃下“定心丸”,也为后续的烤烟移栽夯实了基础。

  普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管理股股长蒋南祥说:“在起垄备栽环节,普安县引入适合山地地形地貌的实用农机,减轻了烟农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了效率。”

  据介绍,2021年,该县瞄准高质量发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提升烟叶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水平,推进产业现代化发展、高质量发展。烟叶工作实现了结构、均价、烟农收入、财政税收的全面提升,其中烟农收入、财政税收创历史新高。烟叶收购任务圆满完成,为普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支撑。

  今年,该县发展烤烟将在提高烟叶标准化生产和效益方面下功夫,重点发展烟叶和“烤烟+”助农增收,切实增加烟农收入,推进烟叶新型产业发展综合体建设,积极探索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翻犁5.98万亩(其中,人力翻犁3.52万亩,机耕翻犁2.46万亩),完成集雨池修建6960口,推广绿肥种植2万亩。稳定烟农2354户,较去年增加189户;落实烤烟集中育苗点36个,完成育苗播种16.65万盘,育苗可供面积7.2万亩。

发挥优势 接茬种菌效益好

  春阳暖人,正是春耕生产好时节。近段时间,在普安县青山镇200多亩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务工群众一边忙着采收羊肚菌,一边抢抓时节种植红托竹荪,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春种春收景象。

  在青山镇青山社区百亩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务工群众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紧采收,及时将鲜菌运送至厂房烘烤加工。

  青山镇食用菌基地种植户陈贵甫笑容满面地说:“羊肚菌开始采收,亩产达到300至400斤,鲜菌市场价是60至80元一斤,烘干后可达到500至600元一斤!”

  在推动产业发展中,普安县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整合土地资源,以坝区产业建设为载体,采取“政府引导+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以青山镇为例,该镇建起占地面积200多亩的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当地612户农户发展香菇、羊肚菌、红托竹荪等食用菌种植。据统计,2021年,基地食用菌产量100吨,实现产值495万元。

  为推动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该县明确由政府主导搭建的县级平台公司负责菌种的引进、技术指导及后期产销对接,确保农户收益。农户通过自选栽种菌种,租用大棚种植的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陈明高是青山镇范家寨村的食用菌种植户,去年种有3亩林下红托竹荪。今年,他转变思路,与合伙人扩大种植规模,在基地租了10亩大棚。近期,趁着春耕时节,组织工人在基地有序播种,工人们放菌棒、消毒、覆土,忙得不亦乐乎。

  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李梅说,“平均一天收入100多块钱,跟出门务工差不多,在家里面还照顾得到小孩、照顾得了老人,很好。”

  据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22年黔西南州下达该县林下菌药任务累计种植32000亩(其中林下食用菌8000亩、林下中药材24000亩)。截至3月19日,已实现林下菌药种植14246.5亩。其中林下食用菌6677.5亩、林下中药材7569亩,完成任务占比44.52%,实现了第一季度“开门稳”。(黄太富)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普安

拓宽群众致富路 ——普安县抓实春季农业生产带农致富侧记

  • 编辑:柠檬树浏览:1134评论: 0 贵州日报



  • 忙碌的采茶女。


    定点在普安县的“2022年贵州绿茶第一采”首采地。


    茶企员工加紧生产制作干茶。


    交售茶青的群众。

      3月20日,阳光明媚。普安县江西坡万亩茶山美如画卷。

      一枚枚嫩芽滑入手中……随处可见的采茶女穿梭于茶树间,拇指食指轻捻茶青,为了能够抓住采茶青的黄金季节,她们争分夺秒,午饭都在山上吃。夕阳西下,她们背着满筐的收获来到山脚的收购点。新鲜的茶青会立即运到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工人们便开始忙着加工制作干茶。伴随着弥漫满屋的茶香,一台台机器忙碌不停。这是今年普安县在抓实春季农业生产中,因地制宜,抓粮稳产,抓茶增收,抓烟富农,抓菌创收,拓宽农民致富路的一个鲜活剪影。

    农技培训 丰产丰收信心足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为确保水稻稳产增量,近期,普安县青山镇范家寨村水稻育秧点正热火朝天开展育秧工作。放眼望去,平整开阔的水稻育秧点上,数十名农民正在春耕劳作。在普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的指导下,大家挥动锄头,沿着画好的线起垄,不一会儿,一个个长方形的育苗床就展现在眼前。

      在现场指导的普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谯树黔信心十足地介绍:“今年普安县开展的水稻育苗,采取钵盘育秧和穴盘育秧新技术,争取做好做强,让农民在下一步的种植中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节约成本,省工省时。”

      今年,普安县重点抓好水稻、玉米生产,积极发展马铃薯、红薯等种植,切实促进粮食丰产丰收,提质增效。

      据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自2月28日普安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该县高度重视春耕生产,不断派遣农技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同时,乡镇街道干部紧盯农业生产,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激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满满信心与决心。

      2022年,黔西南州下达该县计划,要求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1.8万亩,产粮11万吨。该县把目标定得更高,力争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产粮12万吨以上。截至3月20日,已播种早熟玉米3000亩,马铃薯500亩,储备杂交水稻良种75吨、杂交玉米良种290吨、农膜25吨、肥料6690吨、农药11.71万包(瓶)、农业生产拖拉机1326台、耕整机799台(套)、微耕机11729台(套)、水稻插秧机11台、水泵7286台。其中还有田园管理机436台、水泵7286台、动力植保机械2500台、茶叶修剪机200台,果蔬修剪机50台,足以满足春耕生产需求。目前,实现犁田2.821万亩,犁土8.32万亩,完成春播面积3.12万亩。派遣的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相继到乡镇(街道),扎实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和技术指导。

    下足功夫 茶香景美产业旺

      人勤春早茶山忙。近期,普安县春光明媚,天气晴好,茶农们抓住春茶采摘的黄金时期,在茶山采茶增收,忙得不亦乐乎。茶农们采摘的茶青,从茶山上下来,就被早已在路边等候的普安红茶业集团收购,现款现结,茶农们脸上乐开了花。

      在收购现场,贵州普安红茶业集团项目负责人于丹笑容满面地介绍,白沙乡卡塘村采摘“白叶一号”的第一天,她们早上6点钟就从普安开车来蹲点收购茶青,5个多小时就收购了200多斤,现货现结。

      普安县茶叶协会副会长黄崇丽表示:“现在茶青处于盛产期,按每天采茶150人来算,每天支付的采茶酬劳达2万多元。”

      楼下镇采茶人周燕开心地说:“在楼下镇发展种植的茶叶基地采茶青,收入很不错,我每天采7至8斤茶青,能挣到200多块钱。”

      近年来,普安县着力推动茶产业发展,重点在做大做强做优上下功夫,力促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山增值、茶业振兴。绵延逶迤的万亩茶山,呈现出茶香景美的动人景象。

      目前,普安县共有茶园总面积18.3万亩,实现投产面积12.5万亩。2021年,实现干茶产量达8300吨,综合产值达15亿元,带动6万多名群众增收致富。据普安县农业农村局与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统计,2022年1月1日春茶开采至3月19日,普安县共采摘茶青786776斤,生产干茶177675.2斤,预计一季度茶叶产量达1800吨,总产值达3.5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2%以上。茶产业的崛起,正成为普安县特色产业的一个亮点。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普安县将继续加强对现有18.3万亩茶园的管护工作,按照茶叶管护要求,定期开展茶园管护,确保种得活、管得好、有效益。同时以普安红集团成立为契机,理顺集团公司母公司和各子公司、各合作企业的关系,按照“一核两翼三中心”规划,用2至3年时间完成全县布局精深加工、粗加工厂布局和建设,打造“茶+”产业链条,在茶文化上下功夫,推进茶旅一体协调发展,并支持由县茶叶协会、普安红集团牵头,建立健全“普安红茶”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研究建立“普安早春绿茶”“普安白茶”标准,逐步实现普安红茶、绿茶、白茶对外统一标准、包装和宣传。

      据悉,普安县还将充分利用好“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契机,及时衔接哈尔滨冰雪节,开拓北方市场。用好“普安红”这张名片,充分借助“七城十馆一中心”平台,做靓“携茶”品牌,让普安茶产业更富科技含量、技术含量、艺术含量。同时,支持正山堂、浙茶集团、金恪集团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以普安项目为载体,引进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普安茶产业发展培育人才、开发全新产品。深化和省茶科所、贵大茶学院的深度合作关系,立足本省资源为产业发展找准科技支撑单位,推动茶产业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好春耕 烤烟移栽基础牢

      3月中旬以来,2022年烤烟起垄备栽培训在普安县种烟乡镇逐步铺开,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讲解,为确保今年全县烤烟标准化、规范化移栽提供有效示范。

      在普安县青山镇大坪地起垄备栽现场,新店镇覆膜备栽、农机展示及壮苗培育现场,技术骨干人员围绕“稳、早、壮、新”四个要素对普安县烟农进行现场讲解,让烟农熟悉起垄备栽、壮苗培育等技术,为实现烟农增收吃下“定心丸”,也为后续的烤烟移栽夯实了基础。

      普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管理股股长蒋南祥说:“在起垄备栽环节,普安县引入适合山地地形地貌的实用农机,减轻了烟农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了效率。”

      据介绍,2021年,该县瞄准高质量发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提升烟叶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水平,推进产业现代化发展、高质量发展。烟叶工作实现了结构、均价、烟农收入、财政税收的全面提升,其中烟农收入、财政税收创历史新高。烟叶收购任务圆满完成,为普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支撑。

      今年,该县发展烤烟将在提高烟叶标准化生产和效益方面下功夫,重点发展烟叶和“烤烟+”助农增收,切实增加烟农收入,推进烟叶新型产业发展综合体建设,积极探索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翻犁5.98万亩(其中,人力翻犁3.52万亩,机耕翻犁2.46万亩),完成集雨池修建6960口,推广绿肥种植2万亩。稳定烟农2354户,较去年增加189户;落实烤烟集中育苗点36个,完成育苗播种16.65万盘,育苗可供面积7.2万亩。

    发挥优势 接茬种菌效益好

      春阳暖人,正是春耕生产好时节。近段时间,在普安县青山镇200多亩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务工群众一边忙着采收羊肚菌,一边抢抓时节种植红托竹荪,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春种春收景象。

      在青山镇青山社区百亩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务工群众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紧采收,及时将鲜菌运送至厂房烘烤加工。

      青山镇食用菌基地种植户陈贵甫笑容满面地说:“羊肚菌开始采收,亩产达到300至400斤,鲜菌市场价是60至80元一斤,烘干后可达到500至600元一斤!”

      在推动产业发展中,普安县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整合土地资源,以坝区产业建设为载体,采取“政府引导+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以青山镇为例,该镇建起占地面积200多亩的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当地612户农户发展香菇、羊肚菌、红托竹荪等食用菌种植。据统计,2021年,基地食用菌产量100吨,实现产值495万元。

      为推动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该县明确由政府主导搭建的县级平台公司负责菌种的引进、技术指导及后期产销对接,确保农户收益。农户通过自选栽种菌种,租用大棚种植的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陈明高是青山镇范家寨村的食用菌种植户,去年种有3亩林下红托竹荪。今年,他转变思路,与合伙人扩大种植规模,在基地租了10亩大棚。近期,趁着春耕时节,组织工人在基地有序播种,工人们放菌棒、消毒、覆土,忙得不亦乐乎。

      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李梅说,“平均一天收入100多块钱,跟出门务工差不多,在家里面还照顾得到小孩、照顾得了老人,很好。”

      据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22年黔西南州下达该县林下菌药任务累计种植32000亩(其中林下食用菌8000亩、林下中药材24000亩)。截至3月19日,已实现林下菌药种植14246.5亩。其中林下食用菌6677.5亩、林下中药材7569亩,完成任务占比44.52%,实现了第一季度“开门稳”。(黄太富)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