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安顺:澎湃发展强动力 黔中崛起新跨越

更新:2022-3-24 15:36|编辑:山遇水|浏览:316|评论: 0 |来源: 贵州日报
摘要:  春天里,走进黔中大地,街道车水马龙,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园区企业聚集,赶生产、抢订单,热火朝天;田间地头绿意盎然,农村群众精神抖擞,生活富足,幸福的笑脸绽放……  澎湃着发展活力的场景,是安顺市过去 ...
  春天里,走进黔中大地,街道车水马龙,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园区企业聚集,赶生产、抢订单,热火朝天;田间地头绿意盎然,农村群众精神抖擞,生活富足,幸福的笑脸绽放……

  澎湃着发展活力的场景,是安顺市过去五年奋斗的生动体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安顺市开拓创新、砥砺奋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跨步跃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为推动黔中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下,安顺市正按照“1558”发展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动出击,抢抓先机,全力推动黔中崛起。

  经济发展实现跨越

  走进安顺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科技创意令人眼前一亮,智慧党建平台、肉牛产业智慧平台、智能回收等高科技数字技术将数智完美展现。

  从2021年4月17日投入施工,到5月20日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实现精彩一跳。目前,入驻企业上百家,实现引进一批市场主体、孵化一批科创企业、培育一批上市公司、壮大一个数字园区,打造产业云脑集群目标,在抢新机中跑出数字经济发展“加速度”,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安顺市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一路快马加鞭,大项目不断汇集,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奏出高质量发展美丽音符。

  脱贫攻坚主战场,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全面补齐“3+1”保障,8.21万人搬出大山,搬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房,6个贫困县摘帽,569个贫困村出列,54.58万贫困人口脱贫,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工业主阵地,九大重点工业产业齐头并进,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特色轻工三个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农业向高效迈进,蔬菜、茶叶等十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一县一业”新格局,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连续位居全省第一。全域旅游创建串珠成链,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长,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唱响“康养福地·瀑乡安顺”城市品牌。

  五年的奋斗努力,实现安顺市经济跨步提升。2021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8.91亿元,增速9%。

  绿色生态宜居宜业

  绿色生态是安顺市靓丽的底色。五年来,该市强力推进防污治污“五场战役”“双十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51.8%提高到60%。完成全国城市“双修”试点任务和第二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厕所革命先进市,天蓝、山绿、水清、地洁的美丽画卷生动展现。

  以绿色生态铺展,安顺市建设生态家园。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探索形成“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模式和“1+N”镇村联动模式。开展“城市双修”,打造166座山体公园,开展园林绿化,提升城区绿地率。旧州镇、黄果树镇等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小河湾、秀水等荣获“最美休闲乡村”,马鞍山、节溪等美丽乡村流光溢彩。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6%,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之城璀璨绽放。

  沿着绿色发展的方向,安顺市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路子,搭建起绿色发展平台,推动企业开发绿色产品、主导产业创建绿色工厂、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绿色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大数据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基础能源等产业欣欣向荣,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化改造、节能及绿色发展综合性示范园区渐次呈现,西秀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示范园区,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被评为省级绿色园区,贵州百灵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西南水泥公司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

  改革红利普惠民生

  五年来,安顺市以改革的气度,释放加快发展的创新活力。

  “放管服”改革加速领跑,优化审批流程,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天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减至46项。“营改增”改革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累计减免税费125亿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多项改革经验成为全国试点示范,“七权”同确改革成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水利精准扶贫示范区建设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

  开拓进取,安顺成为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福地。

  改革发展的红利,让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24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35万人。新增学位6万个,学前教育普惠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0%、97%、92.15%、42.02%。实施“百院大战”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立医院(卫生院)66所,实现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市县乡三级远程医疗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持续上调,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平安安顺、法治安顺迈上新台阶,镇宁荣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创建国家禁毒示范城市,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安顺市按照“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围绕“1558”发展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打造“四化”新高地、黔中地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加快推动黔中崛起,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安顺。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安顺:澎湃发展强动力 黔中崛起新跨越

  • 编辑:山遇水浏览:316评论: 0 贵州日报
  •   春天里,走进黔中大地,街道车水马龙,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园区企业聚集,赶生产、抢订单,热火朝天;田间地头绿意盎然,农村群众精神抖擞,生活富足,幸福的笑脸绽放……

      澎湃着发展活力的场景,是安顺市过去五年奋斗的生动体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安顺市开拓创新、砥砺奋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跨步跃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为推动黔中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下,安顺市正按照“1558”发展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动出击,抢抓先机,全力推动黔中崛起。

      经济发展实现跨越

      走进安顺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科技创意令人眼前一亮,智慧党建平台、肉牛产业智慧平台、智能回收等高科技数字技术将数智完美展现。

      从2021年4月17日投入施工,到5月20日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实现精彩一跳。目前,入驻企业上百家,实现引进一批市场主体、孵化一批科创企业、培育一批上市公司、壮大一个数字园区,打造产业云脑集群目标,在抢新机中跑出数字经济发展“加速度”,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安顺市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一路快马加鞭,大项目不断汇集,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奏出高质量发展美丽音符。

      脱贫攻坚主战场,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全面补齐“3+1”保障,8.21万人搬出大山,搬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房,6个贫困县摘帽,569个贫困村出列,54.58万贫困人口脱贫,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工业主阵地,九大重点工业产业齐头并进,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特色轻工三个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农业向高效迈进,蔬菜、茶叶等十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一县一业”新格局,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连续位居全省第一。全域旅游创建串珠成链,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长,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唱响“康养福地·瀑乡安顺”城市品牌。

      五年的奋斗努力,实现安顺市经济跨步提升。2021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8.91亿元,增速9%。

      绿色生态宜居宜业

      绿色生态是安顺市靓丽的底色。五年来,该市强力推进防污治污“五场战役”“双十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51.8%提高到60%。完成全国城市“双修”试点任务和第二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厕所革命先进市,天蓝、山绿、水清、地洁的美丽画卷生动展现。

      以绿色生态铺展,安顺市建设生态家园。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探索形成“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模式和“1+N”镇村联动模式。开展“城市双修”,打造166座山体公园,开展园林绿化,提升城区绿地率。旧州镇、黄果树镇等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小河湾、秀水等荣获“最美休闲乡村”,马鞍山、节溪等美丽乡村流光溢彩。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6%,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之城璀璨绽放。

      沿着绿色发展的方向,安顺市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路子,搭建起绿色发展平台,推动企业开发绿色产品、主导产业创建绿色工厂、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绿色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大数据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基础能源等产业欣欣向荣,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化改造、节能及绿色发展综合性示范园区渐次呈现,西秀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示范园区,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被评为省级绿色园区,贵州百灵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西南水泥公司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

      改革红利普惠民生

      五年来,安顺市以改革的气度,释放加快发展的创新活力。

      “放管服”改革加速领跑,优化审批流程,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天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减至46项。“营改增”改革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累计减免税费125亿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多项改革经验成为全国试点示范,“七权”同确改革成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水利精准扶贫示范区建设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

      开拓进取,安顺成为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福地。

      改革发展的红利,让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24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35万人。新增学位6万个,学前教育普惠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0%、97%、92.15%、42.02%。实施“百院大战”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立医院(卫生院)66所,实现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市县乡三级远程医疗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持续上调,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平安安顺、法治安顺迈上新台阶,镇宁荣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创建国家禁毒示范城市,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安顺市按照“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围绕“1558”发展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打造“四化”新高地、黔中地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加快推动黔中崛起,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安顺。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