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3年来 “贵州河流日1+2行动”推动解决环境问题300多个

更新:2022-3-24 09:08|编辑:若天无云|浏览:302|评论: 0 |来源: 多彩贵州网
摘要:  年逾古稀的老人、活力充沛的青年、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他们每月用1小时,巡护2公里河流,推动贵州河湖环境改善。  “贵州河流日1+2行动”已连续举办了37期,参与志愿者人数逾3.5万人次,巡河范围覆盖全省9 ...
  年逾古稀的老人、活力充沛的青年、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他们每月用1小时,巡护2公里河流,推动贵州河湖环境改善。

  “贵州河流日1+2行动”已连续举办了37期,参与志愿者人数逾3.5万人次,巡河范围覆盖全省9个市州,涉及长江、珠江两个流域的300余条河流(水库),推动解决各类环境问题300多个,成为贵州公众参与河湖环境保护、多元共治的一个典型样本。

  降低环保“门槛” 休闲中巡河护湖

  “在环保的具体行动中,如果组织不好,公众在维护环境的过程中还会造成新的污染,反而适得其反。”

  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黔仁生态)主任、省级民间河长王吉勇说,建立“贵州河流日1+2行动”平台,就是为公众提供技术咨询、专业培训、问题解决协助等系统性的支持服务,让环保的“门槛”降低。志愿者们在徒步、健身、聚会、春游的同时,轻松加入到巡河护湖的行动中。


志愿者在阿哈水库,开展净摊行动

  2019年3月22日,包括黔仁生态在内的15个本土公益团队、大学生社团“世界水日”这天发起倡议:将每个月第三周星期六定为“贵州河流日”,号召公众在这一天用1个小时,就近巡护身边2公里河湖。

  3月23日,第1期活动启动,以后每月定期开展,“贵州河流日1+2行动”应运而生。


志愿者在乌江源植树

  一场活动,包括学习河流知识、开展净滩行动、宣传环保知识、记录反馈环境问题等内容。

  “关于净滩,捡垃圾不是目的。”他说,垃圾靠志愿者捡,是捡不完的。活动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以实际行动宣传、践行环保理念,影响更多人,自觉地不乱扔,做到“垃圾源头减量”。

  最初,一些参与活动的团队,使用一次性筷子去捡拾垃圾。但意识到这种环保行为的“不环保”之后,立即进行了整改。“环保意识和行动的升级,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王吉勇说。

  王吉勇介绍,2020年起,创新开展了云巡河、河流打卡、在线自然故事会等“线上”活动,“线上+线下”的活动形式成为常态化。

  为了增强活动吸引力,还为活动赋予不同主题,如垃圾分类、鸟类调查、植树活动等,经常在活动中植入游戏,增加趣味性。

  从15支团队到100多支团队

  “一支塑料瓶,扔进大自然,自然分解要400多年……”今年即将满70岁的“资深”志愿者周余庆,手持垃圾钳,从湖边的草丛里夹起一个矿泉水瓶,扔进桶里。一边清理垃圾,一边向大家普及环保知识。

  在贵阳阿哈水库金山村麻窝寨段,她和的伙伴们,已是第37次参加“贵州河流日1+2行动”。这次活动,发现并上报了2处环境问题。


志愿者到阿哈水库巡护留影

  周余庆在志愿者中,年龄虽大,却很好学,还将学到环保知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打印活动简报,使用的是打印店用过一面的“废纸”;开展敬老活动,教养老院的老人,用果皮自制酵素;组织开会,拒绝发放瓶装水等。

  作为花溪爱心圆梦社的负责人,近年来,在她的带动下,150余名注册社员均参加到河流保护活动中来。社员们,又带动亲友参加,队伍进一步扩大。


小学生志愿者参加净摊行动

  三年来,志愿者、公益团队、大学生社团等民间力量联合河长办、团委、企业等单位参与到“贵州河流日1+2行动”中,进行巡河护湖、环境专题调查、净滩、环保宣传、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等水环境保护活动。

  三年来,参与“贵州河流日1+2行动”的团队,已由最初的15个,扩展到现在的100多个。

  推动解决环境问题300多个

  安顺小伙张家祥家,在挑水河边。儿时记忆中清澈见底鱼儿游的挑水河越来越脏,在2016年上榜贵州“城市黑臭水体”。

  2019年,张家祥成为最早参与“贵州河流日1+2行动”的志愿者之一,持续对挑水河、贯城河、宁谷河等安顺地区河流进行巡护与监督,拍摄记录走过的每个河段。张家祥也成长为安顺乐水行领队,打邦河省级“青清河”志愿者、民间河长。

  志愿者们持续监督举报,提供工地偷排、养殖污水直排等线索,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下大力气整治,如今,挑水河逐渐清亮。


志愿者检测兴义纳灰河水质


  “若你发现有污染源,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拍下照片,附上定位,上传到‘黔仁生态’公众号的‘监督举报’专栏。”王吉勇说,黔仁生态会迅速根据核实,确认属实后会及时将问题报告属地相关主管部门。问题解决之后,志愿者会得到处理情况反馈。

  三年来,“贵州河流日1+2行动”共通过这种形式,推动解决各类环境问题300多个。(李远莉)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3年来 “贵州河流日1+2行动”推动解决环境问题300多个

  • 编辑:若天无云浏览:302评论: 0 多彩贵州网
  •   年逾古稀的老人、活力充沛的青年、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他们每月用1小时,巡护2公里河流,推动贵州河湖环境改善。

      “贵州河流日1+2行动”已连续举办了37期,参与志愿者人数逾3.5万人次,巡河范围覆盖全省9个市州,涉及长江、珠江两个流域的300余条河流(水库),推动解决各类环境问题300多个,成为贵州公众参与河湖环境保护、多元共治的一个典型样本。

      降低环保“门槛” 休闲中巡河护湖

      “在环保的具体行动中,如果组织不好,公众在维护环境的过程中还会造成新的污染,反而适得其反。”

      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黔仁生态)主任、省级民间河长王吉勇说,建立“贵州河流日1+2行动”平台,就是为公众提供技术咨询、专业培训、问题解决协助等系统性的支持服务,让环保的“门槛”降低。志愿者们在徒步、健身、聚会、春游的同时,轻松加入到巡河护湖的行动中。


    志愿者在阿哈水库,开展净摊行动

      2019年3月22日,包括黔仁生态在内的15个本土公益团队、大学生社团“世界水日”这天发起倡议:将每个月第三周星期六定为“贵州河流日”,号召公众在这一天用1个小时,就近巡护身边2公里河湖。

      3月23日,第1期活动启动,以后每月定期开展,“贵州河流日1+2行动”应运而生。


    志愿者在乌江源植树

      一场活动,包括学习河流知识、开展净滩行动、宣传环保知识、记录反馈环境问题等内容。

      “关于净滩,捡垃圾不是目的。”他说,垃圾靠志愿者捡,是捡不完的。活动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以实际行动宣传、践行环保理念,影响更多人,自觉地不乱扔,做到“垃圾源头减量”。

      最初,一些参与活动的团队,使用一次性筷子去捡拾垃圾。但意识到这种环保行为的“不环保”之后,立即进行了整改。“环保意识和行动的升级,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王吉勇说。

      王吉勇介绍,2020年起,创新开展了云巡河、河流打卡、在线自然故事会等“线上”活动,“线上+线下”的活动形式成为常态化。

      为了增强活动吸引力,还为活动赋予不同主题,如垃圾分类、鸟类调查、植树活动等,经常在活动中植入游戏,增加趣味性。

      从15支团队到100多支团队

      “一支塑料瓶,扔进大自然,自然分解要400多年……”今年即将满70岁的“资深”志愿者周余庆,手持垃圾钳,从湖边的草丛里夹起一个矿泉水瓶,扔进桶里。一边清理垃圾,一边向大家普及环保知识。

      在贵阳阿哈水库金山村麻窝寨段,她和的伙伴们,已是第37次参加“贵州河流日1+2行动”。这次活动,发现并上报了2处环境问题。


    志愿者到阿哈水库巡护留影

      周余庆在志愿者中,年龄虽大,却很好学,还将学到环保知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打印活动简报,使用的是打印店用过一面的“废纸”;开展敬老活动,教养老院的老人,用果皮自制酵素;组织开会,拒绝发放瓶装水等。

      作为花溪爱心圆梦社的负责人,近年来,在她的带动下,150余名注册社员均参加到河流保护活动中来。社员们,又带动亲友参加,队伍进一步扩大。


    小学生志愿者参加净摊行动

      三年来,志愿者、公益团队、大学生社团等民间力量联合河长办、团委、企业等单位参与到“贵州河流日1+2行动”中,进行巡河护湖、环境专题调查、净滩、环保宣传、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等水环境保护活动。

      三年来,参与“贵州河流日1+2行动”的团队,已由最初的15个,扩展到现在的100多个。

      推动解决环境问题300多个

      安顺小伙张家祥家,在挑水河边。儿时记忆中清澈见底鱼儿游的挑水河越来越脏,在2016年上榜贵州“城市黑臭水体”。

      2019年,张家祥成为最早参与“贵州河流日1+2行动”的志愿者之一,持续对挑水河、贯城河、宁谷河等安顺地区河流进行巡护与监督,拍摄记录走过的每个河段。张家祥也成长为安顺乐水行领队,打邦河省级“青清河”志愿者、民间河长。

      志愿者们持续监督举报,提供工地偷排、养殖污水直排等线索,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下大力气整治,如今,挑水河逐渐清亮。


    志愿者检测兴义纳灰河水质


      “若你发现有污染源,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拍下照片,附上定位,上传到‘黔仁生态’公众号的‘监督举报’专栏。”王吉勇说,黔仁生态会迅速根据核实,确认属实后会及时将问题报告属地相关主管部门。问题解决之后,志愿者会得到处理情况反馈。

      三年来,“贵州河流日1+2行动”共通过这种形式,推动解决各类环境问题300多个。(李远莉)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