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黔西南州实施六项行动建设绿色宜居乡村

更新:2022-3-15 08:58|编辑:小点点|浏览:384|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今年以来,我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决策部署,坚持绿色生态优先,在全州39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推进绿色宜居乡村试点建设,围绕村庄风貌、基础设施配套、农 ...
  今年以来,我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决策部署,坚持绿色生态优先,在全州39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推进绿色宜居乡村试点建设,围绕村庄风貌、基础设施配套、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方面积极展开六项行动,为全州乡村振兴开新局探索有益经验。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合理布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持续加强对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村庄主干道实现“白改黑”。合理布局公共活动场地,根据村庄区域、文化习俗等特点,适当布置村组的活动场地空间,体现“小而精、小而美”。

  实施公共服务提质行动。持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利用闲置传统建筑或公共空间,展示传统文化,为村庄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配套提供物质载体。加快试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儿童之家”“农村书屋”“卫生室”、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民间传统习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服务场所。

  实施人居环境治理行动。各试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率达100%,村寨内河道沟渠污、臭水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方式,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垃圾收集转运实现100%全覆盖,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池,配齐垃圾收集设施和垃圾转运车,水冲式卫生厕所覆盖率达100%,卫生厕所做到入户入院。

  实施村容村貌塑造行动。合理引导试点农房建设,科学规范建筑风格,严格按照村庄规范方案设计要求,规范区域内房屋风貌整治完成规划设计总量的80%以上。引导群众运用本土材料,使用本土工匠,充分利用石片、竹子、青砖等乡土材料,营造丰富多样的乡土特色风貌,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保护山水基底、空间形态,以最小、最少的干预实现最好的改造提升效果。同时,注重新的建筑与原有建筑的风貌有机统一,充分考虑试点村落文化基因谱系、乡土风貌和地域特点,设计出农房设计图供试点农户建设选择。同步做好宜居农房的“一分三净五改”,宜居农房建设100%完成,立足试点规划方案,建设能够反映乡村文化历史、延续乡村文脉的特色景观。避免机械的兵营式、行列式布局,确保村庄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注重村庄绿化美化,持续开展菜园、果园、花园建设,绿化手法乡土自然,避免乡村景观“城市化”“公园化”“布景化”。

  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村庄生态建设,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三清一改”推进“四拆”“两清”建设,积极开展村庄清洁活动,形成环境卫生“户户有人抓、家家有人管、上下齐动员、人人齐参战”的格局。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做到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回收及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自然生态保护良好,彰显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实现“山水田林人居”和谐共生。

  实施村庄美誉度行动。积极申报争取旅游乡村、数字乡村、平安乡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提升美丽乡村形象和品牌,进一步提高村庄知名度和美誉度。(黄崇星)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黔西南州实施六项行动建设绿色宜居乡村

  • 编辑:小点点浏览:384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今年以来,我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决策部署,坚持绿色生态优先,在全州39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推进绿色宜居乡村试点建设,围绕村庄风貌、基础设施配套、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方面积极展开六项行动,为全州乡村振兴开新局探索有益经验。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合理布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持续加强对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村庄主干道实现“白改黑”。合理布局公共活动场地,根据村庄区域、文化习俗等特点,适当布置村组的活动场地空间,体现“小而精、小而美”。

      实施公共服务提质行动。持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利用闲置传统建筑或公共空间,展示传统文化,为村庄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配套提供物质载体。加快试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儿童之家”“农村书屋”“卫生室”、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民间传统习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服务场所。

      实施人居环境治理行动。各试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率达100%,村寨内河道沟渠污、臭水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方式,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垃圾收集转运实现100%全覆盖,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池,配齐垃圾收集设施和垃圾转运车,水冲式卫生厕所覆盖率达100%,卫生厕所做到入户入院。

      实施村容村貌塑造行动。合理引导试点农房建设,科学规范建筑风格,严格按照村庄规范方案设计要求,规范区域内房屋风貌整治完成规划设计总量的80%以上。引导群众运用本土材料,使用本土工匠,充分利用石片、竹子、青砖等乡土材料,营造丰富多样的乡土特色风貌,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保护山水基底、空间形态,以最小、最少的干预实现最好的改造提升效果。同时,注重新的建筑与原有建筑的风貌有机统一,充分考虑试点村落文化基因谱系、乡土风貌和地域特点,设计出农房设计图供试点农户建设选择。同步做好宜居农房的“一分三净五改”,宜居农房建设100%完成,立足试点规划方案,建设能够反映乡村文化历史、延续乡村文脉的特色景观。避免机械的兵营式、行列式布局,确保村庄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注重村庄绿化美化,持续开展菜园、果园、花园建设,绿化手法乡土自然,避免乡村景观“城市化”“公园化”“布景化”。

      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村庄生态建设,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三清一改”推进“四拆”“两清”建设,积极开展村庄清洁活动,形成环境卫生“户户有人抓、家家有人管、上下齐动员、人人齐参战”的格局。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做到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回收及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自然生态保护良好,彰显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实现“山水田林人居”和谐共生。

      实施村庄美誉度行动。积极申报争取旅游乡村、数字乡村、平安乡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提升美丽乡村形象和品牌,进一步提高村庄知名度和美誉度。(黄崇星)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