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黔西南:“大电强产” 生机勃勃

更新:2022-1-22 09:43|编辑:小点点|浏览:494|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近日,黔西南州能源局召开2021年“大电强产”新闻发布会。会上,记者针对“两网融合”对全州工业发展的推进作用,《黔西南州“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落实州委、州政府“三保”的工作部署,打赢电煤攻坚 ...
  近日,黔西南州能源局召开2021年“大电强产”新闻发布会。会上,记者针对“两网融合”对全州工业发展的推进作用,《黔西南州“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落实州委、州政府“三保”的工作部署,打赢电煤攻坚行动保卫战的主要措施,深化“煤电网产”协调发展与电力要素保障等工作开展情况,专访了州能源局相关负责同志。

  “两网融合”对全州工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关于“两网融合”对全州工业发展有什么作用?州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绥鸿说,黔西南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交界处,既是贵州左右江革命老区腹地,也是全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首批试点地。

  年,黔西南州全境纳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兴义市售电侧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地方电网与南方电网进行“两网”分离。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电网发展,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十三五”期间地方电网投入57.5亿元进行电网改造,同时推行工业用电一企一策,降低用电成本,引入了高耗能大工业用户。

  地方电网的优势是发挥出来了,但是单独的地方电网,在大工业用户接入后,电网的安全稳定受到挑战。在两网分离的情况下,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两网融合”,发挥南方电网和地方电网的优势,共同促进全州经济发展。

  最早受惠“两位融合”的是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该项目是贵州省“四个一体化”重点项目,全部达产后年用电量将达到80亿千瓦时。2017年探索两家电网同时向一家企业供电的模式,开启“两网融合”,解决了用电大户在享受低电价的同时,也享受了稳定的电力供应,企业得到实惠的同时,也起到带头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在此后的三年间,南方电网和地方电网围绕兴仁登高项目,积极探索并推行了“两网融合”合作模式,先行贯通围黄线(南网围山湖变至地网黄角树边变)、香南线(南网香书塘变至地网城南变)。2021年6月份,通过登高变二期,实现了南方电网与地方电网两网的互联互通,物理连接让地方电网更加稳定,用电更加有保障。

  在2021年,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在面临全国、全省用电紧张的形势下,我州充分发挥出“两网融合”的优势,在全省都错峰用电的时候,我州最后一个错峰用电。在高载能企业都在错峰生产时,登高铝公司通过地方电网供电,保障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企业得到了实惠,也为地方带来了更多的税收。

  《黔西南州“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

  就《黔西南州“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王绥鸿介绍,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工作安排,州能源局负责组织对我州“十四五”电网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编制。考虑到我州有南方电网和地方电网的特殊情况,州能源局组织对全州电源、电网的布局进行深入调研和研究,委托专业设计院编制了《黔西南州“十四五”电网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涵盖黔西南州南方电网、地方电网两家电网公司,涉及了全州电网的主网、配电网以及农村电网。

  《规划》是基于“两网”融合发展的大前提下,以“大电强产”为目标,预计至2025年黔西南州总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最大用电负荷达到525.2万千瓦。“十四五”期间黔西南州最大负荷年均增长率为12.9%,供电量年均增长率为15.1%。预计至2025年,丰期在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后,黔西南州地方电网最大还有约324万千瓦电力盈余;枯期存在约152万千瓦电力缺额。未来一方面亟须新增500kV布点满足全州富裕电力外送需求,另一方面也需厘清地方电网富裕电力外送原则,在合理的原则下,有效发挥地方电网与其他地区互联通道外送电力的能力。

  “十四五”期间,黔西南州电网产业规划总投资约104.35亿元(含配网及农网)。其中500千伏电网产业投资约14.05亿元,220千伏电网产业投资约29.42亿元,110千伏电网产业投资约18.35亿元,35千伏电网产业投资约4.62亿元。10千伏相关规划项目总投资为20.14亿元,0.4千伏及以下千伏相关规划项目总投资为17.77亿元。

  打赢电煤攻坚行动保卫战的主要措施

  关于落实州委、州政府“三保”的工作部署,打赢电煤攻坚行动保卫战采取的主要措施,州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枫介绍,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多次召开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及相关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谋划和推动,破解煤炭产业发展难题,统筹推进电煤保供工作。

  强化协调指导,在“保产量”上精准服务。指导煤矿编制“一矿一策”工作方案,逐县、逐矿、逐巷、逐面分析研判,挖掘煤矿增产潜能。制定出台《黔西南州2021年今冬明春电煤保供攻坚方案》,组建“一矿九人”的煤矿帮扶专班,强化对糯东、补者、恒泰等采掘失调煤矿的指导,优化煤矿施工顺序,提高掘进机械化率,督促煤矿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指导煤矿优化开采顺序,持续保持良好的生产势头。

  强化运行调度,在“保供应”上精准施策。研究出台《黔西南州2021年四季度及今冬明春电煤保供工作方案》《黔西南州2021年今冬明春有序用电方案》,成立由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煤矿增产增供领导小组,以及9位州领导任班长的电厂、电煤保供专班和煤矿发展专班,精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州内煤电企业平稳运行。建立“一矿九人”帮扶工作机制等,帮助煤矿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驻矿帮扶工作。对生产煤矿、有库存煤的煤矿、火电企业、超限检测站进行摸底调查,摸清煤炭流向、火电存煤及机组运行情况,采取煤炭“准运准销三联单”管控,各县(市)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设置卡点对煤炭运输过程核查,利用公安大数据系统追踪车辆运输状况,实行点对点调度,从煤炭生产、运输、进电厂进行全流程管控。

  强化安全监管,在“保安全”上精准发力。研究出台《中共黔西南州委办公室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州四大家领导、州法检“两长”、州直部门主要领导深入煤矿下井开展服务指导和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州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包保,深入煤矿、电厂企业开展服务企业“温暖行动”。组织开展煤矿暨非煤井工矿矿长安全培训会,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提高煤矿企业安全防范意识,严厉打击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在有效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一般事故的同时,为煤矿产能有效释放、电煤供保创造了良好条件。

  深化“煤电网产”协调发展与电力要素保障

  关于通过什么方式吸引企业,在工业发展中如何做好电力要素保障,杨枫认为,州委、州政府高瞻远瞩,抓住兴义地方电力获国家首批地方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契机,创新提出“大电强网+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夯实电力基础作为全州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挖掘煤电、水电、风电等电力资源,不断优化了地方电力结构,并在贵州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探索了一条地方电网与南方电网“两网融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电力改革发展之路。

  一是打造电价洼地,助推全州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排名由2016年的第5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位;工业用电量增速连续保持全省第一,工业经济实现总量合理增长和质量稳步提升。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增产能660万吨/年,进一步筑牢电煤保障供给能力。抢抓国家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机遇,组建了金州电力集团公司,加快地方电网建设,220kV地方电网已覆盖州内主要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地方电网发电自主定价优势,实行工业用电大户倒阶梯定价机制,有力打造了电价优惠“洼地”、产业发展“高地”。

  二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不断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电力市场化,让大工业电力用户直接与发电厂议价,获得发电企业传递的让价,为电力用户降低用电成本。以价廉质优的电力资源引入企业落户黔西南州,发挥地方电网自主定价优势,采取的是一企一策、按照园区供电电价对企业供电,大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同时开展市场交易电量,2020年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约9.8亿元,为全州工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引入大数据融合标杆项目20个、示范项目238个,带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554个,兴仁登高电解铝、龙凯汽车轮毂、贞丰贵耀玻璃、义龙华为大数据、振华新材料、西南锌冶炼、固鑫锆刚钰棕钢钰、鹏昇纸业、聚鑫工贸、天地药业、荣盛水泥、紫金矿业等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具有行业引领型的重大工业项目先后签约落地建设,切实增强发展后劲,企业市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三是构建联络机制,支持州内企业协同发展。搭建电企沟通交流平台,建立联络机制,深化“煤电网产”协调发展,让大工业用户、电网、火电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共同促进,为全州经济稳健向好发展增添助力。“十三五”期间,地方电网和南方电网实现了“两网融合”,地方电网已覆盖州内多个重点园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用电保障,以现代能源、基础材料、化工及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重点工业产业实现集群发展。(赵漫漫)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黔西南:“大电强产” 生机勃勃

  • 编辑:小点点浏览:494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近日,黔西南州能源局召开2021年“大电强产”新闻发布会。会上,记者针对“两网融合”对全州工业发展的推进作用,《黔西南州“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落实州委、州政府“三保”的工作部署,打赢电煤攻坚行动保卫战的主要措施,深化“煤电网产”协调发展与电力要素保障等工作开展情况,专访了州能源局相关负责同志。

      “两网融合”对全州工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关于“两网融合”对全州工业发展有什么作用?州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绥鸿说,黔西南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交界处,既是贵州左右江革命老区腹地,也是全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首批试点地。

      年,黔西南州全境纳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兴义市售电侧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地方电网与南方电网进行“两网”分离。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电网发展,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十三五”期间地方电网投入57.5亿元进行电网改造,同时推行工业用电一企一策,降低用电成本,引入了高耗能大工业用户。

      地方电网的优势是发挥出来了,但是单独的地方电网,在大工业用户接入后,电网的安全稳定受到挑战。在两网分离的情况下,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两网融合”,发挥南方电网和地方电网的优势,共同促进全州经济发展。

      最早受惠“两位融合”的是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该项目是贵州省“四个一体化”重点项目,全部达产后年用电量将达到80亿千瓦时。2017年探索两家电网同时向一家企业供电的模式,开启“两网融合”,解决了用电大户在享受低电价的同时,也享受了稳定的电力供应,企业得到实惠的同时,也起到带头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在此后的三年间,南方电网和地方电网围绕兴仁登高项目,积极探索并推行了“两网融合”合作模式,先行贯通围黄线(南网围山湖变至地网黄角树边变)、香南线(南网香书塘变至地网城南变)。2021年6月份,通过登高变二期,实现了南方电网与地方电网两网的互联互通,物理连接让地方电网更加稳定,用电更加有保障。

      在2021年,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在面临全国、全省用电紧张的形势下,我州充分发挥出“两网融合”的优势,在全省都错峰用电的时候,我州最后一个错峰用电。在高载能企业都在错峰生产时,登高铝公司通过地方电网供电,保障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企业得到了实惠,也为地方带来了更多的税收。

      《黔西南州“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

      就《黔西南州“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王绥鸿介绍,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工作安排,州能源局负责组织对我州“十四五”电网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编制。考虑到我州有南方电网和地方电网的特殊情况,州能源局组织对全州电源、电网的布局进行深入调研和研究,委托专业设计院编制了《黔西南州“十四五”电网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涵盖黔西南州南方电网、地方电网两家电网公司,涉及了全州电网的主网、配电网以及农村电网。

      《规划》是基于“两网”融合发展的大前提下,以“大电强产”为目标,预计至2025年黔西南州总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最大用电负荷达到525.2万千瓦。“十四五”期间黔西南州最大负荷年均增长率为12.9%,供电量年均增长率为15.1%。预计至2025年,丰期在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后,黔西南州地方电网最大还有约324万千瓦电力盈余;枯期存在约152万千瓦电力缺额。未来一方面亟须新增500kV布点满足全州富裕电力外送需求,另一方面也需厘清地方电网富裕电力外送原则,在合理的原则下,有效发挥地方电网与其他地区互联通道外送电力的能力。

      “十四五”期间,黔西南州电网产业规划总投资约104.35亿元(含配网及农网)。其中500千伏电网产业投资约14.05亿元,220千伏电网产业投资约29.42亿元,110千伏电网产业投资约18.35亿元,35千伏电网产业投资约4.62亿元。10千伏相关规划项目总投资为20.14亿元,0.4千伏及以下千伏相关规划项目总投资为17.77亿元。

      打赢电煤攻坚行动保卫战的主要措施

      关于落实州委、州政府“三保”的工作部署,打赢电煤攻坚行动保卫战采取的主要措施,州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枫介绍,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多次召开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及相关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谋划和推动,破解煤炭产业发展难题,统筹推进电煤保供工作。

      强化协调指导,在“保产量”上精准服务。指导煤矿编制“一矿一策”工作方案,逐县、逐矿、逐巷、逐面分析研判,挖掘煤矿增产潜能。制定出台《黔西南州2021年今冬明春电煤保供攻坚方案》,组建“一矿九人”的煤矿帮扶专班,强化对糯东、补者、恒泰等采掘失调煤矿的指导,优化煤矿施工顺序,提高掘进机械化率,督促煤矿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指导煤矿优化开采顺序,持续保持良好的生产势头。

      强化运行调度,在“保供应”上精准施策。研究出台《黔西南州2021年四季度及今冬明春电煤保供工作方案》《黔西南州2021年今冬明春有序用电方案》,成立由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煤矿增产增供领导小组,以及9位州领导任班长的电厂、电煤保供专班和煤矿发展专班,精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州内煤电企业平稳运行。建立“一矿九人”帮扶工作机制等,帮助煤矿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驻矿帮扶工作。对生产煤矿、有库存煤的煤矿、火电企业、超限检测站进行摸底调查,摸清煤炭流向、火电存煤及机组运行情况,采取煤炭“准运准销三联单”管控,各县(市)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设置卡点对煤炭运输过程核查,利用公安大数据系统追踪车辆运输状况,实行点对点调度,从煤炭生产、运输、进电厂进行全流程管控。

      强化安全监管,在“保安全”上精准发力。研究出台《中共黔西南州委办公室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州四大家领导、州法检“两长”、州直部门主要领导深入煤矿下井开展服务指导和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州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包保,深入煤矿、电厂企业开展服务企业“温暖行动”。组织开展煤矿暨非煤井工矿矿长安全培训会,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提高煤矿企业安全防范意识,严厉打击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在有效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一般事故的同时,为煤矿产能有效释放、电煤供保创造了良好条件。

      深化“煤电网产”协调发展与电力要素保障

      关于通过什么方式吸引企业,在工业发展中如何做好电力要素保障,杨枫认为,州委、州政府高瞻远瞩,抓住兴义地方电力获国家首批地方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契机,创新提出“大电强网+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夯实电力基础作为全州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挖掘煤电、水电、风电等电力资源,不断优化了地方电力结构,并在贵州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探索了一条地方电网与南方电网“两网融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电力改革发展之路。

      一是打造电价洼地,助推全州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排名由2016年的第5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位;工业用电量增速连续保持全省第一,工业经济实现总量合理增长和质量稳步提升。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增产能660万吨/年,进一步筑牢电煤保障供给能力。抢抓国家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机遇,组建了金州电力集团公司,加快地方电网建设,220kV地方电网已覆盖州内主要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地方电网发电自主定价优势,实行工业用电大户倒阶梯定价机制,有力打造了电价优惠“洼地”、产业发展“高地”。

      二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不断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电力市场化,让大工业电力用户直接与发电厂议价,获得发电企业传递的让价,为电力用户降低用电成本。以价廉质优的电力资源引入企业落户黔西南州,发挥地方电网自主定价优势,采取的是一企一策、按照园区供电电价对企业供电,大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同时开展市场交易电量,2020年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约9.8亿元,为全州工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引入大数据融合标杆项目20个、示范项目238个,带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554个,兴仁登高电解铝、龙凯汽车轮毂、贞丰贵耀玻璃、义龙华为大数据、振华新材料、西南锌冶炼、固鑫锆刚钰棕钢钰、鹏昇纸业、聚鑫工贸、天地药业、荣盛水泥、紫金矿业等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具有行业引领型的重大工业项目先后签约落地建设,切实增强发展后劲,企业市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三是构建联络机制,支持州内企业协同发展。搭建电企沟通交流平台,建立联络机制,深化“煤电网产”协调发展,让大工业用户、电网、火电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共同促进,为全州经济稳健向好发展增添助力。“十三五”期间,地方电网和南方电网实现了“两网融合”,地方电网已覆盖州内多个重点园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用电保障,以现代能源、基础材料、化工及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重点工业产业实现集群发展。(赵漫漫)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