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工行普安支行:小小茶叶变身致富“金叶子”

更新:2021-10-12 10:31|编辑:Villain|浏览:761|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9月初的普安县江西坡茶叶核心产区,虽是仲秋却春意盎然,一株株嫩绿茶树遍布山野,一片片梯式茶园铺满山体。清晨,成千的茶农赶往茶山,采摘春茶,他们迎来一年当中又一个最重要的收获时节。  早在上个世纪八 ...
  9月初的普安县江西坡茶叶核心产区,虽是仲秋却春意盎然,一株株嫩绿茶树遍布山野,一片片梯式茶园铺满山体。清晨,成千的茶农赶往茶山,采摘秋茶,他们迎来一年当中又一个最重要的收获时节。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普安县就已开始发展茶产业,但碍于茶叶产量少、生产规模小等诸多因素,产业发展速度缓慢。近年来,普安县以“普安红”命名为新起点,紧抓贵州省委、省政府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助推“黔货出山”的大好机遇,依托独特的茶资源,着力发展茶产业,积极打造“普安红”茶叶品牌,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和品牌活动的推动下,“普安红”知名度迅速提升,仅仅两年时间,就跻身“中华文化名茶”。


  普安红茶品牌的打响,加之政策扶持,给普安县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普安县充分发挥优势,按照“重基地、强龙头、创品牌、抓带动”的思路,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产业模式,农户将土地或茶园流转给公司,由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研发生产、市场开发、品牌创建,农户进行茶园管理、茶青采摘、管理运输等,实现了“农户变股东,股东变茶农,茶农变产业工人”。随着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普安县按照“人均一亩茶”和“一园两区三带“的茶产业发展规划,整合涉农资金1600万元,新建茶园10000亩,新建的茶园全部由农户自种、自管、自摘,实现了种植模式的转变、利益分配的转变与茶农身份的转变。目前,全县拥有茶园14.3万亩,投产9.1万亩,拥有茶叶市场主体203家,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茶叶企业已超过10家。


  在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工行兴义普安支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采取“贷款+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为普安县7家茶企发放普惠金融贷款,金额共计3840万元,助力产业做大做强,并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可就业。为向外宣传和推介普安茶叶,提升产品销量,工行兴义普安支行联合二级分行帮助3家普安红茶公司入驻工行融e购,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助力“普货出山”,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巍巍云头大山下的普安,青翠欲滴的茶叶子正在成为“金叶子”,在“普安红”这个中华文化名茶的带领下,老百姓的致富梦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工行普安支行将持续跟进普安特色产业,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为重点,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履行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普安县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余润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普安

工行普安支行:小小茶叶变身致富“金叶子”

  • 编辑:Villain浏览:761评论: 0 兴义之窗
  •   9月初的普安县江西坡茶叶核心产区,虽是仲秋却春意盎然,一株株嫩绿茶树遍布山野,一片片梯式茶园铺满山体。清晨,成千的茶农赶往茶山,采摘秋茶,他们迎来一年当中又一个最重要的收获时节。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普安县就已开始发展茶产业,但碍于茶叶产量少、生产规模小等诸多因素,产业发展速度缓慢。近年来,普安县以“普安红”命名为新起点,紧抓贵州省委、省政府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助推“黔货出山”的大好机遇,依托独特的茶资源,着力发展茶产业,积极打造“普安红”茶叶品牌,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和品牌活动的推动下,“普安红”知名度迅速提升,仅仅两年时间,就跻身“中华文化名茶”。


      普安红茶品牌的打响,加之政策扶持,给普安县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普安县充分发挥优势,按照“重基地、强龙头、创品牌、抓带动”的思路,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产业模式,农户将土地或茶园流转给公司,由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研发生产、市场开发、品牌创建,农户进行茶园管理、茶青采摘、管理运输等,实现了“农户变股东,股东变茶农,茶农变产业工人”。随着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普安县按照“人均一亩茶”和“一园两区三带“的茶产业发展规划,整合涉农资金1600万元,新建茶园10000亩,新建的茶园全部由农户自种、自管、自摘,实现了种植模式的转变、利益分配的转变与茶农身份的转变。目前,全县拥有茶园14.3万亩,投产9.1万亩,拥有茶叶市场主体203家,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茶叶企业已超过10家。


      在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工行兴义普安支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采取“贷款+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为普安县7家茶企发放普惠金融贷款,金额共计3840万元,助力产业做大做强,并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可就业。为向外宣传和推介普安茶叶,提升产品销量,工行兴义普安支行联合二级分行帮助3家普安红茶公司入驻工行融e购,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助力“普货出山”,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巍巍云头大山下的普安,青翠欲滴的茶叶子正在成为“金叶子”,在“普安红”这个中华文化名茶的带领下,老百姓的致富梦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工行普安支行将持续跟进普安特色产业,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为重点,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履行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普安县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余润诗)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