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青山,板栗绿了荒山坡,一年收入4万多元。”望谟县平洞街道洛郎村村民苏启凤笑意写在脸上,“企业保底价收购,一斤3.5元,板栗身价涨了2倍,没有企业收购,板栗价格没有这么高。”苏启凤说。
近年来,望谟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广大群众得到了“绿色”实惠,一颗颗小板栗“身价”倍涨变“金果”。
望谟县板栗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一条从田间连车间的产业链。近年来,冷库、无菌厂房、深加工生产线落户望谟,龙头企业统一标准、统一收购,小板栗精深加工涨身价,穿上包装走出大山卖到全国。
板栗树在望谟县生长历史悠久,望谟县素有“中国板栗之乡”之称。但以前由于交通等因素,板栗便成为仅供村民独自享用的美味。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产业化。2013年,望谟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公司是望谟县一家集加工、科研、贸易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公司于2014年2月在望谟成立以来,通过建立板栗高产示范基地,除了提升当地板栗的产量和质量以外,还与当地群众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发展板栗产业,为364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达7500元,至今分红达891万元。通过入股分红,助力24个村成功走出贫困。实行统购统销、保底收购价和免费技术指导等惠农措施,彻底解决农户销售难、储存难等具体问题,板栗成了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支柱。
“一颗颗小板栗走出大山,走向全国,飞向世界,离不开望谟县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曾光秀感激地说:“税务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仅今年上半年公司享受税收优惠170万元,实际缴纳仅40万元,他们把帮助民营企业纾难解困当作自家事、分内事,让我们倍感温暖。”
用好税收支持政策,关键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望谟县税务局围绕“四新”抓“四化”,研究税收支持政策和总局政策指引,针对望谟县少数民族聚集地和乡村振兴重点民族特色产业基地的特点,推出涉及物资保障、公益捐赠、生产经营等方面税收政策服务,“量身”制定精细化涉税服务政策“套餐”,用税力量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除此之外,望谟县委、县政府围绕板栗产业发展目标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1234”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建成30万亩板栗基地)、坚持两个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用好三项政策(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产业扶贫子基金、涉农资金整合)、健全四个体系(技术培训体系、品牌创建体系、冷链物流体系、销售渠道体系),抢抓中央统战部定点帮扶、省领导联系帮扶、省发改委等省直部门结对帮扶、宁波余姚对口帮扶等机遇,进一步加大政策、项目的落实力度,积极申报落实板栗等项目全产业链基金,着力打造板栗全产业链项目。
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2018年以来,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哆吉栗休闲小包装板栗单品连续三年在天猫平台销量与“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排行齐名,2019年首次完成出口韩国订单,与科研院校研发了板栗酒,2020年12月入选贵州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重点培育企业,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奉献奖”、贵州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民营企业称号等。
2020年9月至今,光秀公司共加工板栗2000多吨,产值5000多万元。“目前车间工作人员正在为即将采收的板栗入库进行库房清理和消毒,确保把板栗加工产业发展好、把公司发展好,助力望谟高质量发展。”在生产车间,公司总经理张海霞介绍。(岑志福 王思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