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普安县:抓产业促就业 加速城乡协调发展

更新:2021-7-9 09:17|编辑:山遇水|浏览:1751|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近年来,普安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固根本的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 ...
  近年来,普安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固根本的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十四五”时期,普安县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围绕“四新”抓“四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新时代普安新篇章。

  做优茶产业

  激发群众发展热情

  普安县重点突出强规划、育业态、深联结举措,不断做大做优做强茶产业,茶产业实现蓬勃发展,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普安红——中华文化名茶”“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国字招牌”,连续6年荣膺“全国重点产茶县”。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8.3万亩,投产12.5万亩,累计带动16600余户6万余名茶农走上致富路。

  “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只采茶就可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即使淡季,平均每月也有1000多元。”30多岁的罗兰,是居住在普安县茶源街道斗弹达吟社区的新市民,不忙的时候,她就做点小买卖,一个月下来,两三千元的收入基本没问题。“有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提起现在的生活,罗兰一脸笑意。

  据介绍,普安县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共享30%、农户共享60%、合作社共享5%、土地流转共享5%的“3655”利益分配机制,茶青收购奖励机制等,不断激发广大农户投身茶叶产业发展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培育涉茶企业68家、合作社89家。

  同时,依托“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等文化品牌优势,普安县采用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田园为景理念,先后建成观光茶山、茶文化馆、智慧农业、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等。2020年,全县实现茶园综合产值12.7亿元。

  为持续做强做好“茶叶经济”文章,将茶产业打造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普安县将按照“人均1亩茶”和“一园两区三带”茶产业战略规划,继续扩大茶园基地建设,并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领茶农闯市场,彻底改变传统茶农“单打独斗闯市场”的格局。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用好“中国古茶树之乡”“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白叶一号”等名片,持续推进“普安红”登上高铁、走向世界。大力推进茶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开发“住茶园、品茶饮、购茶产”等旅游新业态,形成“茶+旅游”“茶+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让群众共享茶产业全链条各个环节利益。

  做强特色产业

  持续巩固稳定就业

  “品尝鸡好不好吃,就是用清水加盐来烹饪对比。我吃普安县乌金鸡时,感觉它的味道真的很鲜美。”今年4月,普安县乌金鸡端上粤菜餐桌,专家们对其美味赞不绝口。

  “今年仅在春节前就出售2000只,卖到上海和北京,实现收入20万元。”据公安部派驻普安县兴中镇辣子树村第一书记李建华介绍,辣子树村乌金鸡生态园,一年能为村里提供60万元至80万元的收入,还能解决部分农户就业问题,每年85户农户仅分红每户就能得1800元。

  在辣子树村乌金鸡生态园的示范引领下,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县已有86家乌金鸡散养场,遍布全县14个乡镇(街道)80多个行政村。2020年共出栏销售20多万羽,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今年,养殖规模将发展到50万羽,当前已接到来自全国的订单量15万多羽。普安乌金鸡已逐步发展成为“贵州省十大优质特色禽产品”。

  普安县将持续做大做强乌金鸡、烤烟、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同时,将按照“近、中、远”期规划,全力破解煤炭资源与工业发展不匹配的难题。全力抓好矿井改扩能建设,让现有矿井充分释放煤炭产能。全力抓好大矿建设,深化与市场主体合作,千方百计推动大矿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统筹推进石材、金矿、铅矿、电厂下游资源等开发利用,全力提升普安工业综合竞争力、要素吸引力、营商示范力,让普安县工业格局从“一煤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

  此外,普安县在切实加强与广东惠州、浙江宁波等地劳务协作的同时,将加快才华集团总部建设,扩大盛世普安、满吉服饰等企业招工用工量,支持金恪集团在普安的项目顺利推进,以产业聚集持续巩固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每户至少1人以上稳定就业。

  做活县城经济

  推进小城镇建设

  普安县将把破解棚改建设难题摆在推进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民生的首要位置。加快推进棚改建设,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打造“夜市经济”“赶场经济”“步行街经济”,激发县城活力,改变普安县商业不活跃、城市不热闹的现状。

  以县城中心城区为引领,推动盘水、南湖、茶源、九峰融合发展,提升县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通过“以地养城”“以路养城”等方式,支持条件具备的青山、新店、高棉等乡镇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

  同时,加快推进纳晴高速建设,破解北部片区交通制约。加快普兴一级路(一期)建设,协同推进二期项目申报,全力打通南部片区大通道,统筹推进南部、北部乡镇协调发展。

  围绕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以生活垃圾处置、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建、村容村貌提升四项工程为主导,探索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由示范引领推动全面铺开。

  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推广使用战时公约、村民议事、红黑榜等制度,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摒弃陈规陋习,增强群众内生动力。推行“多网合一”的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夯实乡村社会治理基础。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改善农村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等,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陈茜茜 文国坤)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普安

普安县:抓产业促就业 加速城乡协调发展

  • 编辑:山遇水浏览:1751评论: 0 兴义之窗
  •   近年来,普安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固根本的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十四五”时期,普安县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围绕“四新”抓“四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新时代普安新篇章。

      做优茶产业

      激发群众发展热情

      普安县重点突出强规划、育业态、深联结举措,不断做大做优做强茶产业,茶产业实现蓬勃发展,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普安红——中华文化名茶”“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国字招牌”,连续6年荣膺“全国重点产茶县”。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8.3万亩,投产12.5万亩,累计带动16600余户6万余名茶农走上致富路。

      “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只采茶就可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即使淡季,平均每月也有1000多元。”30多岁的罗兰,是居住在普安县茶源街道斗弹达吟社区的新市民,不忙的时候,她就做点小买卖,一个月下来,两三千元的收入基本没问题。“有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提起现在的生活,罗兰一脸笑意。

      据介绍,普安县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共享30%、农户共享60%、合作社共享5%、土地流转共享5%的“3655”利益分配机制,茶青收购奖励机制等,不断激发广大农户投身茶叶产业发展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培育涉茶企业68家、合作社89家。

      同时,依托“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等文化品牌优势,普安县采用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田园为景理念,先后建成观光茶山、茶文化馆、智慧农业、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等。2020年,全县实现茶园综合产值12.7亿元。

      为持续做强做好“茶叶经济”文章,将茶产业打造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普安县将按照“人均1亩茶”和“一园两区三带”茶产业战略规划,继续扩大茶园基地建设,并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领茶农闯市场,彻底改变传统茶农“单打独斗闯市场”的格局。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用好“中国古茶树之乡”“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白叶一号”等名片,持续推进“普安红”登上高铁、走向世界。大力推进茶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开发“住茶园、品茶饮、购茶产”等旅游新业态,形成“茶+旅游”“茶+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让群众共享茶产业全链条各个环节利益。

      做强特色产业

      持续巩固稳定就业

      “品尝鸡好不好吃,就是用清水加盐来烹饪对比。我吃普安县乌金鸡时,感觉它的味道真的很鲜美。”今年4月,普安县乌金鸡端上粤菜餐桌,专家们对其美味赞不绝口。

      “今年仅在春节前就出售2000只,卖到上海和北京,实现收入20万元。”据公安部派驻普安县兴中镇辣子树村第一书记李建华介绍,辣子树村乌金鸡生态园,一年能为村里提供60万元至80万元的收入,还能解决部分农户就业问题,每年85户农户仅分红每户就能得1800元。

      在辣子树村乌金鸡生态园的示范引领下,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县已有86家乌金鸡散养场,遍布全县14个乡镇(街道)80多个行政村。2020年共出栏销售20多万羽,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今年,养殖规模将发展到50万羽,当前已接到来自全国的订单量15万多羽。普安乌金鸡已逐步发展成为“贵州省十大优质特色禽产品”。

      普安县将持续做大做强乌金鸡、烤烟、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同时,将按照“近、中、远”期规划,全力破解煤炭资源与工业发展不匹配的难题。全力抓好矿井改扩能建设,让现有矿井充分释放煤炭产能。全力抓好大矿建设,深化与市场主体合作,千方百计推动大矿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统筹推进石材、金矿、铅矿、电厂下游资源等开发利用,全力提升普安工业综合竞争力、要素吸引力、营商示范力,让普安县工业格局从“一煤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

      此外,普安县在切实加强与广东惠州、浙江宁波等地劳务协作的同时,将加快才华集团总部建设,扩大盛世普安、满吉服饰等企业招工用工量,支持金恪集团在普安的项目顺利推进,以产业聚集持续巩固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每户至少1人以上稳定就业。

      做活县城经济

      推进小城镇建设

      普安县将把破解棚改建设难题摆在推进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民生的首要位置。加快推进棚改建设,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打造“夜市经济”“赶场经济”“步行街经济”,激发县城活力,改变普安县商业不活跃、城市不热闹的现状。

      以县城中心城区为引领,推动盘水、南湖、茶源、九峰融合发展,提升县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通过“以地养城”“以路养城”等方式,支持条件具备的青山、新店、高棉等乡镇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

      同时,加快推进纳晴高速建设,破解北部片区交通制约。加快普兴一级路(一期)建设,协同推进二期项目申报,全力打通南部片区大通道,统筹推进南部、北部乡镇协调发展。

      围绕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以生活垃圾处置、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建、村容村貌提升四项工程为主导,探索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由示范引领推动全面铺开。

      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推广使用战时公约、村民议事、红黑榜等制度,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摒弃陈规陋习,增强群众内生动力。推行“多网合一”的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夯实乡村社会治理基础。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改善农村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等,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陈茜茜 文国坤)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