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望谟县探索运用“党建带动、引擎驱动、资源撬动、多方联动”工作思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能力,创新发展模式,汇集发展合力,力争跑出一条多元化可复制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强弱”共建,为夯实发展根基提供重要保障。高位谋划抓统筹。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坚决把“一把手”工程和党管“三农”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对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强化任务衔接等方面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切实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领导班子抓推进。建立健全县委常委党支部联系点工作机制,同步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落实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有力推进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同时,规范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和述职清单,健全完善述职内容抽查核实机制,对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履行工作职责进行跟踪问效。以强带弱抓共建。探索开展“强村+弱村”结对共建活动,在上级部门指导下,计划打造10个组织振兴建设示范点和10个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以强带弱,以富帮贫。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等。
打造“红色引擎”提升发展能力。围绕建设强政治、强能力、强管理、强自律、强素质“五强”第一书记队伍和驻村干部队伍,创新选拔培育激励机制,锻造“红色引擎”,提升发展能力。注重选拔“能人”。按规定从省州县乡机关事业等单位在职在编的优秀干部中,对全县103个原建档立卡贫困村、4个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等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抓实培育“头羊”。通过一级帮一级、一级带一级,县带乡、乡带村、村带组的方式,切实帮助驻村干部熟悉政策、提升能力素质。目前,已举办“望谟县2021年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全覆盖对新选派的244个村(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开展岗前培训。
用活优势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创新发展多种模式村级集体经济。用活区位资源。对城郊、乡镇政府所在地等区位优势明显的村,重点做好资产经营文章,持续做强“三果两茶”产业,全力推进板栗、油茶、芒果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林下特色产业,积极推动新寨蔗香农旅综合体、洛郎甘莱热作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示范建设。用活品牌资源。加快望谟油茶全国地理标识保护申报工作,加大望谟板栗、八步紫茶等现有品牌推广应用,积极打造望谟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用好贵州电商云服务平台,培育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电商三大销售主力,持续推进“黔货出山”工程。
凝聚各方力量汇集发展合力。坚持社会化运作理念,大力引导企业、商会等主体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共同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帮扶给力。持续加强与中央统战部、省发改委等部门帮扶的沟通对接,争取获得更多支持,同时抓好帮扶事项落地和服务保障,确保帮扶成效。积极争取国有企业“百企兴百村”等机遇,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同时,推广运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扶助。商会助力。在整合县直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东西部协作等帮扶力量,督促各乡(镇、街道)加强与帮扶单位对接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各级商会特别是本地商会会员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添薪加火。 (王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