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望谟县蟠桃街道:“闲置资产”变身“扶贫工厂”

更新:2021-1-12 10:20|编辑:山遇水|浏览:3121|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钉纽扣、给手提袋穿手腕、打包装箱……近日,走进望谟县望发皮具手袋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架子上各式各样的包,几个工人正 ...
  钉纽扣、给手提袋穿手腕、打包装箱……近日,走进望谟县望发皮具手袋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架子上各式各样的包,几个工人正忙着捡货装车发货。一旁的缝制、裁剪、油边等生产线上,工人们守着一道道工序各自忙碌着订单外贸产品,一切井然有序。

  望发皮具手袋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皮具、手袋、箱包、文具用品,从事产品销售及进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订单式生产,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厂址位于望谟县蟠桃街道平郎社区创业就业孵化园负一楼,是普安县才华手袋实业有限公司在望谟县设立的分公司。

  据介绍,公司地址所在地本是建设社区时统一规划的停车场,因使用率不高,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望谟县引进企业后,把该街道闲置的停车场变成了扶贫工厂,不仅提高了社区资源的利用率,还帮助周边新市民实现稳定就业。

  黄小麦是乐元镇搬迁到蟠桃街道平郎社区的新市民。搬迁之前,黄小麦靠在外务工为生,2018年搬到县城后,就在家照看正在上学的孩子,平时打点零工补贴生活开销。今年3月,黄小麦接到社区通知,得知社区的闲置停车场建起扶贫车间正在招工,她主动报了名,并接受员工岗位培训,学习达到要求后,成为望发皮具手袋实业有限公司的首批工人。

  培训三个月期间,黄小麦每个月工资是2400元;三个月后,按计件的方式发放工资。“现在每个月收入能超过3000元,我动作麻溜点还能拿到更多。”黄小麦说,孩子在新建的新市民学校上学,上课期间有老师照看,放了学社区有“四点半课堂”,志愿者会给孩子进行课外辅导,这给自己空余了很多干活的时间,每个月拿到的工资都能多一些。

  和黄小麦一样通过培训进入公司的,还有新市民黄轮荡。在没来工厂上班前,黄轮荡在社区附近找些装修的零工做,进入公司后,他通过优秀的表现,成长为部门组长。“我之前做装修,工资就不稳定。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上班,每个月有固定工资,干得好还能拿提成。”黄轮荡提到社区工厂让自己实现了稳定就业很满足。

  “搬过来后,日子过得太好了。以前常年都在外务工,钱也没赚到,家也顾不到。现在社区负一楼就是工厂,家门口就能上班,一个月稳定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挣钱顾家两不误,很方便。”从平洞村搬迁到平郎社区的陆美对现在的好生活也深有感触,搬迁后她和丈夫都在社区找到工作,实现了稳定收入。

  望发皮具手袋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灿奎介绍,公司生产车间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目前拥有120台电脑车和10多台裁床等皮具系列整套生产设备,设置了裁床、台面、油边、针车、包装、后勤六个部门,满员生产整个车间可容纳工人250人左右。

  当前,该公司带动周边新市民120余人稳定就业,其中搬迁贫困户占90%。让新市民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难题。

  除了利用闲置资产引进工厂外,2019年6月,望谟还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策东风,与浙江省宁波市合作,开始大力在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建设“扶贫车间”。当前,在望谟县蟠桃园社区平郎等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已入驻服装加工、民族刺绣、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电子产品加工制造等企业十余家,待全部投产,预计将带动千余名新市民就业。

  据悉,在脱贫攻坚中,望谟县始终秉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同频共振,以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劳动力家庭每户至少一人就业为目标,认真抓好就近就地就业,确保在“搬得出”的基础上,实现“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望谟县蟠桃街道:“闲置资产”变身“扶贫工厂”

  • 编辑:山遇水浏览:3121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钉纽扣、给手提袋穿手腕、打包装箱……近日,走进望谟县望发皮具手袋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架子上各式各样的包,几个工人正忙着捡货装车发货。一旁的缝制、裁剪、油边等生产线上,工人们守着一道道工序各自忙碌着订单外贸产品,一切井然有序。

      望发皮具手袋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皮具、手袋、箱包、文具用品,从事产品销售及进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订单式生产,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厂址位于望谟县蟠桃街道平郎社区创业就业孵化园负一楼,是普安县才华手袋实业有限公司在望谟县设立的分公司。

      据介绍,公司地址所在地本是建设社区时统一规划的停车场,因使用率不高,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望谟县引进企业后,把该街道闲置的停车场变成了扶贫工厂,不仅提高了社区资源的利用率,还帮助周边新市民实现稳定就业。

      黄小麦是乐元镇搬迁到蟠桃街道平郎社区的新市民。搬迁之前,黄小麦靠在外务工为生,2018年搬到县城后,就在家照看正在上学的孩子,平时打点零工补贴生活开销。今年3月,黄小麦接到社区通知,得知社区的闲置停车场建起扶贫车间正在招工,她主动报了名,并接受员工岗位培训,学习达到要求后,成为望发皮具手袋实业有限公司的首批工人。

      培训三个月期间,黄小麦每个月工资是2400元;三个月后,按计件的方式发放工资。“现在每个月收入能超过3000元,我动作麻溜点还能拿到更多。”黄小麦说,孩子在新建的新市民学校上学,上课期间有老师照看,放了学社区有“四点半课堂”,志愿者会给孩子进行课外辅导,这给自己空余了很多干活的时间,每个月拿到的工资都能多一些。

      和黄小麦一样通过培训进入公司的,还有新市民黄轮荡。在没来工厂上班前,黄轮荡在社区附近找些装修的零工做,进入公司后,他通过优秀的表现,成长为部门组长。“我之前做装修,工资就不稳定。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上班,每个月有固定工资,干得好还能拿提成。”黄轮荡提到社区工厂让自己实现了稳定就业很满足。

      “搬过来后,日子过得太好了。以前常年都在外务工,钱也没赚到,家也顾不到。现在社区负一楼就是工厂,家门口就能上班,一个月稳定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挣钱顾家两不误,很方便。”从平洞村搬迁到平郎社区的陆美对现在的好生活也深有感触,搬迁后她和丈夫都在社区找到工作,实现了稳定收入。

      望发皮具手袋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灿奎介绍,公司生产车间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目前拥有120台电脑车和10多台裁床等皮具系列整套生产设备,设置了裁床、台面、油边、针车、包装、后勤六个部门,满员生产整个车间可容纳工人250人左右。

      当前,该公司带动周边新市民120余人稳定就业,其中搬迁贫困户占90%。让新市民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难题。

      除了利用闲置资产引进工厂外,2019年6月,望谟还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策东风,与浙江省宁波市合作,开始大力在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建设“扶贫车间”。当前,在望谟县蟠桃园社区平郎等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已入驻服装加工、民族刺绣、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电子产品加工制造等企业十余家,待全部投产,预计将带动千余名新市民就业。

      据悉,在脱贫攻坚中,望谟县始终秉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同频共振,以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劳动力家庭每户至少一人就业为目标,认真抓好就近就地就业,确保在“搬得出”的基础上,实现“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