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国际资讯
> 本地资讯> 国际资讯

巨亏164亿 德国百年工业巨头也撑不住了

更新:2020-11-24 07:15|编辑:272794389|浏览:410|评论: 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摘要:

  原标题:巨亏164亿,德国百年工业巨头也撑不住了!裁员上万人,连“现金奶牛”也卖了

  熟悉军事历史的人肯定都知道克虏伯,这家企业生产的大炮曾使“铁血宰相”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

  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也曾进口过为数不少的克虏伯大炮,这些大炮装备在海岸线主要城市的炮台上,成为了当时中国海防的骨干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克虏伯公司不再生产军用产品,只保留了部分民用领域的业务。1999年3月,克虏伯公司与德国老牌钢铁巨头蒂森公司合并,成为蒂森克虏伯公司,这家企业曾为欧洲钢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作出杰出的贡献,是德国重工业的缩影。

  但由于近年来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这家德国重工业的明珠,也陷入了裁员的窘境。

  两年3次宣布裁员

  据财新网报道,11月19日,蒂森克虏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丁娜·梅尔兹(Martina Merz)宣布,公司再裁员5000人,将原定裁员人数翻了近一倍。2019年,蒂森克虏伯已宣布将裁员6000人。目前,确定的裁员人数升至11000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10%。

  蒂森克虏伯首席财务官克劳斯·凯斯伯格(Klaus Keysberg)在当日召开的电话会中表示,公司已裁员3600人,剩余7400人(大约占该公司总人数的7%)的裁员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完成。

  此前,2019年10月,马丁娜·梅尔兹曾宣布,蒂森克虏伯公司将进行大幅度裁员,裁员人数达到6000人。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令人唏嘘的是,2019年的裁员计划还没有实施完毕,一场疫情袭来,蒂森克虏伯决定再次裁员。

  今年3月25日,蒂森克虏伯宣布,该公司已经与德国金属产业协会(IG Metall)达成协议,作为本次协议的一部分,蒂森克虏伯将在2026年之前在其钢铁部门裁员3000人。该公司表示,将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进行裁员,在2026年3月31日之前,该公司不会进行强制性裁员。根据裁员方案,第一步,是在未来3年中裁员最多2000人;第二步,在2026年之前,该公司还将继续裁员大约1000人。

  蒂森克虏伯表示,由于疫情的爆发,该公司将对其钢铁业务的产量进行调整。公司执行董事Oliver Burkhard表示:“在未来几周中,我们将不得不在多个生产地点缩短工作时间。这将会对于生产相关的领域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行政部门造成影响。我们正在对所有措施进行仔细的研究,从而确定哪些措施能够起效。即使我们没有生产任务可做,我们也会尽力让所有人都能保住工作,这样才能在危机之后重回正轨。”

  卖掉最赚钱的业务

  8月13日晚间,蒂森克虏伯公布了2019/2020财政年前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蒂森克虏伯仅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就达到6.7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前三季度(2019年10月1日——2020年6月30日)净亏损近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4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近10倍。

  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275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换句话说,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只有去年同期的70%左右。

  分业务板块来看,除了电梯业务,蒂森克虏伯仅有工业设计部门是盈利的,其他各个业务部门都呈亏损状态。其中欧洲钢铁部门亏损最大,亏损额高达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

  今年8月10日,《财富》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中,蒂森克虏伯以473亿美元(约合400亿欧元)的营收排名第248名,较上一年度的排名下降3名。

  在这种情况下,蒂森克虏伯还把自己最赚钱的业务——电梯给卖了。

  今年2月底,为了拯救公司下滑的业绩,蒂森克虏伯表示,已同意将其电梯业务以172亿欧元的价格售予Advent、Cinven和德国RAG基金组成的一个私募财团,交易于7月31日完成。蒂森克虏伯表示,剥离拥有5万多名员工的电梯业务部门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这对整个集团的利益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

  这可能是今年欧洲最大的并购案之一。根据去年财报,该集团承受着70亿欧元的净财务债务和90亿欧元的退休金债务的压力。

  据财新网,财报显示,这项出售为公司带来了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67亿元)的自由现金流。但蒂森克虏伯不可能完全放弃电梯这只现金奶牛。据了解,根据交易协议,蒂森克虏伯以12.5亿欧元的价格再次购买了出售后的电梯业务的部分股份。

  德国迎来大规模破产潮

  据央视新闻援引德国NTV电视台报道,世界经济衰退致使众多德国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濒临破产,然而,经济专家此前预测的大规模破产潮至今仍未到来。根据德国信用风险管理咨询公司Creditreform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在2020年上半年,德国共有8900间公司申请破产,与去年同比下降了8.2%。在2019年上半年,德国破产公司数量就达到了9690家。

  破产申请数量不升反降,这与联邦政府实行的经济刺激计划及一系列干预措施密不可分。根据相关规定,从2020年3月1日起,所有受疫情影响的德国企业暂停破产申请。联邦政府希望在10月份之前对濒临破产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实施援助。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Creditreform的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已登记的破产申请数量无法完全反映德国当前经济形势。新冠疫情期间,各州地方法院停止受理破产案件,政府部门日常办公受限,大量申请文件积压在案,目前各类破产申请已逐步进入正常审理流程。专业人士预测,在接下来数月内,宣告破产的企业数量将明显增多。只有在疫情后期逐步恢复正常生产运作,德国企业才有可能逃离破产危机。

  在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总损失大约为120亿欧元。平均下来每个破产企业遭受损失超过130万欧元,创下近年来破产企业最高的亏损金额记录。除了中小型企业外,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在今年宣告破产。例如德国著名的大型连锁百货商店Galeria Karstadt Kaufhof,大型纺织品零售商AppelrathCüpper和Hallhuber,还有时装品牌Esprit以及连锁店餐厅Vapiano和Maredo。

  为了尽可能地规避破产风险,大部分企业选择短时工作模式,在降低资产损失的同时,保持各个岗位的基础运作,尽量避免裁员。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企业员工为失业而担心。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今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短时工作职员对自身职业前景感到悲观,担心自己随时可能丢掉工作。

  据调查,只有27%的受访者相信自己能够顺利渡过危机,守住当前的工作岗位。研究人员Kaja Mhring指出:“特别那些在疫情爆发前就处于不稳定就业状态的雇员,他们现下更加感觉焦虑不安。未来失业风险也相对较高。”尤其是餐厅、旅馆和酒店行业以及艺术领域工作从业者,较其他行业受疫情影响更加严重,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能在近期失业。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国际资讯

巨亏164亿 德国百年工业巨头也撑不住了

  • 编辑:272794389浏览:410评论: 0 每日经济新闻
  •   原标题:巨亏164亿,德国百年工业巨头也撑不住了!裁员上万人,连“现金奶牛”也卖了

      熟悉军事历史的人肯定都知道克虏伯,这家企业生产的大炮曾使“铁血宰相”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

      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也曾进口过为数不少的克虏伯大炮,这些大炮装备在海岸线主要城市的炮台上,成为了当时中国海防的骨干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克虏伯公司不再生产军用产品,只保留了部分民用领域的业务。1999年3月,克虏伯公司与德国老牌钢铁巨头蒂森公司合并,成为蒂森克虏伯公司,这家企业曾为欧洲钢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作出杰出的贡献,是德国重工业的缩影。

      但由于近年来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这家德国重工业的明珠,也陷入了裁员的窘境。

      两年3次宣布裁员

      据财新网报道,11月19日,蒂森克虏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丁娜·梅尔兹(Martina Merz)宣布,公司再裁员5000人,将原定裁员人数翻了近一倍。2019年,蒂森克虏伯已宣布将裁员6000人。目前,确定的裁员人数升至11000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10%。

      蒂森克虏伯首席财务官克劳斯·凯斯伯格(Klaus Keysberg)在当日召开的电话会中表示,公司已裁员3600人,剩余7400人(大约占该公司总人数的7%)的裁员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完成。

      此前,2019年10月,马丁娜·梅尔兹曾宣布,蒂森克虏伯公司将进行大幅度裁员,裁员人数达到6000人。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令人唏嘘的是,2019年的裁员计划还没有实施完毕,一场疫情袭来,蒂森克虏伯决定再次裁员。

      今年3月25日,蒂森克虏伯宣布,该公司已经与德国金属产业协会(IG Metall)达成协议,作为本次协议的一部分,蒂森克虏伯将在2026年之前在其钢铁部门裁员3000人。该公司表示,将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进行裁员,在2026年3月31日之前,该公司不会进行强制性裁员。根据裁员方案,第一步,是在未来3年中裁员最多2000人;第二步,在2026年之前,该公司还将继续裁员大约1000人。

      蒂森克虏伯表示,由于疫情的爆发,该公司将对其钢铁业务的产量进行调整。公司执行董事Oliver Burkhard表示:“在未来几周中,我们将不得不在多个生产地点缩短工作时间。这将会对于生产相关的领域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行政部门造成影响。我们正在对所有措施进行仔细的研究,从而确定哪些措施能够起效。即使我们没有生产任务可做,我们也会尽力让所有人都能保住工作,这样才能在危机之后重回正轨。”

      卖掉最赚钱的业务

      8月13日晚间,蒂森克虏伯公布了2019/2020财政年前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蒂森克虏伯仅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就达到6.7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前三季度(2019年10月1日——2020年6月30日)净亏损近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4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近10倍。

      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275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换句话说,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只有去年同期的70%左右。

      分业务板块来看,除了电梯业务,蒂森克虏伯仅有工业设计部门是盈利的,其他各个业务部门都呈亏损状态。其中欧洲钢铁部门亏损最大,亏损额高达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

      今年8月10日,《财富》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中,蒂森克虏伯以473亿美元(约合400亿欧元)的营收排名第248名,较上一年度的排名下降3名。

      在这种情况下,蒂森克虏伯还把自己最赚钱的业务——电梯给卖了。

      今年2月底,为了拯救公司下滑的业绩,蒂森克虏伯表示,已同意将其电梯业务以172亿欧元的价格售予Advent、Cinven和德国RAG基金组成的一个私募财团,交易于7月31日完成。蒂森克虏伯表示,剥离拥有5万多名员工的电梯业务部门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这对整个集团的利益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

      这可能是今年欧洲最大的并购案之一。根据去年财报,该集团承受着70亿欧元的净财务债务和90亿欧元的退休金债务的压力。

      据财新网,财报显示,这项出售为公司带来了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67亿元)的自由现金流。但蒂森克虏伯不可能完全放弃电梯这只现金奶牛。据了解,根据交易协议,蒂森克虏伯以12.5亿欧元的价格再次购买了出售后的电梯业务的部分股份。

      德国迎来大规模破产潮

      据央视新闻援引德国NTV电视台报道,世界经济衰退致使众多德国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濒临破产,然而,经济专家此前预测的大规模破产潮至今仍未到来。根据德国信用风险管理咨询公司Creditreform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在2020年上半年,德国共有8900间公司申请破产,与去年同比下降了8.2%。在2019年上半年,德国破产公司数量就达到了9690家。

      破产申请数量不升反降,这与联邦政府实行的经济刺激计划及一系列干预措施密不可分。根据相关规定,从2020年3月1日起,所有受疫情影响的德国企业暂停破产申请。联邦政府希望在10月份之前对濒临破产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实施援助。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Creditreform的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已登记的破产申请数量无法完全反映德国当前经济形势。新冠疫情期间,各州地方法院停止受理破产案件,政府部门日常办公受限,大量申请文件积压在案,目前各类破产申请已逐步进入正常审理流程。专业人士预测,在接下来数月内,宣告破产的企业数量将明显增多。只有在疫情后期逐步恢复正常生产运作,德国企业才有可能逃离破产危机。

      在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总损失大约为120亿欧元。平均下来每个破产企业遭受损失超过130万欧元,创下近年来破产企业最高的亏损金额记录。除了中小型企业外,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在今年宣告破产。例如德国著名的大型连锁百货商店Galeria Karstadt Kaufhof,大型纺织品零售商AppelrathCüpper和Hallhuber,还有时装品牌Esprit以及连锁店餐厅Vapiano和Maredo。

      为了尽可能地规避破产风险,大部分企业选择短时工作模式,在降低资产损失的同时,保持各个岗位的基础运作,尽量避免裁员。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企业员工为失业而担心。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今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短时工作职员对自身职业前景感到悲观,担心自己随时可能丢掉工作。

      据调查,只有27%的受访者相信自己能够顺利渡过危机,守住当前的工作岗位。研究人员Kaja Mhring指出:“特别那些在疫情爆发前就处于不稳定就业状态的雇员,他们现下更加感觉焦虑不安。未来失业风险也相对较高。”尤其是餐厅、旅馆和酒店行业以及艺术领域工作从业者,较其他行业受疫情影响更加严重,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能在近期失业。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