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我和由或乡亲们的点点滴滴——望谟县史志办派驻乐元镇纳管村驻村干部 张德琴

更新:2020-11-17 11:03|编辑:山遇水|浏览:3163|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2020年3月2日,我打起背包来到乐元镇纳管村,有幸成为了纳管村由或组的网格员,自此便开启了我的驻村之旅,与由或组群众结下 ...
  2020年3月2日,我打起背包来到乐元镇纳管村,有幸成为了纳管村由或组的网格员,自此便开启了我的驻村之旅,与由或组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8个月过去了……   8个月来,从我第一次入组开展“四逐四准”到最后一次开门迎检的感受,是一次由激动到感动的心路历程。刚开始,语言不通成了我和群众交流的障碍,加上少数群众心存不满的抵触情绪等种种原因,增加了初期与群众共商的难度,打开群众的心结便成了我的首要任务。我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证明,用心换心,用情感化,最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8个月来,由或组共80户329人中,我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产生深厚感情,彼此之间好比亲人,有种大家庭的感觉,无时无刻都有种想念。在摸底调查中,得知外出务工人员占了一大半,为了能让外出务工人员及时知晓脱贫政策和家里的情况,我建了一个由或群众交流群,不到10天时间,这群从5人发展到65人,给我的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我除了宣传政策外,还经常在群里询问和关心大家的务工情况,带去家乡的问候,彼此增加互动感情交流。

  8个月来,我召开了33次群众会,每逢星期二,我都会去和群众一起开展环境整治,组织群众一起开会聊天,有时在院坝上开、有时在公路边开、有时在群众家中开,大家乐此不疲,召开会议犹如亲人聚会,总是有说不完的家常话。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位87岁的老奶奶,知道我要来,亲自在路口给我送地瓜,看着她弯腰驼背的身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8个月来,为及时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我帮助群众向上级递交了6份请示或汇报材料,跑遍乐元政府、派出所、供电所、水利站、南方电网公司等部门,解决了杨初生8年前户口录入姓氏错误、5户人家供水不足、3户用电不安全、3户占地补偿纠纷、2户疑似危房资金未到账和通组路多处塌方清理的问题。申报了5公里产业路和7个在读大学生的防贫扶助险。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凡是群众反映的,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做,这一件件一桩桩事使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是真的很快乐,收获也是满满的!

  8个月来,我帮助许多群众到望谟县医院和乐元卫生院买药,并看望生病的群众和老人,我偶尔会买饮料、糖,也会买肉给那些赶不了场的老人。我和群众一起积资维修公路,出资和群众一起吃连心饭,个别群众需要的钢钎我也会到集市上买了送去。特别辛苦的是有一天,在市场上买了165元的一卷铁丝,然后抬到宿舍里,按一根4至5米长剪断捆起来分发给47户农户挂衣服,那天手都起泡了。

  8个月来,调查发现由或组的稻田比其他组多,粮食是群众的命根。我时刻都在关注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防治,经常到田边查看虫害情况,当发现水稻在大面积发生卷叶虫害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了群众的132亩稻谷丰收。也许是群众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在开展农村老旧房拆除期间,我仅在微信上宣传和召开一次群众会,不论是关门在外务工的群众还是在家的群众都积极响应,没有一个人提出无理要求,半个月之内就主动拆除了8栋老旧房。

  群众事无小事,只要用心、用情,很快就会融入当中,用真心感动,用真情触动,用实际行动见证,累点不怕,收获会是满满的。

  也许这就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站了,我永远忘不掉那种紧张而又快乐的工作,忘不掉骑着摩托车摔跤的滋味,还有召开群众会的情景、组织大家打扫卫生的场面,更忘不了由或组的每个群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我和由或乡亲们的点点滴滴——望谟县史志办派驻乐元镇纳管村驻村干部 张德琴

  • 编辑:山遇水浏览:3163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2020年3月2日,我打起背包来到乐元镇纳管村,有幸成为了纳管村由或组的网格员,自此便开启了我的驻村之旅,与由或组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8个月过去了……   8个月来,从我第一次入组开展“四逐四准”到最后一次开门迎检的感受,是一次由激动到感动的心路历程。刚开始,语言不通成了我和群众交流的障碍,加上少数群众心存不满的抵触情绪等种种原因,增加了初期与群众共商的难度,打开群众的心结便成了我的首要任务。我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证明,用心换心,用情感化,最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8个月来,由或组共80户329人中,我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产生深厚感情,彼此之间好比亲人,有种大家庭的感觉,无时无刻都有种想念。在摸底调查中,得知外出务工人员占了一大半,为了能让外出务工人员及时知晓脱贫政策和家里的情况,我建了一个由或群众交流群,不到10天时间,这群从5人发展到65人,给我的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我除了宣传政策外,还经常在群里询问和关心大家的务工情况,带去家乡的问候,彼此增加互动感情交流。

      8个月来,我召开了33次群众会,每逢星期二,我都会去和群众一起开展环境整治,组织群众一起开会聊天,有时在院坝上开、有时在公路边开、有时在群众家中开,大家乐此不疲,召开会议犹如亲人聚会,总是有说不完的家常话。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位87岁的老奶奶,知道我要来,亲自在路口给我送地瓜,看着她弯腰驼背的身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8个月来,为及时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我帮助群众向上级递交了6份请示或汇报材料,跑遍乐元政府、派出所、供电所、水利站、南方电网公司等部门,解决了杨初生8年前户口录入姓氏错误、5户人家供水不足、3户用电不安全、3户占地补偿纠纷、2户疑似危房资金未到账和通组路多处塌方清理的问题。申报了5公里产业路和7个在读大学生的防贫扶助险。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凡是群众反映的,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做,这一件件一桩桩事使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是真的很快乐,收获也是满满的!

      8个月来,我帮助许多群众到望谟县医院和乐元卫生院买药,并看望生病的群众和老人,我偶尔会买饮料、糖,也会买肉给那些赶不了场的老人。我和群众一起积资维修公路,出资和群众一起吃连心饭,个别群众需要的钢钎我也会到集市上买了送去。特别辛苦的是有一天,在市场上买了165元的一卷铁丝,然后抬到宿舍里,按一根4至5米长剪断捆起来分发给47户农户挂衣服,那天手都起泡了。

      8个月来,调查发现由或组的稻田比其他组多,粮食是群众的命根。我时刻都在关注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防治,经常到田边查看虫害情况,当发现水稻在大面积发生卷叶虫害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了群众的132亩稻谷丰收。也许是群众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在开展农村老旧房拆除期间,我仅在微信上宣传和召开一次群众会,不论是关门在外务工的群众还是在家的群众都积极响应,没有一个人提出无理要求,半个月之内就主动拆除了8栋老旧房。

      群众事无小事,只要用心、用情,很快就会融入当中,用真心感动,用真情触动,用实际行动见证,累点不怕,收获会是满满的。

      也许这就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站了,我永远忘不掉那种紧张而又快乐的工作,忘不掉骑着摩托车摔跤的滋味,还有召开群众会的情景、组织大家打扫卫生的场面,更忘不了由或组的每个群众。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