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黔西南州史志办精准抓扶贫工作初见成效

更新:2016-6-22 15:09|编辑:zkl0419|浏览:651|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黔西南州史志办结合对接帮扶安龙县招堤街道久长村实际,同村两委深入交流,通过共商理清了脱贫思路 ,强化了措施,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黔西南州史志办结合对接帮扶安龙县招堤街道久长村实际,同村两委深入交流,通过共商理清了脱贫思路 ,强化了措施,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制定到2017年底前,确保久长村精准扶贫户人均收入达到2900元以上,实现101户354人全部脱贫目标,绝不拖全县后腿;

 

  二是重点发展经果林种植和肉牛养殖等两大产业,激励贫困村通过借助外力扶持与挖掘自身潜力的方式,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三是做好“三个结合”,推进全村整体工作开展。把扶贫项目与村优势种养殖产业相结合;把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涉及到土地流转开发、利用和资源配置上,注重环境整治和土地资源保护,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确保扶贫开发与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兼顾;把扶贫攻坚与加强基层党建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贫困党员,在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率先示范作用,带领和引导一般贫困户积极、主动参与到精准脱贫行动中来;

 

  四是因户施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精准脱贫。通过产业带动一批。久长村依托醉清山泉饮用水厂,帮扶贫困户31户50人务工;大力扶助贫困户办养牛场,能帮扶贫困户15户15人务工;通过易地搬迁一批,完成全村199户524人的搬迁任务,鼓励5户贫困户通过危房改造项目改善居住环境;通过推荐就业一批。对部分有一定劳动能力和一技之长的贫困对象,通过就近推荐转移就业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家庭经济收入;通过申请救助一批。对7户19人因病或因学致贫对象,通过积极争取大病救助、助学贷款等惠民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低保兜底一批。对符合低保条件且无劳动能力的15户27名贫困对象,通过低保兜底的形式集中解决贫困救助问题。 (杨南明)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安龙

黔西南州史志办精准抓扶贫工作初见成效

  • 编辑:zkl0419浏览:651评论: 0 兴义之窗
  •   黔西南州史志办结合对接帮扶安龙县招堤街道久长村实际,同村两委深入交流,通过共商理清了脱贫思路 ,强化了措施,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制定到2017年底前,确保久长村精准扶贫户人均收入达到2900元以上,实现101户354人全部脱贫目标,绝不拖全县后腿;

     

      二是重点发展经果林种植和肉牛养殖等两大产业,激励贫困村通过借助外力扶持与挖掘自身潜力的方式,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三是做好“三个结合”,推进全村整体工作开展。把扶贫项目与村优势种养殖产业相结合;把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涉及到土地流转开发、利用和资源配置上,注重环境整治和土地资源保护,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确保扶贫开发与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兼顾;把扶贫攻坚与加强基层党建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贫困党员,在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率先示范作用,带领和引导一般贫困户积极、主动参与到精准脱贫行动中来;

     

      四是因户施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精准脱贫。通过产业带动一批。久长村依托醉清山泉饮用水厂,帮扶贫困户31户50人务工;大力扶助贫困户办养牛场,能帮扶贫困户15户15人务工;通过易地搬迁一批,完成全村199户524人的搬迁任务,鼓励5户贫困户通过危房改造项目改善居住环境;通过推荐就业一批。对部分有一定劳动能力和一技之长的贫困对象,通过就近推荐转移就业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家庭经济收入;通过申请救助一批。对7户19人因病或因学致贫对象,通过积极争取大病救助、助学贷款等惠民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低保兜底一批。对符合低保条件且无劳动能力的15户27名贫困对象,通过低保兜底的形式集中解决贫困救助问题。 (杨南明)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