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贵州望谟:卡加村的扶贫“警事”

更新:2020-1-17 11:01|编辑:山遇水|浏览:3649|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卡加村,贵州省望谟县桑郎镇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距离县城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全村146户714人中苗族同胞占比98%。整村国土面 ...
  卡加村,贵州省望谟县桑郎镇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距离县城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全村146户714人中苗族同胞占比98%。整村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山高坡陡,缺水少土,交通不便,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望谟县公安局派驻卡加村扶贫的第一书记岑鑫早已适应并习惯了这里的环境,把自己融入了这片深山和山里的人。

  真帮实干传佳话

  岑鑫身材魁梧,面容黝黑,善与群众打交道。

  “岑书记搞工作可以哦,他刚来村里就让我陪他每家每户认门,了解情况,现在村里面哪家咋个走,哪家户主叫那样名字,哪家养了几头猪、几头牛、几只羊、几只鸡,他比我还清楚。”卡加村副主任黄华元说。


  岑鑫到任后积极着手想办法改造年久失修的村委办公楼,一方面向当地党委政府申请协调资金进行修缮,一方面向望谟县公安局申请扶贫资金购置办公设施设备。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使卡加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驻村干部及村干部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建好指挥部之后,岑鑫又带着驻村干部、村干部深入全村各组各户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工作,详细了解贫困户情况,精准为各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将卡加村打造成为全州脱贫攻坚样板村。村组干部及村民们不尽感叹:“岑书记来了,我们村从村委办公室到各项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我们村脱贫有希望了!”

  60多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岑仕刚,其子曾经患精神分裂症,岑鑫帮着他家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障,目前岑仕刚的儿子已接受康复治疗。

  “哎呀!自从娃娃得了这个病以后,家里面确实很困难,特别是每年花费在帮他医病这个问题上,脑壳是最痛的。但现在好了,治病不仅有大病医疗保障,我们岑书记还联系车辆专门接送。政策好,我们日子也好,今年一定能过一个好年哦!”岑仕刚说话间,一脸笑容。

  一黄一黑安了家

  卡加村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岑鑫深有感触。每次到苗族同胞家中走访,让他感到“最幸福的苦恼”便是“酒”。


  “咱们当地的苗族同胞,历来就有贵客到家必须喝一杯进门酒的习俗,可我又是一个不会喝酒的人。”岑鑫对此很是无奈,“不喝吧,人家说你看不起他,可喝吧,还得开展工作。所以有两次在晚上走访时,喝了几口米酒就醉得不行,出尽了洋相,此后便得到了一个‘喝不得书记’的绰号。虽然群众理解了,现在没有了这样的“苦恼”,但大家还是一样很热情,拉着你家长里短的聊上半天是常有的事。”

  人熟了,事就好办,但也难办。好办的是好说话好商量,不好办的是整村脱贫到底该怎么干。如何帮助当地群众发展一条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可持续、又有效益的产业,摆在了岑鑫面前,也放在了他心上。

  卡加村四面环山,山石多、耕地少,要想找到一条适合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路子十分困难。经过多次与群众共商和开展市场调查后,岑鑫发现当地非常适合养殖黑山羊和小黄牛,于是他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同时动员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养殖黑山羊和小黄牛。

  “那段时间是最费鞋的,几乎天天都要去村民家中做工作,分析介绍市场前景,讲解普及有关补贴政策,说实话刚开始确实很困难,那段时间鞋都硬是跑烂了几双。”岑鑫说,经过多次动员,卡加村冗妹组组长韦堂国带头养殖了60多只黑山羊,10多头小黄牛,估算收益将达20万元。

  有了示范户,岑鑫在春节来临之前又打起了返乡农民工的产意,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生态养殖业,早日实现就地脱贫。目前参与“一黑一黄”养殖的群众越来越多,有的人家还主动建起了养殖圈舍。

  “我们岑书记会请畜牧技术人员来培训,不用担心病害损失,另外养羊养牛还有补贴拿,靠这个脱贫我们有信心。” 精准贫困户熊贵兴说。

  汉子眼里泛泪花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感人肺腑的故事很多,最普遍的心酸莫过于帮得了别人,却帮不了自己。

  岑鑫几乎天天吃住在村委会,每天走在乡村路上,每月与家人说的话加起来还没和老百姓一天说的多,更别说陪伴妻儿老小了。


  2019年,岑鑫减少了陪伴父母膝下尽孝的时光,错过了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错过了陪伴小女儿咿呀学语和站立走路成长。他说,虽然有亏欠,但是坚信他们会理解的,特别是孩子。“当她长大成人后,一定会为他父亲的这份职业和这段经历感到骄傲的!”

  当被人问及如果家人不理解甚至会埋怨时该怎么办时,岑鑫说:“在这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特别是马上过春节了,家里面是一点忙也帮不上,你说家人不埋怨那是假的,没有办法嘛,当前必须舍小家顾大家。家里人嘛,只有以后再补偿了!”

  说话间,这位曾经面对犯罪分子也没有丝毫胆怯的人民警察,这位每天面对群众都乐呵呵的第一书记,眼里突然泛起了泪花……(柯岚   石征壁   覃苗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贵州望谟:卡加村的扶贫“警事”

  • 编辑:山遇水浏览:3649评论: 0 兴义之窗
  •   卡加村,贵州省望谟县桑郎镇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距离县城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全村146户714人中苗族同胞占比98%。整村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山高坡陡,缺水少土,交通不便,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望谟县公安局派驻卡加村扶贫的第一书记岑鑫早已适应并习惯了这里的环境,把自己融入了这片深山和山里的人。

      真帮实干传佳话

      岑鑫身材魁梧,面容黝黑,善与群众打交道。

      “岑书记搞工作可以哦,他刚来村里就让我陪他每家每户认门,了解情况,现在村里面哪家咋个走,哪家户主叫那样名字,哪家养了几头猪、几头牛、几只羊、几只鸡,他比我还清楚。”卡加村副主任黄华元说。


      岑鑫到任后积极着手想办法改造年久失修的村委办公楼,一方面向当地党委政府申请协调资金进行修缮,一方面向望谟县公安局申请扶贫资金购置办公设施设备。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使卡加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驻村干部及村干部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建好指挥部之后,岑鑫又带着驻村干部、村干部深入全村各组各户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工作,详细了解贫困户情况,精准为各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将卡加村打造成为全州脱贫攻坚样板村。村组干部及村民们不尽感叹:“岑书记来了,我们村从村委办公室到各项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我们村脱贫有希望了!”

      60多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岑仕刚,其子曾经患精神分裂症,岑鑫帮着他家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障,目前岑仕刚的儿子已接受康复治疗。

      “哎呀!自从娃娃得了这个病以后,家里面确实很困难,特别是每年花费在帮他医病这个问题上,脑壳是最痛的。但现在好了,治病不仅有大病医疗保障,我们岑书记还联系车辆专门接送。政策好,我们日子也好,今年一定能过一个好年哦!”岑仕刚说话间,一脸笑容。

      一黄一黑安了家

      卡加村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岑鑫深有感触。每次到苗族同胞家中走访,让他感到“最幸福的苦恼”便是“酒”。


      “咱们当地的苗族同胞,历来就有贵客到家必须喝一杯进门酒的习俗,可我又是一个不会喝酒的人。”岑鑫对此很是无奈,“不喝吧,人家说你看不起他,可喝吧,还得开展工作。所以有两次在晚上走访时,喝了几口米酒就醉得不行,出尽了洋相,此后便得到了一个‘喝不得书记’的绰号。虽然群众理解了,现在没有了这样的“苦恼”,但大家还是一样很热情,拉着你家长里短的聊上半天是常有的事。”

      人熟了,事就好办,但也难办。好办的是好说话好商量,不好办的是整村脱贫到底该怎么干。如何帮助当地群众发展一条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可持续、又有效益的产业,摆在了岑鑫面前,也放在了他心上。

      卡加村四面环山,山石多、耕地少,要想找到一条适合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路子十分困难。经过多次与群众共商和开展市场调查后,岑鑫发现当地非常适合养殖黑山羊和小黄牛,于是他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同时动员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养殖黑山羊和小黄牛。

      “那段时间是最费鞋的,几乎天天都要去村民家中做工作,分析介绍市场前景,讲解普及有关补贴政策,说实话刚开始确实很困难,那段时间鞋都硬是跑烂了几双。”岑鑫说,经过多次动员,卡加村冗妹组组长韦堂国带头养殖了60多只黑山羊,10多头小黄牛,估算收益将达20万元。

      有了示范户,岑鑫在春节来临之前又打起了返乡农民工的产意,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生态养殖业,早日实现就地脱贫。目前参与“一黑一黄”养殖的群众越来越多,有的人家还主动建起了养殖圈舍。

      “我们岑书记会请畜牧技术人员来培训,不用担心病害损失,另外养羊养牛还有补贴拿,靠这个脱贫我们有信心。” 精准贫困户熊贵兴说。

      汉子眼里泛泪花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感人肺腑的故事很多,最普遍的心酸莫过于帮得了别人,却帮不了自己。

      岑鑫几乎天天吃住在村委会,每天走在乡村路上,每月与家人说的话加起来还没和老百姓一天说的多,更别说陪伴妻儿老小了。


      2019年,岑鑫减少了陪伴父母膝下尽孝的时光,错过了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错过了陪伴小女儿咿呀学语和站立走路成长。他说,虽然有亏欠,但是坚信他们会理解的,特别是孩子。“当她长大成人后,一定会为他父亲的这份职业和这段经历感到骄傲的!”

      当被人问及如果家人不理解甚至会埋怨时该怎么办时,岑鑫说:“在这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特别是马上过春节了,家里面是一点忙也帮不上,你说家人不埋怨那是假的,没有办法嘛,当前必须舍小家顾大家。家里人嘛,只有以后再补偿了!”

      说话间,这位曾经面对犯罪分子也没有丝毫胆怯的人民警察,这位每天面对群众都乐呵呵的第一书记,眼里突然泛起了泪花……(柯岚   石征壁   覃苗苗)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