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兴义市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系列报道之一

更新:2019-11-25 11:03|编辑:六弦|浏览:1212|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开栏的话:  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全会精神,保持政治 ...
  开栏的话:

  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全会精神,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强化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加快推进全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州各项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本报从即日起推出“着力推进全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题专栏,敬请关注。

  万峰林由数万座山峰组合而成,属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称誉为“天下奇观”。在三百六十多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来到这里,发出了“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赞叹。

  从1998年起,万峰林慢慢走进了兴义市民周末和节假日游玩的世界里,到这里度过周末和节假日的市民越来越多。地处峰林脚下村庄的人们,将发展的眼光瞄准了前来游玩的市民身上,沉寂数千年的万峰林开始揭开了发展的面纱。

  短短几年时间,上纳灰村、下纳灰村、纳录村、双生村、乐立村等村庄处处有农家饭庄的身影,到处发展有大棚蔬菜,养殖业方兴未艾,村村有拖拉机进进出出……整个万峰林脚下的村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在2001年万峰林景区开发正式启动、2002年贯通全长9.2公里的万峰林四级观光公路后,万峰林不仅成为兴义市民茶余饭后散步的后花园,而且还渐渐成为周边兄弟市(州)节假日游玩的首选之地。

  “那时候,大家没柴烧就到峰林中去砍树,没地种粮就到峰林中去开荒,导致整个峰林千苍百孔。”村民们说。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家一致认为:“不管它花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至此,一些村民在村里先后开起了农家乐、砂石厂、芭蕉芋厂和砖瓦厂。

  在村民们的大干快上下,万峰林开始沸腾了,发展速度刷新了历史纪录。2003年,上纳灰、下纳灰和双生等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0440亩、产量19418吨;芭蕉芋种植3000亩、产量6840吨;生猪存栏39870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猪3527头,出栏肥猪42214头,猪肉产量3990吨。年末大牲畜存栏6932头,马存栏789匹,驴、螺存栏237头,牛存栏5906头;农家饭庄24家、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各种路边商店21家、年销售商品34万元;拥有拖拉机11台、累计实现年收入20万元以上……

  村民们的腰包开始鼓起来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1998年的300元提高到2003年的1200元,5年时间翻了4倍,村民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然而,在村民们盲目发展之下,万峰林脚下村庄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质的变化。房前屋后污水四溢,道路两旁和纳灰河里垃圾遍地都是,各类违章建筑遍地开花……

  就在兴义市面临发展和保护生态两难境地之时,2005年2月8日这天早上,正在贵州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慕名来到万峰林中的上纳灰村,看望基层各族干部群众和感受这里的变化。

  胡锦涛总书记的这次视察,给万峰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真可谓下了一场及时雨。

  在岑志兴家小院里,胡锦涛和乡亲们围坐攀谈。上纳灰村近年来的致富路子引起了胡锦涛的浓厚兴趣。

  “村里的种养业都有什么?”胡锦涛问村支书。

  “种水稻、蔬菜,养鸡、鸭、牛、猪。”

  “‘农家乐’主要靠什么增加收入?”

  “餐饮。”

  “全村人均收入多少?”

  “2500元,比2003年翻了一倍多。”

  “2500元中,旅游收入占多少?”

  “1000元以上。”

  胡锦涛说:“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找到了市场。这样的发展思路符合实际。”

  从岑志兴家出来,当胡锦涛看到上纳灰村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峰林丛中千苍百孔的境况后,特别叮嘱当地干部:“万峰林景区是村里子子孙孙的‘摇钱树’,一定要保护好。要把这个道理讲给大家听,让大家都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胡锦涛视察上纳灰村的新闻报道在中央新闻联播播出后,万峰林向国内外展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气势磅礴,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来我家过春节以后,现在每天都要接到很多游客来吃农家饭的预订电话。总书记的到来,不仅给我家带来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也给我们万峰林脚下所有村庄带来了发展的希望。”上纳灰村村民岑志兴说。从2005年3月开始,他家的农家乐每天都有5桌以上的客人。

  也就在这个时候,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讲到:“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天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明确提出,如果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经济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环境状况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看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目睹远方客人的纷至沓来,兴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结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决定转变万峰林的发展优势——把万峰林治理恢复成绿水青山,再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将万峰林变成金山银山。

  如何治理?如何转化?

  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来了,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来了,他们深入万峰林深处,了解万峰林脚下村庄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监测纳灰河水污染程度,目睹村庄垃圾乱扔、污水乱倒的现状,很快拿出了治理和转化方案——对万峰林景区、万峰林脚下所有村庄进行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和高效益管理。

  兴义市委、市政府在经过一系列的考察论证后,最终决定按照专家们对万峰林开出的“药方”进行“抓药”,实行一张蓝图干到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张既能发展又能守住万峰林生态底线的《万峰林游览区保护与建设规划》蓝图终于“出炉”。这张规划蓝图,编制了包括则戎、敬南部分村寨近200平方公里区域,为长期实施“保护、开发行动”制定了可持续发展依据。

  景区建设方面,建成峰林大道和8条支道,修建观峰路16.8公里,在西峰林主景区修建2个广场,在观峰道入口处修建休闲茶室、民族街、观景长廊、随坡叠水、公厕和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村庄建设方面,硬化万峰林脚下所有村庄的通村路和入户路,以及房屋立面改造,并将上纳灰村、落水洞村规划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将纳录村、鱼龙村打造成小康村。

  违章建筑方面,未办理宅基证、未按照规划建设的所有房屋,必须全面拆除。(尤立宪)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义

兴义市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系列报道之一

  • 编辑:六弦浏览:1212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开栏的话:

      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全会精神,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强化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加快推进全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州各项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本报从即日起推出“着力推进全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题专栏,敬请关注。

      万峰林由数万座山峰组合而成,属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称誉为“天下奇观”。在三百六十多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来到这里,发出了“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赞叹。

      从1998年起,万峰林慢慢走进了兴义市民周末和节假日游玩的世界里,到这里度过周末和节假日的市民越来越多。地处峰林脚下村庄的人们,将发展的眼光瞄准了前来游玩的市民身上,沉寂数千年的万峰林开始揭开了发展的面纱。

      短短几年时间,上纳灰村、下纳灰村、纳录村、双生村、乐立村等村庄处处有农家饭庄的身影,到处发展有大棚蔬菜,养殖业方兴未艾,村村有拖拉机进进出出……整个万峰林脚下的村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在2001年万峰林景区开发正式启动、2002年贯通全长9.2公里的万峰林四级观光公路后,万峰林不仅成为兴义市民茶余饭后散步的后花园,而且还渐渐成为周边兄弟市(州)节假日游玩的首选之地。

      “那时候,大家没柴烧就到峰林中去砍树,没地种粮就到峰林中去开荒,导致整个峰林千苍百孔。”村民们说。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家一致认为:“不管它花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至此,一些村民在村里先后开起了农家乐、砂石厂、芭蕉芋厂和砖瓦厂。

      在村民们的大干快上下,万峰林开始沸腾了,发展速度刷新了历史纪录。2003年,上纳灰、下纳灰和双生等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0440亩、产量19418吨;芭蕉芋种植3000亩、产量6840吨;生猪存栏39870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猪3527头,出栏肥猪42214头,猪肉产量3990吨。年末大牲畜存栏6932头,马存栏789匹,驴、螺存栏237头,牛存栏5906头;农家饭庄24家、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各种路边商店21家、年销售商品34万元;拥有拖拉机11台、累计实现年收入20万元以上……

      村民们的腰包开始鼓起来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1998年的300元提高到2003年的1200元,5年时间翻了4倍,村民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然而,在村民们盲目发展之下,万峰林脚下村庄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质的变化。房前屋后污水四溢,道路两旁和纳灰河里垃圾遍地都是,各类违章建筑遍地开花……

      就在兴义市面临发展和保护生态两难境地之时,2005年2月8日这天早上,正在贵州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慕名来到万峰林中的上纳灰村,看望基层各族干部群众和感受这里的变化。

      胡锦涛总书记的这次视察,给万峰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真可谓下了一场及时雨。

      在岑志兴家小院里,胡锦涛和乡亲们围坐攀谈。上纳灰村近年来的致富路子引起了胡锦涛的浓厚兴趣。

      “村里的种养业都有什么?”胡锦涛问村支书。

      “种水稻、蔬菜,养鸡、鸭、牛、猪。”

      “‘农家乐’主要靠什么增加收入?”

      “餐饮。”

      “全村人均收入多少?”

      “2500元,比2003年翻了一倍多。”

      “2500元中,旅游收入占多少?”

      “1000元以上。”

      胡锦涛说:“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找到了市场。这样的发展思路符合实际。”

      从岑志兴家出来,当胡锦涛看到上纳灰村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峰林丛中千苍百孔的境况后,特别叮嘱当地干部:“万峰林景区是村里子子孙孙的‘摇钱树’,一定要保护好。要把这个道理讲给大家听,让大家都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胡锦涛视察上纳灰村的新闻报道在中央新闻联播播出后,万峰林向国内外展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气势磅礴,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来我家过春节以后,现在每天都要接到很多游客来吃农家饭的预订电话。总书记的到来,不仅给我家带来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也给我们万峰林脚下所有村庄带来了发展的希望。”上纳灰村村民岑志兴说。从2005年3月开始,他家的农家乐每天都有5桌以上的客人。

      也就在这个时候,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讲到:“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天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明确提出,如果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经济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环境状况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看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目睹远方客人的纷至沓来,兴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结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决定转变万峰林的发展优势——把万峰林治理恢复成绿水青山,再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将万峰林变成金山银山。

      如何治理?如何转化?

      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来了,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来了,他们深入万峰林深处,了解万峰林脚下村庄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监测纳灰河水污染程度,目睹村庄垃圾乱扔、污水乱倒的现状,很快拿出了治理和转化方案——对万峰林景区、万峰林脚下所有村庄进行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和高效益管理。

      兴义市委、市政府在经过一系列的考察论证后,最终决定按照专家们对万峰林开出的“药方”进行“抓药”,实行一张蓝图干到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张既能发展又能守住万峰林生态底线的《万峰林游览区保护与建设规划》蓝图终于“出炉”。这张规划蓝图,编制了包括则戎、敬南部分村寨近200平方公里区域,为长期实施“保护、开发行动”制定了可持续发展依据。

      景区建设方面,建成峰林大道和8条支道,修建观峰路16.8公里,在西峰林主景区修建2个广场,在观峰道入口处修建休闲茶室、民族街、观景长廊、随坡叠水、公厕和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村庄建设方面,硬化万峰林脚下所有村庄的通村路和入户路,以及房屋立面改造,并将上纳灰村、落水洞村规划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将纳录村、鱼龙村打造成小康村。

      违章建筑方面,未办理宅基证、未按照规划建设的所有房屋,必须全面拆除。(尤立宪)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