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望谟县党支部书记赵玮 十二年初心不改 守望村寨变化

更新:2019-9-2 08:51|编辑:果小然|浏览:1979|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赵玮是望谟县边饶镇唯一的女支书,2007年12月任边坝村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十二年。用赵玮自己的话说:“我喜欢这份工作,我们 ...
  赵玮是望谟县边饶镇唯一的女支书,2007年12月任边坝村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十二年。用赵玮自己的话说:“我喜欢这份工作,我们都是村寨发展的见证者;我愿意守在村里,用微薄的力量一点一点改变我的家乡。”

  搬出大山追求新市民生活

  “不搬,要搬你一个人搬。我和娃娃守在老家,你爱搬哪就搬哪!”边坝村原村副主任张汗,家庭符合搬迁条件,愿意搬迁到义龙马别新社区,却遭到妻子王艳的极力反对,她担忧搬出去了怎么生活,靠什么营生。而王艳,正是赵玮的亲表妹。

  “自家亲戚赶上国家好政策,不搬吧,错过机会可惜。怎么才能说服两口子统一意见,和和气气搬出大山?”赵玮辗转反侧。

  “表妹,妹夫想搬到义龙,有他的道理。两个娃娃读书,不管搬不搬,早晚都要送到城里去。如果搬,城里社区有学校,娃娃周末回家方便,一家人可以坐一起吃顿热乎饭。你们也可以安心在城里找工作,在老家靠种点地养娃,恐怕不现实。”经过赵玮几番劝说,王艳总算想通了。于是,张汗一家五口人搬到马别社区125平方米的新家,孩子读书不用租房,张汗应聘了当地银行保安,一个月拿2500元左右的工资,王艳接点零工,一家老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边坝村像张汗家这样的“亲戚”搬迁户不在少数。动员搬迁工作刚开始时,村民大部分持反对态度,对搬出去的新生活不敢想、不接受。看着大家伙在国家好政策面前无动于衷,赵玮急了,立刻召集村组干部商量,由村组干部带头,符合条件的积极搬,不符合的动员亲朋好友先搬,牢牢抓住好机会,带领边坝村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一批”,引导群众走出贫困。

  抓住机会搬出大山,就是抓住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最终,边坝村2017年跨区域搬迁义龙试验区总任务126户634人,选房128户636人,入住65户328人;2018年搬望谟县城17户79人。

  发展养殖从产业上寻求出路

  “说来惭愧,村里的工作做了那么多年,成规模的产业几乎没有,这样下去绝对不行!”赵玮说。边坝村无产业的短板始终压在赵玮和两位村主任的心头。

  “咱们村闲置土地较多,村民也都会养猪,也不需要太大的技术含量,正好现在上级有养猪项目,我觉得养猪比较实际。”经商量,赵玮提出的产业意见与村主任张泽席、副主任胡云来一拍即合,实现边坝村产业零规模的突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说罢便做,三人分头,租地10亩,建圈2800平方米,成立边坝村利民种养殖合作社,引进猪仔400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450人。并充分利用镇里下达的专项扶贫资金194万元,以“合作社+贫困户+扶贫项目”的模式,贫困户占股8%、村集体占1%、合作社占91%的资金分红模式,开启产业扶贫之路。期间,贫困户除占股部分外,还承包了养殖场砌墙、刷粉、挖沟、喂食等一系列工作。左脚轻度残疾,不便外出务工的村民杨秀志就到了养殖场工作,工作勤恳的她,每个月能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

  两年分红,贫困户每户获得1600元的分红,大家心里乐开了花。尝到“甜头”后,村两委决定再次以“合作社+贫困户+扶贫项目”的模式,引进养鸡大户,成立边坝村仁斌种养殖合作社,养鸡5000多羽,带动贫困户27户,2018年每户分红1000元。

  全心全意为全村乡亲谋福祉

  边坝村地处西北角,距县城80余公里,离集镇18公里,村组分散,组与组之间最远的有16公里,道路崎岖,坑洼不平,村民外出不便。全村百姓对道路修缮翘首以盼,赵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赵玮任边坝村党支部副书记,看着边坝村纳佑组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她想,必须让纳佑的群众能有一条好的路可以走!

  于是,赵玮通过组织村民自筹,纳佑组终于通了第一条通组公路。之后经多方帮助,她又争取到全村通组道路硬化,全面开工建设拢旦山、黄家田组四条通组公路,共10.78公里,2018年初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246户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方便了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

  通路当天,乡亲们敲锣打鼓、鸣放鞭炮,一路欢歌笑语,感恩党的关怀。现在每户每年增益2000元,年增益49.2万元,覆盖贫困户80户310人。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望谟县党支部书记赵玮 十二年初心不改 守望村寨变化

  • 编辑:果小然浏览:1979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赵玮是望谟县边饶镇唯一的女支书,2007年12月任边坝村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十二年。用赵玮自己的话说:“我喜欢这份工作,我们都是村寨发展的见证者;我愿意守在村里,用微薄的力量一点一点改变我的家乡。”

      搬出大山追求新市民生活

      “不搬,要搬你一个人搬。我和娃娃守在老家,你爱搬哪就搬哪!”边坝村原村副主任张汗,家庭符合搬迁条件,愿意搬迁到义龙马别新社区,却遭到妻子王艳的极力反对,她担忧搬出去了怎么生活,靠什么营生。而王艳,正是赵玮的亲表妹。

      “自家亲戚赶上国家好政策,不搬吧,错过机会可惜。怎么才能说服两口子统一意见,和和气气搬出大山?”赵玮辗转反侧。

      “表妹,妹夫想搬到义龙,有他的道理。两个娃娃读书,不管搬不搬,早晚都要送到城里去。如果搬,城里社区有学校,娃娃周末回家方便,一家人可以坐一起吃顿热乎饭。你们也可以安心在城里找工作,在老家靠种点地养娃,恐怕不现实。”经过赵玮几番劝说,王艳总算想通了。于是,张汗一家五口人搬到马别社区125平方米的新家,孩子读书不用租房,张汗应聘了当地银行保安,一个月拿2500元左右的工资,王艳接点零工,一家老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边坝村像张汗家这样的“亲戚”搬迁户不在少数。动员搬迁工作刚开始时,村民大部分持反对态度,对搬出去的新生活不敢想、不接受。看着大家伙在国家好政策面前无动于衷,赵玮急了,立刻召集村组干部商量,由村组干部带头,符合条件的积极搬,不符合的动员亲朋好友先搬,牢牢抓住好机会,带领边坝村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一批”,引导群众走出贫困。

      抓住机会搬出大山,就是抓住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最终,边坝村2017年跨区域搬迁义龙试验区总任务126户634人,选房128户636人,入住65户328人;2018年搬望谟县城17户79人。

      发展养殖从产业上寻求出路

      “说来惭愧,村里的工作做了那么多年,成规模的产业几乎没有,这样下去绝对不行!”赵玮说。边坝村无产业的短板始终压在赵玮和两位村主任的心头。

      “咱们村闲置土地较多,村民也都会养猪,也不需要太大的技术含量,正好现在上级有养猪项目,我觉得养猪比较实际。”经商量,赵玮提出的产业意见与村主任张泽席、副主任胡云来一拍即合,实现边坝村产业零规模的突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说罢便做,三人分头,租地10亩,建圈2800平方米,成立边坝村利民种养殖合作社,引进猪仔400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450人。并充分利用镇里下达的专项扶贫资金194万元,以“合作社+贫困户+扶贫项目”的模式,贫困户占股8%、村集体占1%、合作社占91%的资金分红模式,开启产业扶贫之路。期间,贫困户除占股部分外,还承包了养殖场砌墙、刷粉、挖沟、喂食等一系列工作。左脚轻度残疾,不便外出务工的村民杨秀志就到了养殖场工作,工作勤恳的她,每个月能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

      两年分红,贫困户每户获得1600元的分红,大家心里乐开了花。尝到“甜头”后,村两委决定再次以“合作社+贫困户+扶贫项目”的模式,引进养鸡大户,成立边坝村仁斌种养殖合作社,养鸡5000多羽,带动贫困户27户,2018年每户分红1000元。

      全心全意为全村乡亲谋福祉

      边坝村地处西北角,距县城80余公里,离集镇18公里,村组分散,组与组之间最远的有16公里,道路崎岖,坑洼不平,村民外出不便。全村百姓对道路修缮翘首以盼,赵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赵玮任边坝村党支部副书记,看着边坝村纳佑组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她想,必须让纳佑的群众能有一条好的路可以走!

      于是,赵玮通过组织村民自筹,纳佑组终于通了第一条通组公路。之后经多方帮助,她又争取到全村通组道路硬化,全面开工建设拢旦山、黄家田组四条通组公路,共10.78公里,2018年初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246户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方便了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

      通路当天,乡亲们敲锣打鼓、鸣放鞭炮,一路欢歌笑语,感恩党的关怀。现在每户每年增益2000元,年增益49.2万元,覆盖贫困户80户310人。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