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黔西南州望谟县:做大做强产业 有力带动就业(文)

更新:2019-7-23 09:14|编辑:柏杨|浏览:1316|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岑志福 摄 望谟县大观镇农民工在养蜂基地给胡蜂喂饲。望谟县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与公司对接,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等,实 ...
  


岑志福 摄


望谟县大观镇农民工在养蜂基地给胡蜂喂饲。望谟县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与公司对接,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等,实现农民工家门口就业,助推脱贫攻坚。


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群众在加工干鱼  岑志福 摄

  眼下,正是铁皮石斛的生长旺季。记者在望谟县蔗香镇平亮村的仿野生铁皮石斛示范基地看到,2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采摘石斛花、修枝剪叶、种植石斛……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我不会说普通话,以前都不敢外出务工,现在通过在基地工作,每天得到100元的工钱,家里盖起了两层的楼房,而且还将两个孩子送去县城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今年38岁的布依族妇女黄磊高兴地介绍说。

  铁皮石斛有种植时间短、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望谟县于2015年引进铁皮石斛种植项目,由贵州阳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蔗香镇打造了500余亩铁皮石斛示范基地。2016年,该基地列入余姚、望谟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在之后的三年里,余姚市先后投入帮扶资金440万元,建设道路、水利等基础配套设施和发展林下铁皮石斛基地,石斛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得到了实惠。“铁皮石斛示范基地带动200户贫困户,每年分红8%,去年贫困户共获得分红12万元。还通过产业带动,增加了当地就业量。”望谟县蔗香镇镇长唐明祥介绍。

  望谟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来抓,通过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相关创业优惠政策,支持当地群众和大学生等各类群体自主创业,带动一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让他们就近转化为产业工人,兼顾了就业增收和照顾家庭,加快了群众脱贫步伐。

  “打工不能打一辈子,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过上好日子。再说,能够用好村里的资源,带着乡亲们发展致富,才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黄振权是一名党员。2016年,罗(甸)望(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黄振权放弃了外出务工,毅然选择回家乡创业。2017年3月,在当地党政部门的引导和帮助下,他带领村里的乡亲合股投入80万元资金发展生态养殖业,还成立了望谟县八合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入股农户7户,其中贫困户5户23人,养有黄牛60多头、羊400余只,圈舍规模达到600平方米。预计2019年收益达到10万元。2019年年初,一起入股的贫困户罗小学已获得了5000元的分红。合作社还解决10多名群众就业。另外,黄振权还带领群众发展芒果产业,目前八合村的芒果种植面积从4.2亩扩大到现在的200多亩。

  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外出务工人员吕力返乡创业,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建设水产鱼加工房,以加工冷冻鱼和干鱼为主,产品主要销往湖南、浙江等地,年收入达30万元,在致富的同时带动当地群众20余人就业。

  除此之外,望谟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标,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以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为重点,多措并举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就业。该县引进香菇龙头企业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先期投资1000万元在义龙新区建立食用菌飞地产业园,通过“政府代建,企业回购”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不断拓宽跨区域搬迁群众的就业门路,扶持自主创业143人,有效带动就业5000多人。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黔西南州望谟县:做大做强产业 有力带动就业(文)

  • 编辑:柏杨浏览:1316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岑志福 摄


    望谟县大观镇农民工在养蜂基地给胡蜂喂饲。望谟县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与公司对接,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等,实现农民工家门口就业,助推脱贫攻坚。


    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群众在加工干鱼  岑志福 摄

      眼下,正是铁皮石斛的生长旺季。记者在望谟县蔗香镇平亮村的仿野生铁皮石斛示范基地看到,2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采摘石斛花、修枝剪叶、种植石斛……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我不会说普通话,以前都不敢外出务工,现在通过在基地工作,每天得到100元的工钱,家里盖起了两层的楼房,而且还将两个孩子送去县城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今年38岁的布依族妇女黄磊高兴地介绍说。

      铁皮石斛有种植时间短、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望谟县于2015年引进铁皮石斛种植项目,由贵州阳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蔗香镇打造了500余亩铁皮石斛示范基地。2016年,该基地列入余姚、望谟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在之后的三年里,余姚市先后投入帮扶资金440万元,建设道路、水利等基础配套设施和发展林下铁皮石斛基地,石斛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得到了实惠。“铁皮石斛示范基地带动200户贫困户,每年分红8%,去年贫困户共获得分红12万元。还通过产业带动,增加了当地就业量。”望谟县蔗香镇镇长唐明祥介绍。

      望谟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来抓,通过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相关创业优惠政策,支持当地群众和大学生等各类群体自主创业,带动一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让他们就近转化为产业工人,兼顾了就业增收和照顾家庭,加快了群众脱贫步伐。

      “打工不能打一辈子,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过上好日子。再说,能够用好村里的资源,带着乡亲们发展致富,才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黄振权是一名党员。2016年,罗(甸)望(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黄振权放弃了外出务工,毅然选择回家乡创业。2017年3月,在当地党政部门的引导和帮助下,他带领村里的乡亲合股投入80万元资金发展生态养殖业,还成立了望谟县八合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入股农户7户,其中贫困户5户23人,养有黄牛60多头、羊400余只,圈舍规模达到600平方米。预计2019年收益达到10万元。2019年年初,一起入股的贫困户罗小学已获得了5000元的分红。合作社还解决10多名群众就业。另外,黄振权还带领群众发展芒果产业,目前八合村的芒果种植面积从4.2亩扩大到现在的200多亩。

      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外出务工人员吕力返乡创业,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建设水产鱼加工房,以加工冷冻鱼和干鱼为主,产品主要销往湖南、浙江等地,年收入达30万元,在致富的同时带动当地群众20余人就业。

      除此之外,望谟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标,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以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为重点,多措并举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就业。该县引进香菇龙头企业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先期投资1000万元在义龙新区建立食用菌飞地产业园,通过“政府代建,企业回购”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不断拓宽跨区域搬迁群众的就业门路,扶持自主创业143人,有效带动就业5000多人。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