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望谟县打易镇二泥村 —— 多元发展产业促脱贫

更新:2019-7-10 08:43|编辑:圈壹|浏览:1277|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走在望谟县打易镇二泥村,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通组串户路延伸至每家每户,参差错落的农家小院隐隐约约地簇拥在翠竹绿叶中。群山 ...
  走在望谟县打易镇二泥村,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通组串户路延伸至每家每户,参差错落的农家小院隐隐约约地簇拥在翠竹绿叶中。群山之间,是村民种植的一片片经济作物;山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躬着身子劳作的身影……

  二泥村距望谟县城45公里,位于打易镇北面,有11个村民组20个自然寨515户22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7户863人,是望谟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近两年来,该村在州委统战部和黔西南日报社等单位的对口帮扶下,乘借脱贫攻坚的东风,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的粮食生产收入向车厘子、毛竹、白及、土鸡等种养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近日,记者走进二泥村毛草塆组车厘子种植基地,省农科院特派员刘清国和望谟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谢忠武正熟练地操作着修剪机,忙着为村组干部和产业带头人进行车厘子管护培训。

  “大家一定要看仔细啊,这是车厘子的幼树。你们在整形的基础上,枝条的修剪程度一定要轻。修剪的过程中,除了对主枝和长枝适当修剪外,其余的小枝条要尽量保留。”刘清国顾不得擦拭脸上的汗水,一边忙着作示范,一边热心地为村民们传授修剪技巧。

  “去年,我们村按照打易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实际,将车厘子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在毛草塆组和瓦窑组分别实施了100亩车厘子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极大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驻村第一书记陈德勇说。

  “车厘子幼苗是我们从毕节市的纳雍县采购过来的,现在进入了生长的关键时期,省里面的专家和县里面的技术员及时来悉心指导,我们种植车厘子的信心更足了!”一旁的二泥村村主任陈景由衷感慨。

  “目前,我们种植的这100亩车厘子长势较好,预计明年即将挂果。”陈德勇接过话茬说:“下一步,我们村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力争让车厘子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据介绍,该品种的车厘子颜色艳丽,口感香甜,肉多核少,营养丰富,价格一般在70至80元/斤,比传统农产品效益高出5至10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两年以来,二泥村紧紧围绕发展产业扶贫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车厘子示范种植,将为该村群众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

  车厘子产业形势大好,毛竹产业也齐头并进。

  在二泥村毛草湾毛竹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毛竹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几个村民带着遮阳帽,曲着腿、躬着腰,正忙碌着为毛竹锄草……

  这两天,我们都在毛竹基地打零工,挣个两三百块钱贴补家用。”二泥村一组村民张小芬一边锄草一边略显腼腆地说。

  “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我们着重在‘特’字上下功夫,着力做好‘山地’文章。在大力发展车厘子种植的同时,我们也在着力打造‘百亩竹海’,努力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陈景坦言。

  近两年来,二泥村抢抓扶贫攻坚机遇,在打易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主动参与,积极配合,通过引进公司和培育毛竹种植大户等方式,全力做好土地流转和群众入股合作社的思想工作。其中,村支书陆剑,村主任陈景率先垂范,不等不靠,以实际行动示范带动20余户群众共70亩土地发展毛竹产业。截至目前,该村已种植毛竹300亩,将有效带动精准贫困户10余人致富增收。

  如今,二泥村抢抓宁波余姚市阳明街道办、州委统战部、黔西南日报社和望谟县编委办定点帮扶机遇,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出路,在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资金、土地资源等方式入股村级专业合作社,不断夯实村级发展基础的同时,大力推广杉木、冰脆李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有效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发展提速、脱贫增效的良好局面,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大动力。

  “结合实际,坚定不移走特色产业扶贫的路子,二泥村脱贫之时就是小康之日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陈德勇说这话时,信心满满。

  村情档案:

  二泥村属望谟县打易镇深度贫困村之一,距镇政府14公里,距县城44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寨。全村国土面积14.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67.3亩,林地面积2793.3亩,国家公益林3477.1亩,地方公益林6793.5亩;总人口482户2263人,主要居住布依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0.7%。自2014年开展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以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3户891人,贫困发生率40.44%。2019年计划脱贫51户22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2%,未脱贫17户50人,其中五保5户6人,民政兜底5户10人,低保户7户34人。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养猪和种植杉木为主。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望谟县打易镇二泥村 —— 多元发展产业促脱贫

  • 编辑:圈壹浏览:1277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走在望谟县打易镇二泥村,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通组串户路延伸至每家每户,参差错落的农家小院隐隐约约地簇拥在翠竹绿叶中。群山之间,是村民种植的一片片经济作物;山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躬着身子劳作的身影……

      二泥村距望谟县城45公里,位于打易镇北面,有11个村民组20个自然寨515户22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7户863人,是望谟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近两年来,该村在州委统战部和黔西南日报社等单位的对口帮扶下,乘借脱贫攻坚的东风,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的粮食生产收入向车厘子、毛竹、白及、土鸡等种养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近日,记者走进二泥村毛草塆组车厘子种植基地,省农科院特派员刘清国和望谟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谢忠武正熟练地操作着修剪机,忙着为村组干部和产业带头人进行车厘子管护培训。

      “大家一定要看仔细啊,这是车厘子的幼树。你们在整形的基础上,枝条的修剪程度一定要轻。修剪的过程中,除了对主枝和长枝适当修剪外,其余的小枝条要尽量保留。”刘清国顾不得擦拭脸上的汗水,一边忙着作示范,一边热心地为村民们传授修剪技巧。

      “去年,我们村按照打易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实际,将车厘子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在毛草塆组和瓦窑组分别实施了100亩车厘子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极大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驻村第一书记陈德勇说。

      “车厘子幼苗是我们从毕节市的纳雍县采购过来的,现在进入了生长的关键时期,省里面的专家和县里面的技术员及时来悉心指导,我们种植车厘子的信心更足了!”一旁的二泥村村主任陈景由衷感慨。

      “目前,我们种植的这100亩车厘子长势较好,预计明年即将挂果。”陈德勇接过话茬说:“下一步,我们村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力争让车厘子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据介绍,该品种的车厘子颜色艳丽,口感香甜,肉多核少,营养丰富,价格一般在70至80元/斤,比传统农产品效益高出5至10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两年以来,二泥村紧紧围绕发展产业扶贫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车厘子示范种植,将为该村群众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

      车厘子产业形势大好,毛竹产业也齐头并进。

      在二泥村毛草湾毛竹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毛竹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几个村民带着遮阳帽,曲着腿、躬着腰,正忙碌着为毛竹锄草……

      这两天,我们都在毛竹基地打零工,挣个两三百块钱贴补家用。”二泥村一组村民张小芬一边锄草一边略显腼腆地说。

      “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我们着重在‘特’字上下功夫,着力做好‘山地’文章。在大力发展车厘子种植的同时,我们也在着力打造‘百亩竹海’,努力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陈景坦言。

      近两年来,二泥村抢抓扶贫攻坚机遇,在打易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主动参与,积极配合,通过引进公司和培育毛竹种植大户等方式,全力做好土地流转和群众入股合作社的思想工作。其中,村支书陆剑,村主任陈景率先垂范,不等不靠,以实际行动示范带动20余户群众共70亩土地发展毛竹产业。截至目前,该村已种植毛竹300亩,将有效带动精准贫困户10余人致富增收。

      如今,二泥村抢抓宁波余姚市阳明街道办、州委统战部、黔西南日报社和望谟县编委办定点帮扶机遇,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出路,在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资金、土地资源等方式入股村级专业合作社,不断夯实村级发展基础的同时,大力推广杉木、冰脆李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有效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发展提速、脱贫增效的良好局面,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大动力。

      “结合实际,坚定不移走特色产业扶贫的路子,二泥村脱贫之时就是小康之日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陈德勇说这话时,信心满满。

      村情档案:

      二泥村属望谟县打易镇深度贫困村之一,距镇政府14公里,距县城44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寨。全村国土面积14.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67.3亩,林地面积2793.3亩,国家公益林3477.1亩,地方公益林6793.5亩;总人口482户2263人,主要居住布依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0.7%。自2014年开展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以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3户891人,贫困发生率40.44%。2019年计划脱贫51户22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2%,未脱贫17户50人,其中五保5户6人,民政兜底5户10人,低保户7户34人。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养猪和种植杉木为主。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