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当天,平时性格外向的2岁儿子显得格外失落和不舍,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挽留爸爸不要远出工作。当我告诉他说,爸爸要去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后,他好像明白点什么似的,便和我挥手道别。”蔡云回忆。
2017年4月,州委统战部干部蔡云被组织选派到望谟县打易镇毛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同年9月挂任打易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职务。转眼间,他来到打易已有两年。这两年里,蔡云真蹲实驻,团结和带领村“五人小组”成员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帮扶工作成效明显,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认可。
真蹲实驻,宣传政策
蔡云来到到毛坪村后,真蹲实驻,吃住在村,与村组干部和群众相处融洽,短时间内便了解熟悉了村情民意,拟定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和全村脱贫工作方案,制定帮扶措施,宣传脱贫攻坚惠民政策,狠抓工作落实。他务实的工作作风、直率风趣的性格,深受干部群众喜爱。
“蔡书记这个人呀,一心只晓得他的帮扶工作。娃娃刚满2岁,家人又要上班,只得让70岁的父亲从乡下到城里带孩子,留下身体不好的68岁老母亲一人在老家。”村支书杨长元动情地说。
为了动员和争取群众参与支持脱贫攻坚,蔡云经常带头到全村各自然寨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讲,采取村级集中会议、小组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讲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相关惠民政策。
“春节,应该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但是,蔡书记选择和我们一起过。他说,要抢抓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机遇,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就业扶贫、产业结构调整等脱贫攻坚优惠政策的宣传,才能保证各项惠民政策不漏一人,不错一户。”村主任刘招正说。
旧房变新貌,圆梦安全房
“新房建成不忘共产党,迁新房感谢各级领导。”每当有人路过村民杨昌富家门口时,都会停下脚步欣赏这幅醒目的对联。
毛坪村打架坪组贫困户杨昌富,因火灾导致住房被烧毁,由于家中母亲也已80多岁,杨昌富又精神失常,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难度系数较大,动员干部一批又一批被拒之门外。蔡云听闻此事,多次登门造访,与杨老太太唠家常。他诙谐的说话方式常常逗得老人呵呵大笑,在其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动员下,他们终于同意实施危房改造。
挂职以来,蔡云走遍毛坪村每家每户,与贫困户促膝交谈,成功动员56户248人易地扶贫搬迁到义龙新区和望谟县城居住区,实施危房改造项目48栋。
产业促增收,农民变股东
“实施产业项目,可以带动贫困户分红增收,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可以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一举多得的项目,不干不行。”蔡云经常这样说。
两年来,在蔡云的牵头和推动下,毛坪村实施了存栏共16000羽的两个养鸡项目、100亩花椒种植项目、40亩蔬菜种植项目,今年实施300亩林下天麻种植项目、400桶蜜蜂养殖项目,以上项目共带动97户贫困户增收。另外,11户贫困户利用“特惠贷”入股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分红,8户贫困户用“特惠贷”发展养殖业。
“做梦都不敢想,有一天我也能成为股东,每年年底就分钱,今年我分得1200元,这得谢谢蔡书记啊!”贫困户石美琴握着蔡云的手笑开了花。家住毛坪村毛坪组的石美琴右手残疾,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又常年在外务工,仅靠卖土鸡蛋维持生计,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2017年底,村级合作社实施腊制品加工项目,老人用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成为股东,如今人均纯收入达5100元。
依托统战资源,加大帮扶力度
工作期间,蔡云依托统一战线部门联系广泛、资源密集的优势,依托和争取中央统战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德国华商、当地龙头企业等资源和力量,加大帮扶力度,拓宽帮扶渠道。其中,中央统战部协调企业解决打易镇中心小学迁建项目缺口资金500万元,解决毛坪村天麻种植项目资金100万元;组织欧美同学会协调海归精英向打易镇捐赠价值270余万元的教育医疗资源;争取德国华商持续3年资助打易镇贫困学生、优秀教师和军烈属。
蔡云不仅是毛坪村的第一书记,也是打易镇副镇长。不管是在村里还是在镇里,他都尽职尽责,积极参与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得到上级部门及镇党委、政府,村组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19年3月,因工作表现突出,蔡云荣获望谟县“2018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于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