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产业发展一派生机—— 望谟县蔗香镇坝纳房村脱贫记事

更新:2019-6-19 09:48|编辑:圈壹|浏览:1595|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地处望谟县蔗香镇西南部的坝纳房村,面对贫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群众致富增收为目标,有效整合“群众、帮扶力量、技术人 ...
  地处望谟县蔗香镇西南部的坝纳房村,面对贫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群众致富增收为目标,有效整合“群众、帮扶力量、技术人才”三方力量,探索出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走村入户,凝聚群众致富心
 
  产业发展基础在群众,关键力量在群众。坝纳房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深谙其中道理。为提前做好准备,今年早在春节期间,该村两委兵分几路入村召开产业调整院坝会、群众会,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共谋产业增收致富路。对于思想摇摆不定的群众,驻村工作队实行“一对一”轮流做工作,算收入账、算生态账,尽全力争取群众支持。
 
  “以前我种玉米,一年到头没啥收入。现在村里面说可以种有补助的“五小”产业了,我挺感兴趣,现在可以在家门口种点小黄豆和小西红柿,再种点西瓜,今年收入基本上温饱不愁了。”坝纳房村群众韦朝林高兴地说。
 
  通过走村入户宣讲产业调整政策,该村群众对产业调整政策知晓率显著提升,对发展产业的愿望和内生动力也更加明显,思想进一步转变,为坝纳房村寻求产业变革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友邻取经,练好致富技术活
 
  “我们不是不愿意发展其他产业,主要是我们都没有技术和经验,怕产业发展不好。”许多群众面对新产业都有着这样的担忧。
 
  如何增强群众信心并有效规避风险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大难题。面对困境,该村决定活学活用,先后4次组织村干部和群众异地学习“取经”,通过到新屯街道、大观镇等地观摩学习竹子种植技术、西瓜种植技术、蜜蜂养殖技术,并邀请“三农”专家到田间地头实地教学,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和群众种养殖经验和技术,增强了群众发展信心。
 
  力争外援,突破发展大难题
 
  坝纳房村属贫困村,基础薄弱,群众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和传统种植业,村集体经济更是薄弱。面对没有钱发展产业的“瓶颈”,坝纳房村立足实情,决定“申请外援”,向县移民局积极争取帮扶资金。
 
  望谟县移民局工作人员龙梅说:“我们单位包保坝纳房村,当时该村第一书记吴永全找到局里,说要政策资金支持,当时一起来的还有好几位群众,看着他们强烈的愿望,局领导决定召开会议讨论给予坝纳房村一定的帮扶资金。”
 
  通过村里的积极争取和望谟县移民局的帮扶。截至目前,坝纳房村共动员农户种植西瓜200亩,向上级帮扶部门争取350亩竹子种植项目和20万元养蜂项目,农业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今年村里给我们请了技术专家来指导,我家种植的20多亩西瓜都长得很好,按市场价格预计能卖4万多块钱,可比我打工的时候挣得多啊。”农户黄仕详看着田里长势喜人的西瓜说道。
 
  如今的坝纳房村,在“村两委一队三个人”的共同推进下,产业发展呈现一派生机的景象,农忙时节农户们都到自家的地里照料着栽种的瓜果蔬菜;丰收时节,大家伙儿都忙着卖西瓜、卖竹笋、卖香蕉……(王 军)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产业发展一派生机—— 望谟县蔗香镇坝纳房村脱贫记事

  • 编辑:圈壹浏览:1595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地处望谟县蔗香镇西南部的坝纳房村,面对贫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群众致富增收为目标,有效整合“群众、帮扶力量、技术人才”三方力量,探索出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走村入户,凝聚群众致富心
     
      产业发展基础在群众,关键力量在群众。坝纳房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深谙其中道理。为提前做好准备,今年早在春节期间,该村两委兵分几路入村召开产业调整院坝会、群众会,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共谋产业增收致富路。对于思想摇摆不定的群众,驻村工作队实行“一对一”轮流做工作,算收入账、算生态账,尽全力争取群众支持。
     
      “以前我种玉米,一年到头没啥收入。现在村里面说可以种有补助的“五小”产业了,我挺感兴趣,现在可以在家门口种点小黄豆和小西红柿,再种点西瓜,今年收入基本上温饱不愁了。”坝纳房村群众韦朝林高兴地说。
     
      通过走村入户宣讲产业调整政策,该村群众对产业调整政策知晓率显著提升,对发展产业的愿望和内生动力也更加明显,思想进一步转变,为坝纳房村寻求产业变革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友邻取经,练好致富技术活
     
      “我们不是不愿意发展其他产业,主要是我们都没有技术和经验,怕产业发展不好。”许多群众面对新产业都有着这样的担忧。
     
      如何增强群众信心并有效规避风险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大难题。面对困境,该村决定活学活用,先后4次组织村干部和群众异地学习“取经”,通过到新屯街道、大观镇等地观摩学习竹子种植技术、西瓜种植技术、蜜蜂养殖技术,并邀请“三农”专家到田间地头实地教学,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和群众种养殖经验和技术,增强了群众发展信心。
     
      力争外援,突破发展大难题
     
      坝纳房村属贫困村,基础薄弱,群众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和传统种植业,村集体经济更是薄弱。面对没有钱发展产业的“瓶颈”,坝纳房村立足实情,决定“申请外援”,向县移民局积极争取帮扶资金。
     
      望谟县移民局工作人员龙梅说:“我们单位包保坝纳房村,当时该村第一书记吴永全找到局里,说要政策资金支持,当时一起来的还有好几位群众,看着他们强烈的愿望,局领导决定召开会议讨论给予坝纳房村一定的帮扶资金。”
     
      通过村里的积极争取和望谟县移民局的帮扶。截至目前,坝纳房村共动员农户种植西瓜200亩,向上级帮扶部门争取350亩竹子种植项目和20万元养蜂项目,农业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今年村里给我们请了技术专家来指导,我家种植的20多亩西瓜都长得很好,按市场价格预计能卖4万多块钱,可比我打工的时候挣得多啊。”农户黄仕详看着田里长势喜人的西瓜说道。
     
      如今的坝纳房村,在“村两委一队三个人”的共同推进下,产业发展呈现一派生机的景象,农忙时节农户们都到自家的地里照料着栽种的瓜果蔬菜;丰收时节,大家伙儿都忙着卖西瓜、卖竹笋、卖香蕉……(王 军)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